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现状与培养方案研究

2015-05-30邹芸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6期

邹芸

【摘要】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衢州,想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分一杯羹,近年来也将旅游业作为衢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大力发展。然而,要将衢州旅游业做大、做强,除了大力开创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也应成为衢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目标和新动力。如何将衢州的旅游资源推广于世界,使其不断扩大影响并吸引国际宾客,涉外导游人才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这里针对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现状与培养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衢州旅游 衢州涉外导游 涉外导游人才

一、衢州旅游景区概况

在祖国的东南沿海,有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面海的一个巨大喇叭口是它的标志,这就是浙江。那个巨大的喇叭口,就是钱塘江的出海口。沿着喇叭口溯江而上,在浙江西部金衢盆地的西段,包括更西的丘陵、山区蜿蜒着一条河流,这就是三衢大地的母亲河——衢江,古称激水。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中国宜居休闲之都,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西生态市。衢州境内有传说中的中国围棋发源地——烂柯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江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田山;誉为“南孔圣地”的孔氏南宗家庙;誉称为“千古之谜、文化瑰宝”的龙游石窟;还有我国屈指可数的古建筑集萃之地——龙游民居苑;历史文化名镇江山廿八都;国家4A级景点,同时又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化根博园等著名旅游景点。衢江两岸及其山间盆地不仅孕育了绵延不绝的钱塘江水,也孕育了三衢大地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明。1994年衢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奇秀,民风古朴,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浙、闽、赣、皖”旅游“金三角”,华东旅游网络的重要结点,区位交通、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明显。衢江区民风淳朴,人文环境优越,生态環境得天独厚,气候宜人,是投资兴业、旅游休闲的胜地。

二、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现状探究

旅行社涉外导游是指从事国际入境旅游服务和中国人出境旅游服务的导游人员,旅行社涉外导游主体是各类外语语种导游,但也包括部分以接待海外华侨、港澳台胞为主的中文普通话和方言(如粤语、客家话、潮州话)导游。旅行社涉外导游人员通常有:接待国外旅华团队的中方“全程陪同导游”和“地方陪同导游”,中国人出境旅游团队由中方派出的“领队”(不包括旅游景点从事涉外旅游讲解工作的“景点讲解员”)在衢州旅行社中,虽然涉外导游人数相对少,但这些导游确实是队伍的中坚力量,是衢州涉外旅游接待任务主要力量。随着我国沿海城市中,国际旅游在市场上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中,对于涉外导游人员的条件和要求是越来越高的,所以该方面的培养的选拔也变得很有难度。当前对于旅行社涉外导游人才的教育培养扔处在一个自发的状态中,外语和旅游管理专业都是互不相干的,不能良好的结合起来;加上现在各地区在导游人才的选拔和培训上面,是急于求成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导游人才质量受到影响,进而促使涉外旅游市场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受到了制约。下面我们就以衢州涉外导游为例,对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现状做出简单的介绍:

1.衢州涉外导游人才数量需求的增加。由于国际旅游市场不断发展,使国际入境和中国人出境旅游业务很大范围的增高,造成涉外导游人才短缺,造成旅游业发展上的瓶颈。该短缺主要有这两种表现形式:据统计,现阶段全国导游人员约53万人,北京市涉外导游占总量的25%,其他的大多数省市的涉外导游是不足15%的,加上有一半很少带团的涉外导游(基本上是在校生,或改换其他工作,或担任旅行社管理人员),因此涉外导游的人数是更少的。如果我们在对一些不平衡的淡旺季进行考虑的话,就会更容易出现存量不足的矛盾,所以在旅游旺季时,各地涉外导游就变得十分抢手。由于现英语教学普及,英语导游占涉外导游的大部分,其他语种导游,像韩语、泰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语种导游出现严重缺乏,在各地这种情况都是常见的,尤其是在衢州市。另外涉外导游出现短缺,也大大加重了旅游企业管理的成本。在现阶段中文普通话导游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大部分国际旅行社,对中文普通话导游分流到了导游管理公司,通过这样来减轻“养”导游负担;同时也对一些小语种的外语导游进行了储备,使这部分导游的收入水平和带团补贴比同级别中文普通话导游要远远的高出很多,费用也是非常的稳定的,所以。这种费用是不少旅行社一笔很大的开支。

2.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品德需要更高的要求。涉外旅游是一种跨文化性工作。在国际旅游市场开放以来,各国和各地区的游客接踵而至,促进旅游资源大量的开发;同时中国出境团队也造访不同国家,在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引发了很多不同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对涉外导游人才做出了更高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以衢江市为例,衢江区青山秀水,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有世界地质奇观,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水电建设摇篮,国家生态示范区,是中国竹炭之乡和中国椪柑之乡。全区旅游资源主要由“三大区”组成,其中以衢南为最。衢南为山水文化旅游区,有神奇秀丽的紫微山(龙门峡谷、药王山、关公山)及九潭沟,有绿水青山的九龙湖(卧龙山庄、梦龙山庄、湘思岛、环形岛)、仙霞湖等,衢北为溶洞奇观探险区,有“天下第一洞天”太真洞,鬼斧神工白塔洞、金鸡洞等;衢东为名胜古迹揽胜区,有金仙岩摩崖石刻、恐龙蛋化石遗址、江心洲、浙西大草原、九仙岩、白鹭洲、桂花岩等。通过旅游资源的全面普查,全区有开发潜力的资源单体186个,其中优良级达30个。在这些旅游资源单体中,地文景观54个,水域风光15个,生物景观20个,建筑类景观69个,遗址遗迹类景观9个。衢江区内有茶灯戏、板龙、喝山节等多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基础知识都需要涉外导游人才熟知。因此,对涉外导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素养会有更高的要求。

