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

2015-05-30张勇

时代名流 2015年6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示范区云南

张勇

云南要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就必须继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技术文化的扶持力度,尽快缩小差距,才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战略目标。

中共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云南八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扶持力度很大。十二五规划专门列入国家和省里的计划,扶持的力度相当大,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很大。十三五规划中,这方面的工作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指日可待,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但是,从历史的经验和当前的现实情况出发,如何快速缩小这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与内地和其他人口较多民族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我们还有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今天要解讀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跟不上的问题,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帮扶,教育滞后将会拖垮经济成就和发展速度,拖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成。

目前,这八个少小民族地区的交通、通信、服务、生产、生活设施均有很大改善。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必须充分肯定,坚定信心和民族团结进步的信念。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缩小与其它地区的差距。文化的基础设施如学校、通讯、电力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很快提高、缩小甚至清楚差异,但在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价值观念、消费习惯、教育理念,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且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气采取手段加以解决,方能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继续高举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的旗帜不动摇,探索铸成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基石。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提高认识,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十三五计划中继续加大对这个这八个人口较小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政治、政策、资金、技术的强大力量,帮助他们发展基础设施、加快改善交通通信、住房、生产生活、培训教育的设施,加快发展,缩小硬件措施上的差距。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帮扶力度,加快推进、促进发展。

加强对文化扶持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强化文化上的相互认同,实现和谐发展。纵观云南历史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的文化认同,是边疆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极为重要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引以为鉴。在云南的历史上,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主流的认同,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历史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它维护这云南各民族杂居的边疆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至今极为重要的稳定器,也是成为推动民族政策的重要基础,更是几十年来民族工作的重要经验,又是中华民族内部文化的相互认同,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的重要条件。

加强文化相互认同的教育培训工作,建设共同精神家园。推进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经济文化政策都很成功,必须坚持。同时,中华民族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的问题也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这些民族的人数少、文化发展相对缓慢,如何对待各种文化相互认同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主流文化,社会的先进文化如何认识、认同他们的民族文化,他们的民族文化又如何认同汉文化,先进文化,其他民族的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如何认识、认知、认同外来文化;如何认识他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验理念,如何防止新文化,时尚生活方式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侵蚀;如何帮助民族干部、知识分子、教师、村社干部、广大民众辨识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引导他们正确消费,减少浪费提高生活质量,抵制不健康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提高文化素养,享受发展成果,实现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缩小差距,成为典范,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出贡献。

加强教育事业,方能更快发展,实现民族共同进步。古人云:富不学,富不长,穷不学,穷不尽。重不重视学习,擅不擅长学习,是民族、地方文化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因素。党和政府应下功夫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整体民族素质,是发展的实质和核心,是民族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只有民族素质提高,才能真正缩小差距、加快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示范区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民族团结之歌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