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基挖方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2015-05-30赵翼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路基公路应用

赵翼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和公路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我国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公路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公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地质环境和建设环境差异较大,路基挖方技术的应用也会有所不同,针对不同施工条件对路基挖方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公路施工技术,保障公路质量。

关键词:路基;挖方技术;公路;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042-02

我国的地域广袤,能源分布不均衡,在发展过程中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公路建设成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增强我国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举措。路基是公路的基础,所以,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的建设是公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输送承载能力。其中路基挖方技术是保障路基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整个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具有关键性作用。

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丘陵高原面积广泛,在路基挖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技术难点多,任务量大,安全影响因素多样,如果施工不当,很容易造成施工的困难的和安全问题的发生,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对路基挖方技术的探究,对提高我国公路建设能力和公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路基挖方工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是公路施工的基础,在路基挖方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地形地质因素的影响。在公路建设特别是路基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公路建设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挖掘贯通和改变,但是在许多丘陵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对公路施工区域的地质造成重要影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形成对公路施工的隐患,或者在未来公路通车过程中发生山体的滑坡、落石等安全威胁。同时,挖方路段也会成为公路建成之后需要重点防护的路段,增加了我国公路管理的成本。

路基挖方过程中,由于挖方路堑是天然形成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的改变很容易对处于地壳表层的挖方区域造成影响和破坏。开挖路基大断面施工时,会对原有的山体平衡、地下、地表水体平衡造成破坏,如果施工技术不成熟,施工方案的选择不合理,就会造成路堑边坡出现滑坡及失稳现象,从而影响到公路建设的整体进度和规划。

2 路基挖方技术施工的特点

在公路施工中,路基挖方常常作为公路施工中的重点项目备受关注。主要是在一些地形相对复杂的山地丘陵地区,对路基进行挖方的速度更是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由于挖方路段的路堑是自然地质构成的,经过长时间的风雨洗涤和地质的演变使结构日益复杂。位于地壳表层的挖方路堑比路堤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导致破坏,主要原因是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严重,其中,自然因素有水文、气候、地貌等,人为因素包括施工设计与方案。当路基发生滑坡、坍塌、路基翻浆等情况时,主要发生在路堑挖方地段上。

3 路基挖方施工前的准备

3.1 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

在路基挖方施工之前,施工方应该根据施工要求和实际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测量工作。由于实际公路建设施工与设计规划有一定的数据差别,所以要结合施工前的实际测量结果,重新施工放样。放坡后的开挖边线是路基挖方施工路段的重要集中点,在放样工作过程中需要采用精密的设备仪器,对放样的位置进行精确的测定。重新放样工作完成后,根据设计规划需求,要恢复具体的位置桩,并根据公路施工建设长度设置中线桩。中线桩设置完成后,还要再次结合路基横断图,进行边桩放线工作,在边桩位置设置防护桩,避免在道路通车过程中有危险问题产生。

3.2 路基挖方前的复查

路基挖方施工涉及到对施工地区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的改变,在施工之前要全面掌握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对施工地区的岩层分布、水文特征进行准确的勘测和分析。通过对施工区域相关地质环境数据的分析了解,帮助设计规划人员做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和未来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的处理措施。当公路施工区域是在城市地区时,要对周边的市政工程有清晰的了解,对地下的管道缆线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对城市建筑要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公路施工对城市建筑和市政工程的影响。

3.3 开挖前做好路堑排水设置

在对路基进行开挖时,容易出现水流集中情况的发生,特别是在我国的平原和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挖方过程中,地下水和地表水会集中到挖方区域内,给公路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路基开挖之前,要充分做好排水工作。排水设施和排水沟的设置要根据公路施工地段的具体地形地势因地制宜,并把路基挖掘过程中的排水工作和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排水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减少工程成本,增加工程施工效率。在横穿农田山地的公路建设过程中,排水系统的设置,要注意避免水流对农田山体的冲刷作用。

3.4 路基挖方的施工原则

在路基挖方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路基施工的分层分段开挖,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及时解决。在平原地区和潮湿地区的施工过程中,土质比较松软,要注意废土的运输工作,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运输辅路的建设都要合乎实际的运输需求。在山区施工时,有些公路所经路段的施工需要对山体岩石进行爆破工作,在爆破过程中要注意爆破炸药的使用,避免出现过量爆破造成的山体不稳和落石的产生,爆破工作要以小型爆破为主,使爆破工作既能造成爆破区域岩层的松动,又不会造成山体不稳和乱石的产生。

3.5 路堑开挖的施工方法

根据施工区域和公路建设要求的不同,路基挖方技术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横挖法、纵挖法和混合式开挖法几种基本形式。

横挖法主要是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进行开挖,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挖掘深度较浅和挖掘长度较短的施工路段,并且可以有效推进工程的施工进度。

纵挖法又分为分层纵挖法和通道纵挖法,分层纵挖法适用于长度较长的路基挖掘施工中。通道纵挖法是在施工过程中,沿着路堑纵向挖掘出一条通道,然后拓宽通道两侧,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出下层通道,与该方向相结合,直到挖至挖方路基顶面标高。

4 滑坡的治理

在路基挖方过程中,滑坡是比较常见的施工障碍。特别是在公路建设地区土质比较松软或者丘陵山区中的地质复杂地区,由于路基开挖过程中对地质地形的改变,造成滑坡的发生。做好滑坡的治理工作,是确保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开挖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在滑坡的治理过程中,在路基挖方路段进行抗滑桩的设置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段。在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区,要按照桩排方向和桩中心坐标,准确放线定位,将附近表层易滑塌的部分消除,并做好桩位附近地表水的拦截工作。为了保障施工效果,在抗滑桩的开挖过程中,要遵循隔桩开挖、依次进行的原则。在桩孔挖好后,要及时用混凝土浇筑桩身,在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护壁不会侵入桩截面净空以内,桩身混凝土应边灌注、边振捣,全桩混凝土则应一次性浇筑完成。

5 公路路堑的开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公路施工之前,首先要仔细对施工地区的地质进行分析,还要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对于一些存在稳定威胁的边坡应该及时加固。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排水设备的修建工作,保证水路畅通。其次,要派遣专业施工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尤其是对爆破设备和挖土机的检查要做到仔细谨慎。

在开挖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路基的测量控制,对周围一些电缆建筑物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在挖掘过程中出现施工事故,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6 结 语

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要推动力量,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动脉,公路施工技术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公路运输能力的提高和使用时间的增加。我国的地域广袤,能源分布不均,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丘陵山区较多,铁路建设难度大,公路建设成为满足当地运输需求的主要途径。这些地区的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挖方的难度大,对公路质量的影响因素多,对挖方技术的要求较高。充分提高公路建设中的路基挖方技术,有助于提高公路质量,增强公路运输能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美花,姜美英.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路基挖方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4).

[2] 王高松,范英伟.基于路基挖方技术在公路施工中应用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5,(5).

[3] 王玉刚.路基挖方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

[4] 苏留轩,武红霞.论路基挖方技术在公路施工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6).

[5] 毛东伟,裴苗苗.路基挖方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9).

猜你喜欢

路基公路应用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