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立教 为人师表

2015-05-30王丽妍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为人师表

王丽妍

【摘要】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德立教、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建立新型的道德模范和主体人格;面向未来,用萌芽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道德观念去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促使受教育者不断去追求一种更加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完善自我,提升人生,为高度文明的未来社会而奋斗。

【关键词】以德立教  为人师表  完善自我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85-02

新型的教师道德规范应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等内容。教师在实践创新教师道德的进程中,应充分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道德理念,以培养学生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

一、关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道德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师教育成功的起点,教好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归宿。

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师生感情沟通、关系和谐,就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架起师生相互信任的桥梁,双方都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学生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敞开心灵的大门,敢于向教师反馈教学效果和意见。教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学生就能愉快地接受教育,主动轻松地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教书育人是教师道德的体现

教书育人是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工作的义务和职责。教书必须育人,这是由教育自身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教书与育人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就传授知识而言,也在育人。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育人比教书有着更深的内涵。

教师不但是传授知识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做人的楷模,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治学态度、道德修养、行为举止、言语仪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时每刻都在无形地感染、熏陶着学生。所以教师应在知识方面不断更新,充实提高自己。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具有精湛的业务素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才能激励学生努力上进。在育人方面,教师应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以身立教、以德治教,真正成为既教育又育人的典范,充分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三、言传身教是教师道德的实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教师道德的实践,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声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知识贫乏,言谈举止不检点的教师难以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言传是教师产生教育影响最基本的形式和方法。言是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智慧的载体;传是基本的特定的交流,教育方式。言传对于教师工作来说,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即使是现代化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言传仍不能被取而代之。身教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言传毫不逊色,并有其以身垂范、直观性强、感召力大的优势,具有感化作用的特点。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四、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的要求

为人师表是一个传统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新课题。从古到今呼唤教师要为人师表的声音似乎从未消减过。一方面说明教师为人师表虽已形成优良传统,但仍始终有教师不能为人师表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师为人师表的认识和要求在不断深化和提高。

鉴古查今,教师不能为人师表的现象都有着相似之处。如语言粗俗、衣着不整、行为不检点等都是非常不道德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人师表高扬传统精神的旗帜。现代教师为人师表还必须体现人本精神、科学精神、文化精神、道德精神和创造精神。教师整个活动是以人的自身为根本,通过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进而教育学生、塑造学生。致力于人的素质、民族素质与人类素质的提高。教师为人师表必须以德为首。坚持以文为辅、以文博识、以文益智;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自悟创新。

我们要大力弘扬教师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批评和克服当今教师中存在的种种不能为人师表、有损教师形象和声誉的行为和现象。弘扬为人师表的新风尚,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更进一步加强教育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

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高素质的劳动者在生产力要素中的地位将空前突出,高素质的劳动者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又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的深化首先要使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师应成为学生与社会的师表。

五、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奉献

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中的一条重要规范,是教师奉献精神与品德的集中体现。在历史的大河中,把教师比作“园丁”、“铺路石”、“蜡烛”、“春蚕”等,正是教师忘我劳动、诲人不倦的奉献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工作是清苦的,然而又是伟大而有意义的。当培养出一批批学生,“桃李满天下”时,教师的精神却又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充实。这种高尚的心境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这时教师才真正体味到对学生诲人不倦的牺牲精神回报教师品格真谛之所在。

做为现代的教师,应把诲人不倦作为自己追求的高尚境界,樹立教育创新思想,保持忘我牺牲的工作作风。具有“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具有“天下为公”、“先忧后乐”的集体情怀;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具有“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具有“诚实守信,勤俭廉正”的高尚品质。使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师德师风大讨论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正确认识教师这一崇高的事业,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严谨治学、不断提高、开拓进取,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去整合社会的发展。以德立教、为人师表。以“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宗旨,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做新时代合格的人民教师。

猜你喜欢

为人师表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五要”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科学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学生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