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班级管理意识与方法

2015-05-30卿怡

南北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常规思想

卿怡

【摘    要】学生常规管理与思想教育猶如高中学生工作的两个车轮,常规管理须严而有度,思想教育应引导有方,只有相互兼顾,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学生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管理  教育  思想  常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78

一、我的认识

(一)学生常规管理与思想教育

1.要实现对高中学生的严格管理,健全的学生常规管理制度和严密的作息时间是前提。比如“两操”管理制度、课堂及晚自习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就寝制度、主题班会制度、安全制度、班级量化管理制度、违纪学生处分制度、先进评选制度等必须齐全且相互协调配套。在激励约束手段上,要处理好奖与惩的关系。不能把“严”与“惩罚”简单划等号,不能动辄批评、处分,更不能采取体罚、罚款等违反法律法规的措施。要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违纪、犯错误的学生必须要管,但决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且给学生一定的改过提高的机会。正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在对待学生某些要求的时候,也不能简单拒绝,而应具体分析处理。

2.学生思想教育有着与学生常规管理不同的特点。在目的上,常规管理重在维持一种公共秩序,主要解决“标”的问题;思想教育主要是促使学生个体思想成熟,主要解决“本”的问题;在方法上,常规管理主要是采取计划、组织、决策、激励等措施,思想教育主要采取讲道理、参与活动、思想反省等措施;在作用上,常规管理见效快、涉及面宽,但是通常是治标不治本,思想教育涉及面窄、见效慢但是能治本,且作用持久。

3.在现阶段高中学生工作中,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很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强化思想教育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常规管理。思想教育如同“润滑剂”,思想成熟的学生,对常规管理是能够很好配合的。高中各班有部分后进学生,如果没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加以教育和引导,可能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而且会对其他部分是非辨别能力、自控力不强的学生造成消极影响,从而对学习风气造成负面影响。

(二)教育就是引导

“引导”贵在有“方”。引导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应“适人、适时、适内容、适场合、适手段”。

1.“适人”就是引导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由于成长经历不同,其思想问题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是善恶不分,有的学生是积习难改,有的学生是自控能力不强,有的学生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有的是对学习有畏难情绪。问题不同,引导的措施和方法就不能一样。

2.“适时”一方面指要坚持及时引导的原则,不能等问题严重了再加以引导,比如学生由于好奇出现了赌博的苗头,就要及时加以引导,不能让学生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以后再做工作;另一方面指要见机行事,讲究做思想工作的时机,比如不能在学生情绪急躁、反应强烈,容易引起对立情绪的时候做工作。

3.“适内容”就是指要根据学生出现的思想心理问题,根据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需要选择思想教育的内容。当前要重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重视对学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重视对学生开展遵纪守法教育、自强自立与艰苦奋斗意识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意识的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等。

4.“适场合”就是要讲究引导的环境。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应通过集体场合引导,比如可以在团会、班会等集会上公开引导,道理讲深讲透。对于一些个别人的问题,最好不要在公开场合讲,而应采取私下沟通的方式,效果会更好。

5.“适手段”就是要讲究引导的手段。通常讲道理是引导的主要手段,但引导不是简单的说教,讲道理也要有艺术性。对某些学生一定要把道理讲深讲透,甚至要多次、反复阐述,才能使之明白,见到效果,对那些自觉性比较强的学生则可以“一点通”,不需要重复说教。讲道理还应动之以情,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心理上先与学生接近,然后再加以引导。

二、我的方法

(一)加大教育力度,在提高认识中寻求管理质量的提高

常规管理教育为先,明理才能更好地践行,我根据学校安排紧紧抓住每学期的起始月,开展“常规教育月”、“文明礼仪教育月”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孝心教育、爱心教育、节俭教育、诚信教育、时间观念教育、意志教育、公民基本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危机意识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让学生学常规、学规范,从而不断强化其常规意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选准管理空隙和重点难点,追求工作局面的稳定性

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着一些管理的空隙和管理的重点对象,比如从时间上讲,课间十分钟、自习课、课余饭后、夜间以及双休日等,纪律上的松懈甚至出格的现象往往会在此间发生;从对象上讲,后进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是纪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把特别的爱心献给特别的他们。学生的语言文明,教室寝室卫生保洁,广播操做操质量是学生常规管理的难点,应着力加以解决。

(三)注重外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追求仪表礼节的文明性

一些学生在外表上有着不正确的追求:他们或在衣着上讲究猎奇争艳,或在头发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发展到了染发、穿耳、刺青的程度,他们在美的追求上偏离正轨,需要班主任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我在常规管理过程中,强调了包括衣着、装饰、语言和礼貌等方面要求在内的礼仪教育,并把它纳入日常的检查范围,禁止佩戴首饰,禁止染发、烫发、涂染指甲;同时大力倡导从简消费的观念,倡导用语文明的风尚,倡导人格平等互尊互重的班级人际关系,逐步养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在班级内营造悦目的视觉环境和文明的人际环境。

总之,高中学生工作应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思想为指导,从高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德育为基础、升学为导向,坚持常规管理和思想教育“两手抓”,管理中渗透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中融入管理,通过思想教育推进常规管理,通过常规管理加强思想教育,探索实行一种具有高中特色的学生常规管理工作模式。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常规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