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风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酒器鉴赏(下)

2015-05-30汪玉堂

收藏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扶风县法门酒器

汪玉堂

二、饮酒器

饮酒器常见的种类有爵、觚、杯、觯等几种,陪葬品中比较常见的的是爵,即使在这些看似相同用途的饮酒器中,针对不同的使用者也有身份高低之分,如在《礼记·礼器》里有“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的文字记载。部分饮酒器同时兼具温酒器的功能,如爵或角,它们往往出土时在外底部发现保留有很厚的烟炱,据此现象有学者认为古人当时已经认识到直接饮用冷酒伤胃和肝,所以利用这些器物对酒类进行加热后饮用,这说明了早期人们对于饮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有相当的认识,同时西周和商代在酒器外形上体现了明显的不同,如爵的底部、流和口沿上菌柱的位置可以看出两个时期的显著区别。

← 18.父辛爵

西周器,通高22.3厘米,流尾间距17.2厘米,腹深11.1厘米,1976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圆腹,圜底,前流后尾,腹一侧兽首,菌状柱位于流之间,刀形三足。流下饰鸟纹,尾下饰蕉叶纹,腹饰小凤鸟纹间直棱纹,外侧铸铭文4字,现藏周原博物馆。

19.饕餮纹爵 →

西周器,通高22厘米,长17厘米,宽8厘米,1975年3月5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西南出土。宽流,深腹,圜底,口沿近流折处有对称的菌状柱。柱端饰阴线涡纹,腹部饰简化饕餮纹,饕餮纹两侧有两道阳线弦纹,腹下有呈刀锥状的三足。

22.联珠饕餮纹高足杯 →

商代器,通高21.2厘米,口径14厘米,腹深13.8厘米,1973年12月扶风县法门镇美阳村出土。侈口,圆唇外卷,腹壁斜收,喇叭形圈足。口下饰有阳弦纹两道,腹饰云雷纹、饕餮纹,并以联珠纹镶边,圈足上有四个两两相对十字镂孔。此器造型新颖,形制和纹饰具有商代青铜器的显著风格。

← 23.伯冬饮壶

西周器,通高14厘米,口径10.8厘米,1975年3月5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西南墓葬出土,敞口,束颈,腹鼓,腹下向外倾垂,腹两侧有上扬的象鼻状附耳。颈部饰云雷纹衬地的凤鸟纹,凤鸟纹中间有浮雕的牺首,圈足呈圆角方形,腹内底有铭文5字,记伯冬作此器。器形独特,纹饰具有西周中期的时代特征。

24.蕉叶纹觯 →

西周器,通高20厘米,口径9.5厘米,1975年3月5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西南伯冬墓出土。侈口呈喇叭状,束腰,腹向外倾垂,圈足外撇。口沿下饰蕉叶纹,造型优美朴素大方。

← 25.素面觯

西周器,通高20厘米,口径9.5厘米,1975年3月5日扶风县法门镇召李村墓葬出土。敞口,束颈,腹下部向外倾垂,圈足外撇,通体素面。

↑ 26.父丁觚

商代器,高26.8厘米,口径14.5厘米,腹深16.8厘米,1972年9月13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从省供销社征集,后拨交扶风县博物馆。侈口细颈深腹,腹底外鼓,下有喇叭状高圈足。四条棱脊将器腹和圈足四等分,颈部饰焦叶纹,腹部及圈足饰饕餮纹,主体纹饰下均以纤细云雷纹填地,圈足内有阳书铭“父丁”2字及族徽一。

三、舀酒器

商周时期舀酒的器物主要为斗,它如同现代生活中的勺,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解释“斗”时说它是个象形字,其字形就表示是一个有着斜折柄并带着筒状杯的勺,而《诗经·大东·有簋飧》中对其用途更是做了形象的描述,“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可见斗的现状和北斗七星的现状相似,有一个斜折的梯形或方形柄,与筒状杯链接,常常和卣配套存在,如在扶风上宋乡红卫村墓葬以及扶风庄白一号窖藏中都出现这种情况,让人对其使用方式有个大致的了解,同类器物在各地商周墓葬中多有发现。

← 27.夔龙纹斗

西周器,通高5.7厘米,柄长9厘米,2006年11月8日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出土。同出形制大小相同者3件。敛口,鼓腹,圈足,一侧有兽首形,一侧有曲柄,上为透雕的蟠螭纹,腹饰瓦棱纹,圈足有透雕的重环纹。

