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五段一清”模式下的“课前预习环节”

2015-05-30王艳华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内容检查

王艳华

2011年3月份,我校对我们初一年级进行了课改,具体的课改模式是“五段一清”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运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体现我们一直所要打造的——“培养學生自学,会学”的宗旨。其中“五段”是指:一、明确目标;二、定向自学;三、检查讨论;四、展示反馈;五、反思总结。“一清”是指:周周清,也就是各学科按照学科教学要求及学生学习情况,对一周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性的检测。

而我们现在进行的“课前预习环节”的课题,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课改前,我们都是沿用老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课前很少进行课前预习,导致学生对于老师上的内容一知半解,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决定推广课前预习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进而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从心理学得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预习,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先独立地学习有关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组织学生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预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从形式上看预习是在没有老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第二、预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多种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从功能上看,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时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分析教材,能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很强,学习也更主动、高效。

第三、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有利于教学深入开展。

那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呢?

首先,预习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低年级应侧重培养他们的预习兴趣、预习习惯,高年级重在训练思维,培养学习方法。

其次,要为学生提供纸质预习提纲,以增强预习效果。

再次,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同时在预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学生:要做到“四个明确”

(1)明确学生预习要求:预习提纲应当做到“四个明确”即:A.明确预习时间,即要求学生在什么时候用多长时间进行预习,也就是说要限定预习的时间。B.明确预习内容,即要告诉学生预习课本从第几页至第几页中的什么内容。C.明确预习方法,要指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预习,如边看书边找答案。D.明确预习要求,如做到理解或背诵。

(2)预习提纲当中的题与题之间应当留出空间,要求学生利用铅笔进行做题或写出答案。

(3)明确告诉学生预习检测方法,如要求背诵或复述等。

对于教师:精心准备预习提纲:

(1)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预习题目,并将预习提纲交备课组长。

(2)备课组长将预习提纲提交集体备课会上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3)主备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意见进行修改,制定正式文本,交付油印。

(4)上课前1—2天,把预习提纲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要求预习,尝试做好预习作业,下节课上课前老师检查。

以英语学科为例:1.在上新的Topic 之前,把预习提纲准备好,前一周应把下一周的预习提纲印制好。2.在前一天把预习提纲分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20分钟时间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英语学科注重背诵的积累,在预习时可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将这一部分完成。3.在上课前老师检查或由每一小组的小组长检查本组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把检查的结果上报老师。4.由各组选一位同学提出本组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学到的知识点,预习时可用红笔写、勾画出来。5.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可由其他组的同学来解决,最后由老师来解决,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的学习差异可能更大。因此,教师要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预习成果,然后“由学定教”把握教学起点:

1.学生“看得懂”,教师就“倾听”。有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预习后基本上能够看懂,教学时教师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收获。如:老师问:在小组内说一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或问:现在请你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通过预习你又那些收获?

2.学生“道不明”,教师就“点拨”。如有时学生通过预习仍然不会,写不出来或不太明白,这时教师可问:“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得地方啊?”

3.书上“看不到”的,教师就“补充”。学生的“实力”毕竟有限,有些知识是隐形的,学生在预习是难以看透教材,体会到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这就需要在课堂上适时“补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生通过预习有时是感悟不到的,通过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隐含的一些规律。我们应当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它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通过预习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

总之,英语课前预习很重要。教师应在紧密结合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把预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使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得到更好地发挥。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内容检查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主要内容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