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考议论文如何加强思辨性

2015-05-30林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思辨性议论文观点

林晔

从近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变化轨迹来看,作文题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和思辨能力。那么,考生怎样在自己的作文中增强思辨色彩呢?

首先,对事物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立场看待一切事物和问题,不要片面地、僵化地、绝对地去看,更不能为了追求创新、追求与众不同、追求所谓求异思维而故意夸大阴暗面,扭曲事实真相。

其次,对事物要全面、准确地分析,不能只顾及一点而不及其余。道理要讲得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讲”理时,要运用辩证思维作辩证分析,做到比较全面或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说“过头话”;要“与时俱进”,不要静止地、孤立地看待和分析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分析事物。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时,更要从时代的要求、观点去分析。

再次,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定的哲学观点去分析问题。一般说来,在作文中,常用到以下一些哲学观点:主观能动性与按客观规律办事、静止与发展、事物间互相转化、现象和本质、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内因与外因、内容与形式、整体与局部等。

此外,讲的理,还要有现实针对性,要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同时,要体现青年人的特征,体现考生对生活的领悟,从而表现出对一般生活意义、社会意义、人生意义的更高的认识。

高考议论文,主要通过观点的思想性和论证的思辨性来说理、析理,也是以观点的思想性和论证的思辨性见长,但不少考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只注重事例论证,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

“思辨”就是“思考辨析”;“思辨性”,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对一些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地思考,辨证地分析。其思辨性主要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立意;也就是说,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而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只是说要懂得坚持,持之以恒,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

那么,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加强和体现其思辨性呢?

一、审题立意,应掌握并运用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学作文训练中也离不开思维素质的培养,因而和唯物辩证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纵观近年来福建高考作文命题,其作文材料暗含的思辨色彩越来越浓厚。

例1,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根据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立意解析:从“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和“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对立角度的思考,不难得出一个具有辩证思想的观点:不愿做“无依无附”的流星,而要做一个有“根”的人。

例2,2014年高考福建卷的作文题目是:“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立意解析:“悬崖”和“栈道桥梁”体现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悬崖”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若是一个人的心态不好,过于悲观,便会看到“悬崖”,若是一个人的心态很好,乐观积极,便不会觉得“空谷”是危险的,反而会有平坦的“栈道桥梁”。不同人看待“空谷”有着不同的态度,就很明显地表现出在立意上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拟写标题,尽量暗含辩证关系

充分解读材料,确切地找准最佳立意的角度,找到能体现思辨观点的立意对立面,尽可能地拟出包含或暗含辩证关系又能展现观点的标题。

如,思辨性作文关键词(或命题)与作文标题:1.中心与边缘——《关注中心,莫忘边缘》;2.铭记与忘记——《铭记教训,忘记伤痛》;3.坚守与改变——《坚守职责,但勿固步自封》;4.瞬间(永恒)——《精彩瞬间,美丽永远》《瞬间,定格成永恒》;5.选择(放弃)——《学会选择》《该舍弃时就舍弃》;6.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偶然?必然!》……

三、首段引论,尽可能地结合材料所体现的思辨内容,全面深刻地展示思辨性观点

例3,如2014新课标卷1“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作文。

《双赢的智慧》:大海因为浪花而澎湃,浪花因为大海而美丽;天空因为星星而深邃,星星因为天空而闪耀。紫藤萝凭借枯树,展示出自己的美丽;篱笆凭借牵牛花,成就了亮丽的风景。无论是大海、浪花,天空、星星,紫藤萝、枯树,篱笆、牵牛花,还是做“山羊过独木桥”游戏互抱转身的孩子,它们都是在互助中得到了双赢,在帮助对方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解析:首段引论中,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揭示思辨观点,同时点题。

四、论证过程,注重假设论证、对比论证、辩证分析,加强思辨性

学会鲜明地亮出观点,根据观点选择典型材料作论据,用准确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从深度和广度上把道理说透彻,以理服人。

举例论证,应注重对例子的说理分析。议论文中的“例子”并不能代替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作者丰富的、言之成理的思想,归根到底,要以说理取胜,并不是靠“例子”取胜。

在运用事例论证之后,更应注重假设论证、对比论证,并留点余地,辩证阐释,加强论辩的思辨性。假设论证,是用“假言论证”的方式来展开议论,是用“反证”的方式,转换角度重新认定自己的观点;对比论证,是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通过列举相反事例来作比较,从而使得文章的中心更加明确,论点更加有力。

★作者单位:福建周宁一中。

猜你喜欢

思辨性议论文观点
议论文阅读专练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谈“议论文”写作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观点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