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习性看王安石的另面人生

2015-05-30刘向港

求知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真性情名士王安石

刘向港

摘 要:自古至今,已有许多学者对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变革思想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多以熙宁变法为切入点围绕变法成效、成败的角度去写,以其生活习性的角度从侧面反映王安石真性情的文章却相对较少。本文将从王安石的生活习性着手,意为勾勒出一个形象更为丰富的王安石,展现其另面人生。

关键词:王安石;生活习性;真性情;名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因个人卫生等细枝末节问题被政敌批驳得体无完肤,尊严全无。本文欲从史实出发,展现王安石的另面人生。

一、王安石的仕宦经历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少时,“好读书,一过目不忘”,“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三月,考中进士,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后调任鄞县。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八月辞官回江宁守丧。治平四年(公元1067),英宗薨,神宗继皇位,“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1]。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便立马上书主张进行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熙宁变法推行。为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2]三原则,励志变法的决心显而易见。

二、王安石的真性情

北宋时期文官地位很高,且官员家有妻妾并不违反朝廷法度。然而,王安石虽位高权重,却一生只娶了一位夫人——越国吴氏。由此可见,其德品之高洁难能可贵,时人鲜有可及。王安石当年辞官离开相府时,所有官府之物一律不带。其妻吴氏甚爱卧室的那张床,知王安石清廉,故想掏钱原价买下。即便如此,王安石依然不许,避以后留人闲话。王安石在临终之时,将自己所有家产倾捐,身后一分不留。吕惠卿曾是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得力干将,他曾佩服地说:“在朝不蓄势,在野不蓄财,公真圣人也”[3]。

据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记载,王安石与司马光当年曾同在包拯手下工作,一次包拯邀请大家一起赏花饮酒。酒席气氛甚佳,大家觥筹交错,欢饮至极,连平时不甚喜酒的司马光都开口小酌几杯,唯王安石拒酒不喝。而后包拯举杯相劝,王安石依然不喝。上司诚劝,王安石依旧耿直不阿,杜绝酗酒,名士真性情表露无遗。

“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4]王安石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不甚讲究,也不爱洗沐,淡泊甘守。身上衣服脏了,有味道了,甚至有虱子了也不知道换洗。王安石本身脸色黧黑,加之成年不洗沐,外在形象确实不干净。“王荆公性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弊,亦不浣濯”[5]。由此看来,王荆公确实不太注意个人卫生。

王安石曾和王珪同侍朝,“忽有虱自荆公襦领而上,直缘其须。上顾之而笑,公不自知也。”退朝后,王珪告诉王安石刚才之事,王安石赶紧让随从抓虱子。王珪却说“未可轻去,辄献一言,以颂虱之功”。王安石问是何言,王珪笑曰:“屡游相须,曾经御览”[6]。两人相视开怀大笑。

王安石直到老年依然生活简朴,居所简陋无华。“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避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出行亦力尽俭省,“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7]。 “未尝无书,或乘而诵之,或憩而诵之。乃以囊盛饼十数枚,相公食罢即遗牵卒,牵卒之余即饲驴矣”[8]。堂堂当朝退隐宰相,生活如此质朴,骑驴野游,胡饼充饥,并不忘读书学习,超然尘外的精神世界令人拜服。已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听闻曾经变法反对派苏轼被“乌诗台案”牵连,依然慨言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9]不计前嫌为其挺言,亦足见其心胸之宽广。

王安石死后,“赠太傅。(哲宗)绍圣中,谥曰文,配享神宗庙庭。(徽宗)崇宁三年,又配食文宣王庙,列于颜、孟之次,追封舒王”[10]。王安石单谥为文,配享神宗庙庭,其在北宋皇室心中地位之高可见一斑。民国大师梁启超一生最为服膺之人便是王安石,曾盛赞其为夏商周三代以来唯一完人,“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11]。

三、王安石政敌的诋毁

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运动后,其政敌便逐渐遍布朝野上下。守旧派无时无刻都想寻机将王安石拉下相位,阻挠变法推行。官员犯事常因财色,但王安石不好色,不贪财,不酗酒。“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他洗沐不是很讲究,个人卫生或许不很在意确也属实。反对派无以诽谤其他便以此为由对其进行攻击与诋毁。

苏洵曾与王安石同朝为官,在其推行变法期间曾作《辨奸论》讽刺王安石不修边幅。历史对《辨奸论》是不是苏洵所作存在质疑,在此暂且不论作者何人,但此篇文章确为当朝守旧派在王安石变法之初流传出来,有诬嘲之嫌。“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12]文章言辞狠毒,甚至带有侮辱王安石之意。

司马光也曾作诗《和王介甫烘虱》,“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覆藏便垢涴。晨朝生子暮生孙,不日蕃滋逾万个”“初虽快意终自咎,致尔歼夷非尔过”“体生鳞甲未能浴,衣不离身成脆破”“虚肠不免须侵人,肯学夷齐甘死饿”“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逋播”[13]。司马光在这首诗中对虱子的批判,有指桑骂槐之嫌,暗讽王安石既不讲个人卫生,也不应该在变法领导班子里引入如此多虱子般的小人、坏人。

神宗曾问明道(程颢):“王安石是圣人否?”明道曰:“王安石一身尚不能治,何圣人为!”[14]以王安石生活卫生为依据,进而诋毁其政治人格的,大多为变法反对派。王安石个人卫生习惯纵然不好,但他将心思放在治国兴邦、体恤百姓疾苦上面,亦可理解为朴素节俭。个人生活习惯本应为个人之事,将其牵强夸大,甚至作为攻击的口实,未免失之偏颇,有诋毁之嫌,实属不该。

四、结语

王安石一生为人恪守原则,生活勤俭朴素,工作不遗余力,其品行无论其政敌抑或朋友都十分钦佩。王安石在北宋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享有极高威望,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不坐轿、不纳妾、死后无一文遗产的宰相。他虽小有不修边幅,但绝对瑕不掩瑜。

参考文献:

[1][2][10](元)脱 脱.《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3]杨春肖.王安石:疾厉改革者的宿命[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4](宋)朱 弁.《曲洧旧闻》卷十,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5](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明正德杨武刻本.

[6](明)谢肇浙.五杂组[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7](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二十三,清嘉庆九年刻本.

[8](宋)王 巩.《甲申闻见二录补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胡奇光.中国文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1]李华瑞.宋夏史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12](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3](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三,四部丛刊景宋绍兴本.

[14](宋)朱 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明成化九年陈炜刻本.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猜你喜欢

真性情名士王安石
《世说新语》里的三种名士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世说新语》:在奇闻轶事中感怀魏晋名士风骨
北陂杏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王安石的坏习惯
名士雅趣——谈王镛砚铭艺术
假天真抑或真性情——婴宁形象之我见
战国诸子名士的求功成名之路与学术传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