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做好新时期党的基层群众工作

2015-05-30周艳

求知 2015年6期
关键词:群众基层工作

周艳

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新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探索党的群众工作新途径,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群众工作。

一、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和工作理念问题,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群众个人的利益问题,还关系着党在新时期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全面落实,关系着人心向背、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牢固树立“群众工作无小事”的观念,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事业才能不断推进,党和政府才有号召力和凝聚力。

二、了解社情,把握民意

要想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客观真实的社情民意。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党和政府的决策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作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特别是在作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时,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真正把群众之所想与党委和政府之所做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要如实地把握社情民意,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切实增强其道德修养、思想素养和党性修养,锻造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这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关键环节。了解社情民意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要使群众工作取得好的成效,最关键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机制。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很多部门,需要协调各部门才能得到最后解决。过去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行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发挥,没有一个联动互动的平台。只有创新群众工作模式,使群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和完善民意沟通机制、群众诉求反映机制和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等群众工作机制,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发挥各方面的效能和作用,构建一个群众工作网络体系,形成开展群众工作的合力,才能使群众的合理诉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

三、调整格局,改善民生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利益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及在社会结构中的突出地位、共产党依靠的传统力量在阶层分化中的相对弱势、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等社会问题,加之国外敌对势力利用人权问题、民族事务、宗教问题、领土争端来分化我国,使我国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和冲突高发期。因此,党和政府必须要多谋民生之利,正视并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一是要加强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社区服务机构建设,形成接地气的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实现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均等化,消除特权阶层和特权人群,实现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格局。二是要把鼓励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三是要加强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与建设。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既是人民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核心。因此,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制度等。

四、掌握方法,创新模式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讲究方法,信服于民。新形势下的基层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仅靠传统的群众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新时期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就必须努力掌握科学方法,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党员干部要在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指引下,不断创新适应新形势并能让人民群众真正信服的群众工作模式。

一是坚定不移地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建立一个健康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中国梦,就是“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确立,对于争取和引导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推行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时,绝不能用简单的说教和灌输的方式,应该充分理解和引导人们关注、思考和论争社会问题,促成各种价值观念之间的新的融合,从内心深处主动认识和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梦这一目标作为引导和动力,使整个社会走上新的良性发展之路。

二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变成为人民服务的方法。必须把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有机统一起来,改变行政命令或行政管理等粗糙的强制性方法,综合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多种方法,以民主、法治的手段解决群众问题。坚决避免暴力执法、强制执法,充分尊重每个公民的权利和存在,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每个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诉求都有表达的途径和方式,从而实现本我的价值。

三是充分利用好基层党组织和各种媒体做好群众工作。新形势下,如何在各种组织中建立和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如何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何利用组织生活的方式传递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如何利用基层党组织与群众密切接触的优势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矛盾等,都应该是各级党员干部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要积极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主动了解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实际困难和心理动向。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开辟新渠道,如通过互联网留言板、热线电话、市民论坛等,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特别是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利用,这些都为我们了解民意、掌握舆情、及时广泛地沟通、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总之,党的群众工作是党的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和根本性工作。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要充当表率,敢于担当,时刻注意联系群众,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做到心中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把群众工作当成家业,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蓬勃发展,中国梦才能够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天津市津南区双港镇卫生院

责任编辑:朱 健

猜你喜欢

群众基层工作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不工作,爽飞了?
走基层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