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叶圣陶教育思想对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启示

2015-05-30顾敏倩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学困生对策

顾敏倩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学困生的定义和主要的叶圣陶教学理论,然后从三方面分析了化学學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最后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详述了叶圣陶教学理论对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学困生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80-01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过程中, 化学学困生问题日渐凸现。不少学生轻视化学甚至讨厌学习化学,但化学又是中学阶段必学的一科,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找到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对症下药,转化教学中的学困生。

“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即智力水平虽无明显缺陷,由于身体发育、动作技能、认知能力、学习策略、学习兴趣、意志品质等因素水平较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学困生是一个集体,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15%―20%。本文就叶圣陶教育思想对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启示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经验及做法。

一、叶圣陶教学理论

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根本目的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关于教育的目的,他主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参见《教育与人生》。关于教育的方法,他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修养,身教重于言教。(参见《教师的修养》)。他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他反复强调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的这些教育观点可以参见叶老的教育总结性文章《如果我当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传承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

二、化学学困生非智力因素分析

1.学习基础薄弱

化学学困生中有90%多的学生,在初三第一次接触化学时就怕学化学,所以出现了进入高中了化学方程式都不会写,甚至有少数学生连化学式都不会。当然这部分学生进入高中要想学好化学,就比较困难。

2.学习方法不科学

偏重简单记忆,平时根本不看书或“死读书”,不看书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从来不再去看课本,上课听懂多少算多少,这些学生没有科学学习化学的方法。高中化学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方程式和知识点,单死记而没有抓住题目的核心去解答是无效的。

3.学习心理障碍

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化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化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目的不明确。②畏难心理严重。③缺乏持之以恒。④自控能力差。⑤做题急功近利。

三、叶圣陶教学理论对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启示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敢想、善想;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学生有发表见解、提问的自由;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学生的双手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孩子的双眼,使学生学会观察;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以扩大眼界,从鸟笼的学校中解放出来;解放学生的时间,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殊能力。这是叶老先生六十年代时就已经提出的教育思想,很长时间以来,教师们无法领会和很好地落实。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方面,很多教师最缺乏的就是“教育的宽容”:很少站在学生的心理实际去考虑方法是否得当,缺乏必须的耐心、和蔼的面容、平和的心态,常常恨铁不成钢。所以我们的化学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领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而这就要求我们的化学教师,要不断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要解放学生,要把他们从陈旧呆板的教学程式中解放出来,要多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权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叶圣陶指出:“学习贵在兴趣,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使他们找回自信,安心学习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那些早已被各种学习自卑麻木的同学而言,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成功是成功之母”。实践证明,充分尊重、信任、依赖和发动学生,使他们把学习看成自己的需要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强烈的动机的支配下自觉学习,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充分信任学困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教导,使学生敞开心扉来接纳你;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增强其自信心,学生才有可能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化学实验演示中,笔者经常会邀请几个学困生帮助我一起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非常的激动,展现出与平时不同的一些面貌,对于学习化学也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当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热爱这个学科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去学,而且很容易学好。其次、充分依赖学困生,使学困生学习的需要得到强化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帮助每个学生成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正确认识学困生现象,承认差别,承认过程,深入到他们心灵深处,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内化,开发他们精神世界的宝藏,选好促进其进步的突破口,因势利导,为他们早日成功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学困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