28.白公父爵 →

西周器,长19.3厘米,斗高6.8厘米,斗径9.5厘米,1976年春扶风县黄堆乡(现属于法门镇)云塘村出土,同出大小形制相同两件。外形如勺状,椭圆口略敛,鼓腹圈足,口沿下饰有三角形蝉纹,腹饰瓦棱纹,圈足饰有重环纹,腹一侧有弯折向上的扁平柄,凹部有铭文三行14字,按其形制明显为斗,但铭文自名为爵,现藏周原博物馆。

↓ 29.饕餮纹斗

西周器,长37.2厘米,斗高4.2厘米,斗径5厘米,1976年春扶风县于法门镇庄白一号窖藏出土。外形似勺,斗杯敛口平底如柱状,下端与弓形柄相连,柄面不同部位饰有浮雕双凤鸟纹、兽面纹以及饕餮纹,装饰精美。现藏周原博物馆。

↓ 30. 兽面纹斗

西周器,通高8厘米,斗径2.1厘米,2006年10月15日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北砖厂出土。外形呈曲柄直口筒形,柄正中起一道突弦纹,柄与杯边接处有浮雕兽面纹,出土时藏于联珠云雷纹提梁卣内。

四 、温酒器

31.单 →

西周器,通高22.4厘米,口径14.5厘米,1958年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出土。弧圆形盖,盖上有半环形钮,敞口,束颈,腹上两侧有斜折向上的管状流和浮雕兽首纹,腹与盖以长方形带孔环相连,腹下分档,有实心柱状足三个。颈部、盖沿饰分尾的凤鸟纹,云雷纹衬地,盖内壁与口沿内壁同铭铸一“单”字。

32.申父 →

西周器,通高21厘米, 口径12.5,腹深11厘米,1975年3月5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西南墓葬出土。盉由盖、腹两部分组成,扁圆形盖与腹以蛙形链相接,盖上饰浮雕蛇纹,束颈,颈部饰一周回首夔纹,腹外鼓,表面饰宽折线纹。腹两侧前后分别有斜折向上的管状流和回首张口的龙形。流表面饰三角雷纹,腹下有三足。该器物造型别致,动物图案装饰生动传神,是件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品。

← 33.鸟纹

西周器,通高19.4厘米,口径12.5厘米,腹深9.1厘米,1978年3月5日扶风县法门镇齐家村墓葬出土。扁圆形盖,盖上正中有半环钮,椭方袋状深腹,腹一侧有兽首,一侧有斜向上的管状流,下有四柱足,盖上和颈部饰有凤鸟纹,连接盖与器身的链缺失,现藏周原博物馆。

上述酒器的年代多出现在西周早期和中期,晚期只有零星出现,为什么在扶风周原遗址内会密集埋藏这么多的青铜酒器?比较合理的答案就是,三千年前的扶风周原遗址上当时居住着诸多不同族属的贵族(包括归顺后被迁居此地的商代贵族),他们的酒器一部分来自家传,即铭文常谓“永以为宝”者,一部分则是由周原当地的作坊制作的(北京大学近年来在周原遗址已经发现了很多制作青铜器的作坊遗迹),他们有这个财力和资格。西周建立后颁布的看似严厉的禁酒令,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朝野饮酒成风的局面,而且催生了大量酒器的出现。同时这些器物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秩序,它们不仅是当时贵族的财富的体现,也成为今天让人叹为观止的经典艺术品,它们使得已经尘封已久的历史变得生动清晰起来,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兴衰,并将成为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代代相传。(注:以上介绍器物除注明收藏单位外,其他均为扶风县博物馆藏品。)(责编:雨岚)

← 20.祖丁爵

西周器,通高21厘米,长17.1厘米,宽8厘米,1992年5月扶风公安局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时收缴。宽流,深腹,圜底,口沿近流折处有对称的菌状柱。柱上有卦爻符号和“祖丁”二字铭文,腹部饰云雷纹作地的饕餮纹,一侧有兽首,腹下有锥状的三足。

21.子父乙爵 →

西周器,通高23厘米,长16.5厘米,宽7.8厘米,1975年3月5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南墓葬出土。宽流,深腹,圜底,口沿上有对称的菌柱,其一外侧有铭文“子父乙”3字,腹稍向外倾垂,两阳弦纹间饰目纹,腹下有刀状三足。

猜你喜欢

扶风县法门酒器
探究应用经济信息优化宏观经济管理的“法门”
小学语文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三道“法门”
游法门寺
扶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
度过法门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唐代酒器“双鱼榼”
B4RM4N智能调酒器
扶风县检察院出台预防职务犯罪约谈告诫制度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