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管理中的“鲶鱼效应”

2015-05-30奚小花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鲶鱼效应中职学校管理

奚小花

【摘要】对中职学校来说,向管理要质量,不仅是挂在嘴上的口号,更需要扎扎实实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管理也需要“鲶鱼效应”。学校管理的目的是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因此,学校管理需要一条“鲶鱼”,这条“鲶鱼”就是能有效地调动、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中职学校;管理;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活的沙丁鱼市场价格特别高,所以渔民们总是千方百计想让沙丁鱼活着带回渔港。然而谈何容易,绝大部分的沙丁鱼途中因窒息死于船舱内。却有这么一条船总能将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带回渔港,人们直到船长垂暮之年才打探到他一直保守的秘密:原来船长在装有沙丁鱼的船舱里放进了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由于环境陌生,鲶鱼不思食物却四处游动,沙丁鱼见到鲶鱼引起紧张并迅速逃避,这样不断受到刺激的沙丁鱼始终保持了活力和生机,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管理上将这种通过引入具有破坏性的外部竞争力量来打破原有平衡,从而激发活力的做法称为“鲶鱼效应”。

一、当前中职学校管理中的“沙丁鱼现象”

当前中职学校管理中“沙丁鱼现象”十分普遍,主要表现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机械重复,有的尽管有新意,但也是新瓶装旧酒。

常规管理的“沙丁鱼现象”主要表现在按步就班:领导按常规思维;计划按常规制定;管理按常规进行;工作按常规就位。由于按部就班,使管理工作表面上是轻车熟路,实则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人事管理的“沙丁鱼现象”主要表现在相对静止:领导分管工作一成不变;青年教师提不上来;教师队伍缺少流动。

教学活动的“沙丁鱼现象”主要表现在机械重复:任课分配机械重复;教学方式机械重复;评价方式机械重复;教研方法机械重复。表面上看充分利用老师已有的经验,实则让老师懒于思考,因循守旧,缺乏活力。

二、中职学校管理中鲶鱼效应的正确应用

(一)善于投放或运用“鲶鱼”(三力)

借外力:请上级领导进行诊断性评价;利用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改革和各种活动;从外部引进干部或教师。

挖内力: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推进绩效挂钩;培育典型;

用巧力:谋要巧思;话要巧谈;难要巧解;事要巧做。

善于总结或思考“鲶鱼”:

尊重教育规律,但不照章出牌;

严守工作原则,但不生搬硬套;

讲究激励竞争,但不激化矛盾;

注重成果运用,但不再落怪圈。

“鲶鱼效应”对于中职学校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现代的学校管理的方法很多正是借鉴于企业的管理之法,从成果上看,这样的借鉴指导了教育的科学管理并逐步形成了符合教育自身特点和规律的教育管理学。企业是人的企业,学校同样如此。教育教学的质量成败说到底其实就是取决于教师、干部这两支队伍的建设。

(二)中职学校绩效工资的“鲶鱼效应”。绩效工资的实施已经成为一条“鲶鱼”。它将打破工资收入分配机制,使教师群体中的“鲶鱼”能多得到收入,更能体现多劳多得、优质高酬的原则,这无疑将会激发大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分配制度更加公平。学校要鼓励先进教师张扬个性,培育具有独特专长的“活跃分子”——教育教学能手为“鲶鱼”,并给予大胆任用,让他们做首席教师、学科组长、学术带头人等,从而使他们对周围教师产生“搅”、“促”、“带”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尽快地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要让他们发挥作用,“搅”活一潭死水,“促”进教师工作的,“带”出一批接班人来,他们在发挥“鲶鱼效应”的同时也使自己更加完美,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如果我们教师之间没有了竞争,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呢?将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因此“鲶鱼效应”能激发我们教师敢于创新和冒尖,激发我们教师的潜能,焕发我们教师的生命力。所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必须科学、合理、公平,才能发挥“鲶鱼效应”的作用。

