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阳上扰型眩晕应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5-05-30李云华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眩晕

李云华

【摘要】目的 探讨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采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5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眩晕程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且治疗后观察组眩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风阳上扰型;眩晕;辨证护理;循经推按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21-02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多为肝经病变,是由风、火、虚、瘀等原因引起的,病情较轻者闭目即可缓解,严重者不能站立,犹如坐车坐船般旋转不定,可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鉴于此,笔者将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应用其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85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介于41~69岁,平均年龄为(53.6±4.2)岁;病程介于1~2年,平均(1.2±0.5)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介于42~70岁,平均年龄为(54.5±3.7)岁;病程介于1~3年,平均(1.4±0.5)年。患者均符合风阳上扰型眩晕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肝腎功能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 将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血塞通(批号:Z20026438)40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滴,每天一次。中药汤剂给予益气聪明汤、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每天一剂,分早晚服用,治疗1周。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护理和循经推按 方法如下:(1)辨证护理:①情志护理:不良情绪对疾病可产生消极影响。护士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情的益处,让其保持乐观心态,避免七情损伤。对于眩晕加重或容易激动的患者,应选择时机加强劝导,让其意识到疾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指导并教会其控制情绪的办法,如听音乐、深呼吸等,促使气机调达;嘱咐患者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②饮食护理:该类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低钠、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可多食海带、山楂、萝卜、豆类等滋阴潜阳之品,禁食动物内脏、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虚弱者可适当增加营养,高血压或肥胖患者控制饮食,可饮用菊花茶,或将200g芹菜榨汁服用。③环境护理:该类患者病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对其情绪的影响,定时通风换气,调节好室内温度和湿度,使病室凉爽通风,室内光线柔和,进出或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④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便秘者可按摩其腹部,或对足三里穴、关元等穴位进行按摩,也可给予患者蜂蜜、果仁等润滑肠道的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⑤安全护理:定时监测血压,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穿着防滑鞋,下床活动或入厕时动作缓慢,需人陪伴,防止跌扑。(2)循经推按:由专业护士进行操作,方法如下:①患者为俯卧位,与患者背部三阳经反复推按,并于夹脊穴处施以点按,并顺势施于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②患者取仰卧位,沿着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在下肢循行部位沿经络走向自下往上推按,每次推按30min,每天1次。结束后分别推按面部、额头10次,按揉百会、四百、印堂等穴位,并扫散两侧胆经,左右各10次。连续治疗1周。

1.3评价标准

①疗效评定: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超过90%,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有改善,能进行正常工作生活,疗效指数介于70%~90%,为显效;治疗后眩晕症状较治疗前减轻,可对工作生活造成影响,疗效指数介于30%~69%,为有效;治疗后眩晕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低于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

②眩晕评分:对眩晕的主要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进行评分,分为无、轻、中、重4级,主症赋值0、3、6、9分,次症赋值0、1、2、3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程度的评分情况[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详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程度评分情况比较,详见表2。

3结论

眩晕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之一,以眼花、头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风阳上扰型眩晕是眩晕常见类型之一,多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损伤、久病体虚、手术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其病因病机主要为清窍失养[4]。

本次研究以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且治疗后观察组眩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与邹生燕等[5]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能显著改善其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古代医学著作《金匮要略》认为心静则神藏,若被七情所伤,则不能平心静气,会烦躁不安。中医五行相克理论认为,人的情志活动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保持乐观心态,促使气机调达;通过饮食护理、环境护理、排泄护理等能指导患者健康生活,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循经推按通过经络的循行线路取穴,具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可对脏腑功能起到调节作用,能松解肌肉,促进局部微循环。本次研究将辨证护理和循经推按联合使用,在调节气血的同时行气活络,可作为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的理想选择。

综上所述,应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文英.眩晕中医特色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3):136-137.

[2]杨海清,杨文玲,修英等.眩晕的辨证护理要点[J].光明中医,2014,29(3):608-609.

[3]冯艳丽,彭华.眩晕症的临床辨证施护[J].新疆中医药,2012,30(3):89-90.

[4]董其义.浅谈眩晕症的辨证施护[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25(6):570-570.

[5]邹生燕.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2,27(12):2488-2490.

猜你喜欢

眩晕
耳鼻喉科门诊100例头晕患者病因分析
协定方眩晕停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60岁以上老年眩晕临床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疗效观察
崔应麟教授临证验案三则
从痰辨治高血压病经验浅谈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迷失与眩晕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