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考语文的规范答题

2015-05-30陈博张恒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沅水分点词句

陈博 张恒昌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结果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本也合乎情理,但通过改卷的经验,有些学子得分不是知识不到家,问题出在答题技巧和规范上。对此,有必要就高考答题说几句真话与学子切磋。

一、规范

回答问题时要按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不可随意作答。诸如分点面要求、字数要求等显性要求要保证满足。

(一)答题不规范之矫正

答题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有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答题层次不清。

1.“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借代,夸张。

从规范角度分析失分原因:

点拨:违反题干只答一种的要求,答出了两种。

2.沈从文从20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沅水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记忆里。

从规范角度分析失分原因:

点拨:“二十岁以后生活在记忆里”过于笼统,不够具体。比较圆满的答案应该是“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沅水的怀念里,沐浴着沅水的光辉,他的生命和千里沅水一同流淌。”

3.分析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参看答案:吴宮的花草长在小河边,近代的衣服成了古墓。几座山在青山外,水中有白鹭的影子。

从规范角度分析失分原因:

点拨:题干要求“概括”,答案成了翻译。

4.小说描写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参看答案:①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②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③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舞弊;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点拨:所列四点都只有简单的因果表述,未就小说谈出切实的依据,没有达到探究的要求。

5.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参看答案:体验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解的心情。

点拨:“始终无法排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解的心情”,既无对三个词语的具体分析,也没有做到题目要求的“简要分析”。

(二)常见常用的规范要求

1.有效的组织语言

(1)紧扣题目,选用恰当的句子,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不宜一字不差摘录原文,应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切合要求的答案。

(2)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答案中涉及的关键词语、句子往往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词句,进行有效提取、剪辑、重组,如果丢弃文中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绝对是不可以的。

(3)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化为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4)最好在草案上列出答案要点,并反复推敲,仔细润色,再将答案写到答卷上,力求答案内容完美,书面整洁,以便获得较好的“印象分”。

2.能尽量用术语答题

3.答案要提要点,把答题关键词语写在显要位置上

4.书写工整

二、清晰

要做到三“清”

一“清”:答题要思路清晰,要点分明。分层分点,互不纠缠,答题要点要标出序号。

二“清”:多问题多个答案界线要清晰。

三“清”:语意清楚,字迹清晰。

另外,要点与分对应。一般说来,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短语句子。

重要答题方法

(一)“关键词”答题法

阅卷老师阅卷是“采点赋分”,其实是“采关键词赋分”,只要把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答出来,就能得分。

那么,什么是答案中的“关键词”呢?

对于古代诗歌阅读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涉及景与情的字词。当然,具体到具体题目,“关键词”不尽相同:

1.情感分析题,诗歌中能揭示情感的词语就是答题的关键词。

2.分析技巧题,关键词就是所用技巧的名称。

3.形象题,关键词就是那些景物。

对于论述类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点名文章观点或作者观点的词语,几乎做所有的题都要借助这些关键词形成答案,“关键词”在组织答案中尤其重要。

对于文学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能够揭示小说主题或散文主旨的相关词句。无论答那类题目,都要尽量利用这些关键词串联成句,形成答案。

对于使用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出现的能够表明作者观点或情感态度的相关词句。对人物传记来说,这类词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写此类传记的目的与意义:对人物访谈来说,这类词句可以捕捉到被访问者关于某些问题的观点或态度。

(二)“分点”答题法

分点答题在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被广泛运用。可是,如果仔细想想:分点作答,“点”从何来?这样看来,很有深究的必要,必须弄清“点从何来”这一关键问题。

1.“点”从文本中来

分出的“点”是否正确、全面,几乎都与阅读原文的深入程度密不可分。可以说,你阅读的越全面、深入,你的答题之“点”就越准确、全面。所以,现在考察特别强调考生对文本的细读、深读能力。

2.点从题目和分值中来

(1)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区间。命题人对题目的答题区间有两种表示。一是指定内容,明确地告诉考生,必须按照制定得内容寻找答案。二是指示答案的范围。考生答题时,先要根据答题内容,寻找有关语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提示的范围寻找答案。

(2)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方向。答题的方向多种多样,有的答题方向是明确的。凡次类推,答案往往比简单一,只要根据方向作答即可。有的则是笼统的要求“简要赏析”“谈谈看法”“说出好处”等。此类题答案往往包括本身内容主题等若干个方面,需要全面回答。

(3)看清题目中蕴含的答题重点。

(4)要揣摩题中“点”的数量。有的数目“点”的数量比较明确,入题中的表述是“哪种”“何种”,那就说明只有一种,不可答两种以上。如是“哪两层”。那就只能答两层,既不能多答也不能少答。还有的是要求答“哪些”“有什么”“哪几件”,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具体要求,只有笼统的要求答“作用”“理由”“好处”等,那就是根据该题的赋分并结合文体内容来揣摩有几点了。

(5)因分赋点

一般而言,分值越高,分点越多。6分值至少有3个答题点,4分值至少有2个答题点。如果是4分概括题,则可能有4个答题点。

3.点从思考深入和全面中来

现在不少试题都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有时同一小题,优生会高出一两分,就是这一两分,说明他在思考时比别人向前多思考了那么一点。我们特别提倡考生答题时思维往前多走一点,这样就可以多得一点。

(三)“点面”式答题法

“点面”式答题法有两种,一种是分点(面)作答,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分点(面)的角度要有变化,不能只是相同内容的简单相加。

2.不能随意分点,或者滥分点。有的考生为了得分,把所有能写出的点都写出来,6分题写了8个点,似乎在让阅卷老师做选择题。虽说老师阅卷“认对不认错”,但这样答题让阅卷老师产生反感,认为你缺乏基本点概括能力,因而扣分。

另一种是点面结合式,多用于概括题,题干常有“哪些方面”等字眼,一般要先“面”后“点”,先写出大的方面,再在“面”后列出要点

(四)“总分”式答题法

此法先总体说明,再具体展开,多用在对文体的整体分析说明上,有时探究题也采用这种答题法。

(五)“由实到虚”式答题法此法多用于分析词语、句子的丰富含义上,先答出其实指意思,后答出其包含的思想感情。

★作者单位:四川平昌中学。

猜你喜欢

沅水分点词句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展示之窗
来自低谷的你
定比分点之换底分点伸缩法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五禽戏“动作节分点”划分与学练建议(三)
夜晚,在诗墙边读友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