(三)“鲶鱼效应”对科研管理的启示。学校科研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是脱离实践的,教学也不可能取得更好的结果。正如魏书生所说:“为什么同样是教书,斯霞、钱梦龙等优秀教师感觉幸福、快乐、充满了新奇感,工作充满了创造性,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总是从科研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然而在现实中,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素养、科研能力等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可以把“鲶鱼”放进来,引入科研竞争机制,即抓骨干,树典型,给予在科研上有成就的教师特殊扶持和奖励政策。通过这种“水波效应”的方法,扩大成功教师的影响面,让其他教师也不甘示弱,感受到教育科研给自己带来的“双重利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感。

(四)“鲶鱼效应”对组织管理的启示

“一所学校的前途如何,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领导干部轮岗制并做到奖优罚劣,使得领导干部“流动”起来,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及创新精神;克服干部因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容易产生“惯性”和“惰性”现象;克服学校干部因为近亲而引起的“窒息”,需要内外交流,注入新生力量以增强活力,激活原有队伍。只有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给学校带来鲜活气息。聘用特级教师、招用骨干教师,使用青年教师,能够大大激活原有队伍的激情和责任,同时也可以把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文化建设、校风教风一同带入中心。

三、“鲶鱼效应”用于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

(一)要做鲶鱼型的班主任。鲶鱼型班主任表现在忧患意识特别强,他们不安于现状,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他们追求的不单单是稳定,更是追求发展,他们勇于创新,他们不但为了自己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别人的发展;为了发展,为了不窒息而亡,鲶鱼型的班主任保持活跃着,他们会打破一些陈旧的传统习惯,积极寻找班级管理的新出路。

(二)班级要容得下不“安分守己”的鲶鱼型学生。所谓鲶鱼型学生,我认为应有如下某些方面的特点:回答问题喜欢说一些幽默话甚至是说一些无关的话;喜欢异想天开;偶尔或经常违纪但还不是违法;有时敢于顶撞老师,不惟命是从;争强好胜,个性张扬,敢于表现自己;是班级的“添乱分子”等等。班级存在鲶鱼型学生,并不是坏事。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个体的差异之分,不怕学生有缺点,就怕学生没特点。我认为,鲶鱼型学生最起码能给班级带来两方面的好处。

第一、促进班主任成长,鲶鱼型学生会给班主任带来班级管理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促进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如果学生是“鲶鱼”,班主任就必须是聪明的“渔夫”,而不是被动的沙丁鱼。聪明的“渔夫”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去“网住”好动的鲶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想办法利用“鲶鱼”去带活班级。这样,班主任肯定被鲶鱼型的学生“逼”活,逼出很多管理班级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会转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思想观念,而且还要求班主任在自身素质和修养方面有一番作为。

第二、鲶鱼型学生能使班级充满活气。鲶鱼型的学生,往往组织力和号召力都比较强,而且往往不甘于沉寂在死气沉沉的气氛中,所以不论是在课内课外,鲶鱼型的学生都喜欢调节气氛,使自己所处的环境充满生气。如回答问题时说话幽默,也许就唤醒正在打瞌睡的同学;为了表现自己,甚至尝试顶撞老师或者做一些违纪的事情,他(她)有可能受到批评,但他(她)受到的批评肯定能提醒、警戒很多同学;鲶鱼型学生的一举一动,更容易引起师生们的关注,不论他们的行为是对还是错,都会引起人们的更多思考,从而会使同学们的思想多“活”起来。所以班级里面不能没有鲶鱼型的学生,多几个鲶鱼型学生,班级就多几分生气。

当前是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改革,尤其我们中职类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更要具备忧患意识,要及时克服沙丁鱼现象,正确利用鲶鱼效应,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中职的管理及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义农.民主化班级管理探索.知识出版社,1999年6月

[2]班毕、王正勇.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3]吴旋州.班级管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4]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J].教育研究,2005.10

猜你喜欢

鲶鱼效应中职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鲶鱼效应”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什么
德育工作浅谈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
关于“鲶鱼效应”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运用与反思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