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育理念在诗歌探究性阅读中的一次尝试

2015-05-30徐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悲苦琵琶弹奏

徐超

陶行知先生最主要的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论”,具体来说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从课堂上间接学习各种社会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情商,更要在社会生活中灵活运用。

前不久正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正好我承担了一项市级科研课题“高中文学类文本探究式阅读教学研究”,我尝试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用探究式阅读模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习,有了以往教学中没有过的全新体会。

诗歌讲的是作者被贬到江西九江担任江州司马的第二年,秋天的晚上送朋友乘船离去时,诗人和朋友在船上饮酒,可没有音乐陪伴,显得非常无趣和落寞,突然听到附近一艘船上传来一阵如同仙乐一样的琵琶曲,主客二人精神大振,驾船循着声音寻找弹奏琵琶的高人,想请他出来为大家弹奏一首曲子助兴,可那个人听到喊话声后立即停止了弹奏,想回答对方的话却欲言又止。后来经不住多次诚恳的邀请,才半遮半掩地抱着琵琶走出船舱。这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举动反映了琵琶女哪些复杂的心理?学生们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孩子们说出了几种可能的心理状态。总的来说琵琶女非常纠结,犹豫不定是不是要出来。有的说她很害怕,因为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一个孤单的女子贸然和两个陌生的男子见面,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危险。有的说她很害羞和担心,不应该随便出来答应陌生男子弹琴。有的说她很自卑,毕竟自己是一个戏子歌女。还有的说她很激动,因为自己技艺高超,今天虽然沦落于此,但对方还是懂得音乐的人,而且这么诚恳地再三邀请,想必应该是尊重自己的,所以最终还是出来了。又因为有上述几种原因,她是犹犹豫豫半遮半掩不让对方看清自己真实面目而慢慢走出来的,而且只在自己的船上弹奏而不是到对方的船上去,这样既尊重了对方的盛情邀请,又保住了自己的名声。此时的她是怀疑为主,信任为辅,将信将疑。这种复杂的心态,经过大家的讨论补充,就慢慢齐全了。

那么琵琶女为什么要对一个陌生人敞开心扉呢?经过学生的发言辩论,线索逐渐明朗。琵琶女演奏技巧的高超博得了诗人深深的赞叹,因为他是从京城贬官来的,懂得音乐,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家才能弹奏出来的仙乐。正因为懂得音乐,诗人才能从琵琶女几个简单的调弦动作中,感受到了她的内心充满了忧伤和痛苦,因此诗人就更加恭敬地聆听琵琶女精彩的演奏。整个弹奏过程中,诗人是用心去聆听的,他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对比、联想、想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艺术手法,把琵琶女弹奏和自己听曲的全过程极其细腻地描绘了出来,直到曲子弹完了,弹奏者和听曲者都还沉浸在美好的意境当中。正因为诗人是个懂得音乐的鉴赏家,琵琶女感到自己的演奏艺术多年来第一次真正地得到别人的尊重,琵琶女内心怎能不激动万分痛快宣泄?于是,经过很短一段时间的犹豫纠结之后,她主动诉说了自己的悲苦身世,这是一个大胆的心理转变,由对陌生人的戒备防护变为比较信任对方,并终于向陌生人敞开心扉。

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琵琶女当年受欢迎的真正原因什么?大家又钻进诗歌中仔细阅读,有的说她演奏技艺高超,也有同学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那些富家公子看中的其实是她的青春美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结局,恰恰是因为她“暮去朝来颜色故”。究其根源,那些人看中的是她的年轻美貌,而不是她的艺术才华。也正是这样的强烈反差,让琵琶女每每独守空船时“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才在这个秋天月夜更加感受到诗人对她演奏技艺的欣赏和对她人格尊严的尊重。琵琶女在倾诉自己的悲苦遭遇时,对方在静静地聆听,并且在听完后竟然向自己说起了被贬后的苦痛心情,这又让琵琶女大为感动,才又有了此后诗人再次邀请琵琶女弹奏曲子,琵琶女连续不断为这位陌生却又友好的知音献上更加凄美的音乐。而诗人自己也感慨万千,在琵琶女含泪弹琴的时候也满含热泪专门为她创作了这首长诗《琵琶行》。

阅读最后两段时,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诗歌最后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什么诗人哭得这么厉害?同学们立刻又投入进去,钻研文本,先是自己思考,动笔记录,然后和周边同学互相讨论。有同学说了四个原因,第一,他能从琵琶女的音乐弹奏中体会到琵琶女的悲苦心思;第二,他认真倾听了琵琶女的诉说,为她的悲苦身世而感伤;第三,由琵琶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遭际,他为自己的被贬而伤心;第四,他马上要和朋友真的分离了,为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面而伤感。有同学补充:第五,他为“枫叶荻花秋瑟瑟”“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凄凉环境而伤悲;第六,他对彼此人生大起大落昔盛今衰命运无常而伤感;第七,同是陌生人,却能在今晚短短的时间内由不信任到很信任到互相理解、同情、尊重对方而感动得流泪。

整个讨论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发言的人达到班上同学的一半以上,阅读、思考、合作、探究、讨论、争辩,学生的多项能力都得到了挖掘和呈现。有的问题的回答深度和高度远远超出了我事前的准备,让我深切感受到这些孩子的无穷潜力。总之,我设计的几个问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抓住文本阅读的重难点,并能从中让学生对文本深入探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体会学习如何做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安徽芜湖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悲苦琵琶弹奏
弹 奏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太行山村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幸福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窈窕淑女琵琶妹
我的“反弹琵琶”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