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内涵

2015-05-30陈诗建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内涵辅导员

陈诗建

【摘要】随着国内高职教育的发展和不断地规范化,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问题的论文也越来越多,但更多的论文主要是针对辅导与队伍的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的发展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要曲折和缓慢,正处于摸索和规范阶段。本文主要针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内涵进行阐述,以便于对此类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体系构建的研究。

【关键词】辅导员  培养机制  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56-01

进入21世纪10年代以后,高职教育在国内突发猛进地发函,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有关辅导员培养的问题。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大多由师范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原来的师资队伍几乎都留在了新升格的学院里,原来的办学体制也有着明显的痕迹,而辅导员问题成了这个“新生儿”的新生事物,对辅导员的理解从其发展过程来看,是相对缓慢的。在发展中,辅导员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辅导员的培养问题。因此对于此类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而培养机制的构建首先要把培养机制的内涵进行界定。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的内涵

辅导员的培养,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包括了辅导员的选聘任用、培训进修、工作绩效考核和发展规划四个方面;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应该包括了辅导员素质结构中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养成,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各项潜能。辅导员培养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该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聘任、培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辅导员培养的内涵要明确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中的角色,24号令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只有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问题,才能把辅导员培养的方向摆正。其次,辅导员培养的内涵要明确辅导员培养的重要性。辅导员的培养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辅导员工作绩效、维持学校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辅导员的培养要明确其培养目的。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培养目的不应该单方面的解决辅导员的薪资问题,而应该是在培养人的基础上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学校育人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双赢。学校应该从办学的需要出发,以服务于教学和管理需要为目的来引进和培养辅导员,为确保自身发展和办学需要,学校应该再适时地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和开发,促使辅导员不断发展,将辅导员个人的职业发展纳入到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职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中。辅导员的培养是为了提高辅导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改变辅导员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使他们在现状或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达到要求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训练活动,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各种潜能。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内涵

辅导员的培养机制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辅导员发展过程中动态角度上的内容,包括了辅导员的选聘任用机制、培训进修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职业发展机制;二是辅导员专业素质结构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静态角度上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和沟通、协调、组织、策划、演讲与口才、培训、调研、写作等技能。

三、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内涵

辅导员培养机制的建立应以教育部24号令为建立依据,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辅导员队伍现状以及学生特点为现实依据。从目前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来看,其辅导员培养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特别是选聘任用机制、培训进修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职业发展机制。正因为这些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辅导员在专业素质结构中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都有待进一步地增强和提高。在选聘任用机制上,目前此类高职院校面临主观上的认识不到位和客观上的岗位职责不明晰的问题,造成了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混乱和在职教师不愿担任该职位的情况。在培训机制上,校内培训几乎寥寥无几,而出外进修也屈指可数。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辅导员在专业素质上的知识匮乏和技能欠缺。在绩效考核机制上,很多辅导员都表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对实际工作的考核几乎没有,不能体现出辅导员工作的绩效,也尚未形成制度性的文件作为考核的依据。在职业发展机制上,我们可以从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了解到,该队伍极其不稳定,很多辅导员抱着做一步看一步的思想,以该岗位为跳板的思想也有存在,原来从辅导员队伍走出去的专任教师大多都不愿意再次从事该项工作。这些都与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机制尚未建立有直接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内涵进行阐述,为此类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机制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范围的界定。

参考文献:

[1]编委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贯彻实施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手册 [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

[2]徐松巍.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新时期学生工作管理百科全书[M].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

[3]张巧念,基于价值沟通的辅导员工作范式变革[J].教育与职业, 2001(35).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内涵辅导员
活出精致内涵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