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和造

2015-05-30

IT经理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万众众创创客

很多迹象表明,创、造这两个字,将会在很长时间之内,成为主导中国新经济发展首当其冲的两大抓手。

创,当然是指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的公开提法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做开幕致辞时讲的,他当时说,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很快,今年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意义重大。

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近些天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曝光率惊人,几乎每一家公司的发布会上都能听到,当然与之呼应的还有各公司的行动计划:加速器、孵化器、创业扶持项目、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赛……形式多种多样,诉求不一而足。

号称“中国首个创新型城市”的深圳,更是动作神速地提前开启了大规模的与“大众创业”相关的城市宣传推广行动。今年1月5日,深圳市政府组团奔赴全球创新中心美国硅谷,以官方名义正式亮出了深圳“创客之城”的新名片(关于创客的详细故事,可参见本刊3月20日封面报道《谁是创客?》)。这样的底气和行动力,显然来自于深圳多年来不断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基础,土壤趋于肥沃,再有恰如其分的阳光雨露,万物生长的局面自然水到渠成。

与“创”休戚相关的“造”同样意义重大。字面上最周正圆润的解释是“制造”,这很容易理解,中国制造正面临生死攸关的转型升级压力,以中国经济的规模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其中所占比重,这场变革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工业革命之于英国的影响。

而在字面下,被看做“制作”的“造”其实正好站在了工业气息的反面,人类已传承数千年的种种凝结文明结晶的手工技艺,本就被工业时代冲击得七零八落,那么在数字时代又该如何留存、传承乃至发扬?

另外,“造”在新人类群体中还有“知道”的衍生含义,并在某些语境下表示“躁动”之意,这两点,恐怕也是今天的人类社会中最不缺或者最稀缺的。

猜你喜欢

万众众创创客
万众期待
万众抗疫颂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万众归心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推动LTE技术创新 落实“提速降费”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