3.衢州涉外导游人才服务质量需要全面提高。旅行社竞争包括价格竞争、线路竞争、品牌竞争等诸多领域,但关键还是服务质量的竞争。从事旅行社业务的人常说,导游工作从宏观上讲,是衢州地区形象的代表,反映这个衢州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风貌和旅游服务水准;从微观上讲,是旅游企业的窗口,不仅体现旅游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旅游消费者的口碑和旅行社客人的回头率。

三、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方案

科学人才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涉外导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建立完善的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机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德、智、能、效并重,全面提升我国涉外导游队伍水平,通过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并促进涉外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是:

1.进一步规范衢州市涉外导游人才教育培训机构,设立跨学科的导游学专业,使导游培养走上专业化道路。规范涉外导游人才教育培训机构,设立跨学科的导游学专业能强化人才强旅意识。目前,衢州市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教育培养工作机构,创建科学、系统完善的涉外导游人才工作体系,并且能充分了解涉外导游人才在该市旅游市场竞争中的功能和地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将专业学科教育、素质品德教育以及美育相结合、在职前教育和在职中教育相结合、英语类通用性语言和汉语普通话导游人才的培养与小语种导游人才培养相结合,并努力建立高素质专业型涉外导游团队。此外,旅游企业也应大力创新改革,全面建设有利于涉外导游人才发展的企业文化和制度。目前,衢州市有的高等院校开设了“旅游英语管理”专业,或由“旅游专业管理”专业创办,或由“英语”专业创办,包括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导游学多个就业方向,竟将外语教学与旅游教学统一起来,这将是培养涉外导游人才重要的一種尝试。

2.衢州旅游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衢州旅游院校应进行人事改革力度,确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对于确实不能很好胜任导游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要坚决调整,可以采取正式引进、短期聘用或临时兼职等多种形式,将旅游企业优秀的涉外导游人才,充实到专业学校导游师资力量队伍中,并且鼓励专业导游教师深入一线,亲身体验涉外导游工作的经历,能够亲身感受到涉外旅游市场的困难以及不可捉摸的变换,树立起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断完善导游课程教学质量;加强与旅行社、旅行全队、旅旅区管理体制的合作,把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义务导游、临时讲解员、随团见习导游等形式,增强实际工作经历。而且,专业的旅游高校还应多方面筹措管理经费,保证学生必要的教学实践与考察安排。此外,有能力的高等院校还可以考虑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即对部分经济条件许可的学生,通过组团到国外重要旅游目的国(地区)实地考察线路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旅行社外联、领导团队业务的了解,提高专业涉外旅游实践能力;建议办学条件许可的高等院校积极与国外知名旅游院校合作,共同建立涉外导游人才合作培养平台,采用国内国外分段教学方式,提高涉外导游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改革导游资格考试方式,恢复等级考试不断提升导游人员业务水平。衢州应结合本市实际,逐步改变单一追求导游人员数量增长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涉外导游资格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通过率,以便遏制低学历并且未能经过专业涉外导游培养的人员大量侥幸进人导游团队的现象。针对衢州市小语种导游人才严重匮乏,可以委托衢州市高校开设小语种导游培训机构并单独举办小语种导游资格考试,不拘一格降人才。建议将衢州市现有的导游资格考试笔试改为淘汰制,将不合格者不再参加口试,避免口试人数,实现模拟考试向现场讲解的转换,以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考生业务能力。加强衢州市涉外导游人员年审培训与考核,奖优罚劣,对业务素质不好、品德修养低下的害群之马,坚决予以清除;衢州市旅游局应尽快恢复导游人员等级考试,激励在职导游钻研业务,优化导游团队职称结构;针对目前领队培训和考试工作相对薄弱的现状,建议成立跨区的领队人员考试培训中心,为全市旅行社在职团队或希望从事领导涉外导游业务的人员提供高水平进修学习的机会,使涉外领队培训工作走上科学化、正规化道路。

改革现行衢州教育与培训制度的弊端,构建与市场需求契合的涉外导游人才选拔标准,创新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机制,是本市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中一项紧迫的任务。因此,随着本市国际旅游市场的深度开发,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相信本市的涉外导游人才专业素质水平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高佳.旅游英语教学与涉外导游培养研究[J].管理观察, 2014(11).

[2]衢州市国土规划办公室编.衢州旅游资源通览[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3]浙江省旅游局编.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4]严春妹.衢州地区对外旅游经济优势发挥的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2010(1).

[5]李磊迷.基于AHP分析旅游资源及发展前景:以衢州市为例[J].读写算(教研版),2013(29).

*衢州学院校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