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出浓浓的语文味

2015-05-30袁芳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审美语言文化

袁芳

【摘要】所谓“语文味儿”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在语文教学中是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其次是要教出情感美,再有就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文学之美,是一种感性之美。语文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之美。“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与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关键词】教学;语言;审美;文化

一、设计理念

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力争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从一语三文(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细读、精说苏轼的这首豪放词。

二、分析学情

教材是一扇窗打开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感受,品味与领悟。本单元的主题是历史坐标上的沉思,旨在唤起学生对历史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师生在共同研读诗词中感受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教(学)出语文的独特感情,并以此积淀民族文化、提升人生境界。

三、解读教材

(一)感悟教材:

《《赤壁怀古》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游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诗风的北宋词坛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把我们带入奇伟如画的景色描绘与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之中,融景物、人事、感怀于一体,给人以涤荡灵魂的艺术力量.

(二)教学目标:

1.诵读古代诗词,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2通过品味语言,.把握内容,领会作者情感。

3 熟读成诵

四、教学策略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上学期曾经学过<赤壁赋>,对苏轼的豪放词风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为下一步理解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准备采用诵读---鉴赏---讨论这一思路开展教学,以”诵读法、点拨法和探究法来组织教学。

五、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部分:

自古“诗言情,词言志”,苏轼的怀古之词之赋,皆是悲愤中更见其豪放旷达之情,苏轼的豪放词首推《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一起品读苏轼的这首词,一起感受一代文豪的大手笔。

(二)教学主体部分:

1.读诗文,感诗情: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和全班齐读),让学生感知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本环节的设计是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让学生熟悉生字词。教师指导诵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该词的节奏、音调和声情。

2、品诗文,施反馈

语文课必须以语言为核心。本环节重在反馈,让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解读语言、积累和运用语言,这些都需要这一阶段的落实来奠定基础,抓好落实。教师也可以实施提问:“从词中的哪个词或者哪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教师可以适时提出要求结合词句分析,于是就不留痕迹的进入了对文本的探究,也做到了紧扣文本,这无疑都是课堂上语文味儿的准确表达

2.理结构,悟语言:

可以这样来设问:“整篇词中有一句话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而把上、下两片区分开来,你能找出来是哪一句吗?”齐读这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区分出上片描绘景致,下片回忆英豪,进而问出:“上片写了哪些景?

整首词主要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指导学生抓住写景中几个动词或形容词来赏析,进一步把握语言背后蕴藏的情感。

3.品文字,析效果:

诗读的多了,读熟了,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引导学生去关注上片写景中运用的“穿、惊、拍”这几个词语,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解读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可以通过诵读比较法来进行,让同学朗读过后说说这三个词用的怎么好?好在哪里?换成别的词可不可以?通过词语之间的比较来领悟词语的妙处。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进一步体悟苏轼的豪放词风。

本环节的设计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深入感悟该词的创作风格。这里了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诗歌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驾驭语言的技巧,没有对语言美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很难欣赏其中细微的妙处。这部分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问题已经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性情自然流露于词中,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

4、探文本 品文化

接下来进一步探究文本,这要是围绕周瑜这一形象把握作者情感我设计这样的问题:“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周瑜,唯独艳羡周瑜呢?”由此进入了情感探究之旅。

词中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怀古是为了思今。词人赞美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的豪杰人物,来扭转宋朝廷不景气的现状啊,心中最渴望的就是自己能象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宏图,这正是词人缅怀周瑜的原因之所在,写周瑜实在是为了写自己。看最终的结局,作者的心态归于平静,整个人生,整个人类在江水与明月面前显得太渺小,无论成败最后都是飞灰烟灭——“人生如梦”——还是“一樽还酹江月”,归于一,同时也归于永恒。一曲失意的悲歌被翻转成了生命的礼赞,一种文化的雕塑,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敬仰。

5、诵诗词 固成果

布置作业:

读余秋雨先生的《东坡突围》

六、教学感悟

对于教学来说,能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品味语言,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探究与挖掘文字背后带来的情感体验,能理解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想这才真正的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浓浓的语文味就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自得中凸现出来。一语三文的授课线索,旨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审美语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语言是刀
谁远谁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