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叶霉病、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2015-05-30黄恒贵

吉林蔬菜 2015年8期
关键词:百菌甜椒霉病

黄恒贵

1 辣椒叶霉病

辣椒叶霉病发生逐年加重,造成减产、减收。由于该病发病初期症状与霜霉病极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常错过防治适期。

1.1 症状

辣椒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最初在叶片上表现为浅黄色不规则形褪绿斑块,叶背部初生浅白色霉层;不久叶正面为浅黄色至黄色大斑,且数量较多,不受叶脉限制,叶背部霉层逐渐变为浅灰色至黑褐色绒毛状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但病叶无明显变脆增厚和上卷现象,后期叶片也很少脱落。发病初期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严重时整片叶形成花斑,并且变黄干枯。经多点调查,该病发生时,一般甜椒较辣椒品种发病重,彩色甜椒较甜椒发病重。

1.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越冬,第2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在寄主表面萌发后从伤口或表皮侵入,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传播。尤其是在植株栽培过密,田间生长郁闭,干湿交替或有白粉虱等虫害发生时,易感染此病,而且该病菌孢子随风传播极为迅速。

1.3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发现病株及时喷洒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封锁,必要时也可拔除,及时携出棚外,集中烧毁,以清除菌源。

加强管理。首先栽植密度应依照各品种特性及要求进行安排。其次,尽量避免忽干忽湿现象出现,严禁大水漫灌,注意降低田间湿度,尤其是保护地中的空气相对湿度。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喷3~4次。采收前15~20天停药,以防果实中农药残留过量而影响销售。除喷雾防治外,可结合使用6.5%甲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霉667平方米用量为1.5~1.8千克喷粉防治。也可使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每100立方米空间用药量25~40克熏1夜。

2 辣椒青枯病

2.1 症状

辣椒青枯病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株。地上部叶色较淡,后期叶片变褐枯焦。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黏液溢出,别于枯萎病。

2.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该菌在寄主体内繁殖,向上扩展,破坏细胞组织,致茎叶变褐萎蔫。土温是发病重要条件。当土壤温度达到20~25℃,气温30~35℃,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尤其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更易促成该病流行。此外,连作重茬地,或缺钾肥,管理不细的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或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

2.3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改良土壤,实行轮作,避免连茬或重茬,尽可能与瓜类或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提倡施用BB专用肥(掺混肥)或海藻肥;整地时667平方米施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100~150千克,使土壤呈微碱性,抑制青枯病的繁殖和发展。改进栽培技术,提倡用营养钵育苗,做到少伤根,培育壮苗提高寄主抗病力。

甜椒进入发病阶段,预防性喷淋86.2%氧化亚铜乳油10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或20%噻菌茂或喹菌铜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灌根,隔10~15天1次,连续灌2~3次。

猜你喜欢

百菌甜椒霉病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百菌生云南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欧盟发布百菌清正式禁用公告
甜椒炒童子鸡
甜椒炒童子鸡
百菌清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临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毛霉病和镰孢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