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

2015-05-30黄攀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汉画像石形象

黄攀

摘 要:在汉代,数不胜数的艺术家将刀当作笔来使用,在石料上进行创作,将图像和文字凿刻的栩栩如生,因此,汉代的画像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汉代画像石的题材非常的广泛,其中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天神羽人等,最为著名的是伏羲女娲。本文对汉代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意义和艺术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为人们对伏羲女娲形象的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汉画像石;伏羲女娲;形象

近些年,我国对考古的重视程度不斷提高,考古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考古学家也在各地区发现了数量较多的伏羲和女娲考古资料。这些考古资料来自于各个地区,具有广泛的地域性,考古专家通过对伏羲和女娲考古资料的研究发现,其画像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有着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而且从画像中还可以看出各地区存在的差异,社会思想也在图像中得以体现。因此,对汉画像石中伏羲和女娲的艺术类型以及其形象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艺术类型

伏羲和女娲在汉代一般都是在同一时间出现的,但在两汉之前,伏羲和女娲都是单独出现的,很难看到两神同时出现的情况,鉴于此种情况,可以做出推测,伏羲和女娲紧密相连的图像具有独特的含义。本文对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的艺术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类型有三种,一种是尾部不相连的图像,一种是尾部相交的图像,另一种则是与特殊图形进行组合的图像。尾部不相连的图像中,一般都是通过半人半蛇,尾部蜷缩,但不相连的形象刻画女娲和伏羲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泸州五号石棺中发现的画像石。尾部相交的图像出现的次数逐渐增多,但相交次数还存在着不同,有的相交多次,但有的只相交一次。比如,在贵州金沙县古墓中发现的伏羲女娲图从画面上可以清晰的看出,两神的尾部只有一次是相交的[1]。再比如,在东汉武氏祠中出图的图像,伏羲和女娲的尾部有两次相交。伏羲和女娲尾部相交三次的图像一般是在四川省出土的数量较多,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郫县新胜乡的2号砖室墓中出土的图像,从画面上可以看出,伏羲和女娲的尾部相交了三次,并且相交呈现出的图案是菱形的。随着伏羲和女娲形象的深入人心,很多艺术家不满足单纯的伏羲女娲图像,因此,这部分艺术家开创了新型的伏羲女娲艺术类型,将具有特殊含义的图形与女娲和伏羲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新的艺术类型。艺术家主要应用的图形有以下几种:第一,日、月。在这类图像中,女娲和伏羲分别是以和托日的形象出现的;第二,规、矩。在这类图像中,伏羲是持规,女娲是执矩的形态出现的;第三,灵芝。在汉代,灵芝被赋予了不死灵药的形象,因此,很多艺术家将灵芝融入到了伏羲女娲图像中[2]。

二、汉画像石中伏羲和女娲形象的意义

(一)图腾含义

汉画像中伏羲女娲图在整体上是一致的,但在细节处则存在着差别。伏羲和女娲被艺术家塑造成半人半蛇的形象,并且一致延续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图腾膜拜。在我国的民族文化记录中,可以找出图腾膜拜的相关资料;第二,始祖情怀。以上内容就是导致伏羲和女娲半人半蛇形象延续至今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图腾膜拜因素。我国相关的图腾研究专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发现,伏羲女娲半人半蛇形象是对龙图腾膜拜的延续,是人们崇拜龙图腾的映射。汉画像中伏羲和女娲图像的广泛流传,使图腾延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散,由此可见,龙图腾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从侧面也可以反应出龙蛇图腾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二)创世含义

在我国民族文化中,不仅有图腾膜拜文化,还有始祖情怀。汉画像中的伏羲和女娲图像延续了这两种文化,并将这两种文化在其形象中深刻的体现出来。在汉画像中,伏羲女娲一直被人们定位为始祖神,人们深信伏羲和女娲就是让人们进行繁衍的祖先,所以汉代艺术家就将伏羲和女娲形象赋予了创世的意义。虽然艺术家在伏羲和女娲整体形象刻画上保持了一致,但在其细节中还是体现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3]。比如说,山东地区的伏羲和女娲图像中规、矩出现的就非常广泛,就两种工具的出现,符合“天圆地方”的理念,由此可见,山东地区的艺术家是将伏羲和女娲当作“规天矩地,创造万物”的始祖神。

(三)道家阴阳象征

在伏羲和女娲图像中,有部分图像中有灵芝,这种艺术类型的图像大多是在河南省出土的。灵芝在汉代被赋予了不死灵药的形象,这从侧面体现了汉代人们淡化死亡的思想,汉代人追求的是人死亡之后还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同前生一样生活,这样的思想观念体现了道家的阴阳象征。因此,汉代艺术家在创作伏羲和女娲图像的时候,将道家阴阳象征思想融入到了图像中。因此,从伏羲和女娲图像中不仅可以看出古代图腾膜拜民族文化,还可以了解到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哲学思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画像石中的伏羲和女娲图像,不仅是神话传说的体现,更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汉画像中对伏羲和女娲形象的创作,艺术类型的创新,都反应出了汉代社会人们对现实的渴望,与此同时,还将民族文化中的图腾膜拜、创世情怀进行了延续,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哲学精髓。因此,对汉画像中女娲和伏羲的图像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的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金文.东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与伏羲、女娲共同构图的解读[J].青海社会科学,2011(1):125-128.

[2] 卜友常.鲁迅藏汉代伏羲女娲画像浅议[J].新美术,2010,31(5):86-89.

[3] 孙黎.东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5(1):98-98.

猜你喜欢

汉画像石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
汉画像石中“鱼莲”图像研究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