APP下载

鲁西南露地桃褐腐病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水

2015-05-30明广增侯宪杰郑迎旭

果农之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桃果清园病叶

明广增 侯宪杰 郑迎旭

近年来桃褐腐病在鲁西南露地桃园发生严重,已对鲁西南桃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笔者对该病在鲁西南的发生情况与发生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对策。

1 危害症状

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花、叶及枝梢。桃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果实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桃果受害,初生褐色圆形病斑,后迅速扩大,数日波及全果,果肉变褐软腐,病斑表面长出同心环状的灰色霉丛,有的脱落,有的失水干缩成僵果,悬挂枝上。花受害,自雄蕊及花瓣尖端开始,初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延全花,病花变褐枯萎。嫩叶受害,自叶缘开始,病部变褐萎垂,病叶残留在枝上。嫩梢受害形成长圆形溃疡斑,中央凹陷、灰褐色、边缘紫褐色,易流胶。

2 发病规律

褐腐病病菌在病僵果和枝梢溃疡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主要借风雨、昆虫及花粉等传播,从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一个生长期内可发生多次侵染。

3 暴发流行因素

3.1 气候条件

桃花期及幼果期如遇低温、多雨天气,到果实成熟期又逢温暖、高湿的环境条件,则发病严重。前期低温、潮湿容易引起花腐;后期温暖、多雨、多雾则易引起果腐。如果在花期或果实成熟期有2天以上的连续阴雨,则无论温度高低,桃褐腐病菌均可侵染危害。

3.2 立地条件

调查中发现地势低洼、土壤黏重、土壤瘠薄的桃园比平地沙壤土的桃园发生危害较重。这是因为洼地、黏地、有机质含量低的桃园排水能力差,易形成高湿的小气候,利于桃褐腐病发生。

3.3 管理水平

3.3.1 管理粗放桃园管理粗放,水肥管理不及时,修剪不科学,易造成树势衰弱,内膛郁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结果外移,发病较重;反之精细管理的桃园树势健壮,通风透光,发病较轻。

3.3.2 清园不彻底菌源基数大修剪下的或自然落下的病叶、病枝、烂果不能及时集中销毁的桃园发病较重。反之,及时清园的桃园发病则较轻。

3.3.3 没有把握住最佳防治适期一些果农对桃褐腐病没有进行预防,而是等出现发病症状以后才进行防治,错过了最佳防治期,导致防效不明显,造成桃褐腐病的发生。

3.4 伤口

桃褐腐病主要从桃果伤口侵染危害。凡是对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等危害桃果的病虫防治不力的,以及冰雹、人为或机械造成桃果出现伤口的桃园褐腐病发病严重。

3.5 品种

调查中发现,‘水蜜桃、‘肥城桃、‘艳光等对桃褐腐病较为感病,‘新川中岛、‘砂子早生、‘春雪,‘大久保、‘中华福桃、‘晚蜜桃等抗病。

4 绿色防控技术

4.1 彻底清园

春季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病枝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源;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花、病叶、病枝、病果等,带出园地销毁,减少再侵染源。

4.2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褐腐病,一般越早越好。摘袋后,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喷药预防。

4.3 实施提质栽培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如‘大久保、‘新川中岛、‘砂子早生、‘晚蜜桃、‘中华福桃等;加大有机肥的投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做到合理施肥;精细修剪,改善桃园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排除桃园积水,创造不利于桃褐腐病发生的条件。

4.4 避免造成果实伤口

果实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染,红蜘蛛、金龟子、桃蛀螟、桃小食心虫、桃椿象等害虫可造成果实表面伤口,风力、雨水、雹灾等自然灾害及机械损失也可引起果面伤口。因此,及时防治害虫,避免人为果实伤口,能有效地减轻褐腐病的发生。

4.5 化学防治

春季清园后发芽前树上树下普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w)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可铲除越冬菌源。落花后10天左右喷1次50%(w)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w)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w)Efl基托布津800倍液。间隔10-15天再喷1-2次,采果前30天喷50%(w)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w)抑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次。注意花期遇阴雨天气,应在花开20%时加喷1次。

猜你喜欢

桃果清园病叶
核桃清园和施肥技术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地衣芽孢杆菌W10菌液和抗菌蛋白对桃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柿园清园技术
冬季葡萄园如何清园
赣南脐橙冬季清园技术要点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
《诗经》中的桃文化崇拜
柳树病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富硒液肥对施化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