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2015-05-30张仕红张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堂展示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张仕红 张伟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我们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具体要求,吸收各所名校的宝贵经验和成果,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数学教学在课堂上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转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整个课堂要以学生为本,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数学课程标准,遵循循环大课堂模式。我们将对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出更多地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展示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98-02

当前以新课程改革和前置性学习及生本教育循环大课堂模式为标志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何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生的学为主,是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实施数学课程标准及前置性学习、循环大课堂模式的关键。在我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积累、反思和总结,得到了一点小小的经验,设计了自己的一个教学模式——“预习-展示-总结-评价”。

首先,我会在每节课的最后留给学生课下复习及预习的作业(也可以叫前置性作业)这个作业我是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我把所有的任务都会安排给小组长,让小组长利用课余的时间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要设置好前置性作业设计,但是如果让学生把它落到实处那就实属不易了,首先小组长必须要合理地安排好学习的时间,并且很好的组织好,并且让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掌握,那就更不易了,这样我便安排了小组长利用中午静校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充分的展开交流讨论,而小组长在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小组内的后进生也学会,那是小组长的特别任务了。

第二个环节就是课堂展示环节了,在上课的时候我会充分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进行展示,把小组内在课下交流合作的內容在班内交流,说说你们小组在课下合作学习到的内容,而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别的小组交流的时候也是有任务的,就是认真听好交流小组的交流,看看自己有没有要补充的,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在小组交流完之后,其余的同学要给他们出问题,让交流的小组同学回答,只有回答上其他同学的提问之后才算完成任务。小组同学交流完了,别的同学也补充完之后,其他的同学便可以发出提问,这时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教师最好是少做插言,让学生尽量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学生的展示环节,其实是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认真倾听学生的汇报,把自己跟学生融为一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也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位认真倾听并且可以反表疑问的学生。

所有的这些汇报完之后,每个小组还要回报本小组在课前的预习阶段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说时间问题,或者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本小组有哪些同学不配合了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汇报作出一定的处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下一次的课前合作交流时做得更好。

第三个环节就是教师的总结阶段了,这个阶段便是老师发挥的时候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汇报的的情况把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在自己了解的基础之上,把本节的内容更好地掌握起来,其实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总结是学生最后对自己拿不定的一些知识进行核对、掌握。

第四个环节就是评价阶段了,这个阶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教师评、学生互评和组内自评。

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我们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生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收集学生的易错、日常表现记录,还有诸如我的想法、班主任、家长、组长、同学等对我的评价以及老师的评语等等,清晰而又详细地记录学生成长和进步过程。以往每学期末学生收到一张只有成绩和千篇一律的教师评语的成绩单,现在变成了一份充满人情味、内容丰富多彩的“个人写真集”,成绩不再是家长了解孩子的惟一途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闪光点的可造之材。通过全面的评价,孩子们每天、每一阶段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都有进步,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笑容。

就教师课堂角色的把握,我潜意识认为这样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教师需要思考在课前应该提出哪些具有开放且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充分的探索与研究,这些问题不仅要包括为本节课学习所需要的复习内容而且还要有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问题要尽量通俗、明白。

2.教师需要思考前置性问题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交流,以什么样的方式交流。

3.教师需要思考学生泛泛而谈时,如何引领孩子深入。

4.教师需要思考当学生遭遇到困难时,如何拨开孩子眼中的迷雾。

一句话,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的角色,但也不能褪去教师本该承担的角色。这就是我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经过实践得出的一个自认为比较适合现在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数学方法论入门》郑毓信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3]《走进最理想的教育》朱永新主编 漓江出版社

[4]《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易虹辉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课堂展示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