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现状分析

2015-05-30朱艳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现状分析教学管理

摘 要:教学管理人员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组织者,对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对浙江省部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教学管理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希望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对促进教育公平、助推高教产业发展等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教育部为了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近几年陆续出台了对独立学院的管理办法,其中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部第26号令中强调独立学院应当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有相对独立和比较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稳定,结构基本合理,人员素质较高,工作有成效。而当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学管理工作认识偏差,职位缺乏认同感

独立学院非常注重自身的内涵建设,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工作,但是只关注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学管理工作认识存在偏差,轻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普遍认为教学管理工作就是编排课表、学籍注册、安排考试等事务性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不需要理论知识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对教学管理人员只强调增强服务意识,让师生满意就万事大吉,这与教育部对教学管理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在教学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坚持教学管理原则,有些事情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比如部分师生提出排课时间要集中、早上一二节,周五不排课;上课考勤太严格等一些不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没有满足师生就反馈给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而大多领导不调查师生要求是否合理,就认为是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差,工作没做好,一票否决。疏不知管理人员因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执行规章制度被投诉非常无辜,无处申诉。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认同感没有,岗位缺乏吸引力,离职率增大。独立学院的教师和行政人员编制政策不公、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差别大,不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缺少系统的培训,业务水平不强

独立学院重教师培养,忽视管理人员培养,没有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划。传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事务工作,与后勤服务差不多,什么人都能做,不需要专业要求。独立学院对招聘教学管理人员没有任职标准,聘用程序简单,真正有教育管理专业的人很少,多数人对高校教学管理缺乏认识,没有系统学习教学管理有关知识,不懂教育规律就上岗了。调查发现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中高级职称缺少,以初级职称为主;性别比例不协调,以女性为主男性很少,受性别影响避免不了出现生育高峰;专业结构不合理,专门受过高等教育专业学习的很少。独立学院没有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系统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教学的要求,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务工作事务多,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性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要求精简高效,定编定岗部门不了解各岗位的性质和内容,教学管理人员人数少。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管理工作量加大,而人员没有增多,一人要承担多项事务。就浙江某所独立学院为例,学院属于新建院校,在校生三千余人,教学还是一级管理:学籍管理人员1名负责全院学籍学历注册、上课考勤、学籍变更、毕业审核、学位审核等学籍工作;考试管理1名负责全院校内考试和校外考试管理工作;教学管理1名负责全院各培养方案修订和实施,学生选课,教学督导,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等等工作;教务管理1名负责全院排课、调停课、教室借用、征订教材、代管费管理等教学运行工作。整个学院只有3名教学秘书,每名教学秘书负责至少2个系部的教学管理工作,除了教学任务落实、征订教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还要负责全系教师管理和系主任交待其他事务。教学管理的每项工作不容出一点差错,一不小心就触碰教学事故高压线。做好了是应该的,没有什么成果可以显现,得不到认可与理解。教学管理人员每天忙于琐碎、繁重的工作,精神高度紧张, 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根本没有余力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工作。

四、考核机制不科学,职业上升空间狭窄

目前独立学院基本没有建立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基本是行政职能部门一并考核,各部门通过德、能、勤、绩等方面总结,群众代表打分、中层打分和领导打分。考核指标过于简单,与职能部门工作内容相关性不大。由于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同,教学管理部门是要执行规章制度,严把教学关,势必会得罪领导、教师和学生,而且工作琐碎,工作业绩不明显,其他部门工作业绩却容易显现。评价者仅凭主观印象、人情随意打分,不能客观评价管理部门的工作业绩。教学管理部门工作做好是应该的,考核没有最后一名就算不错了。这种考核机制失去了考核真正目的,只是走走形式却深深打击了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教学管理工作职位上升空间狭小,专业成长空间不足,职业生涯前景渺茫,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性降低。

参考文献:

[1] 李榕.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91—192,242.

[2]林伟.提高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52,54.

[3]胡青莲.独立学院提高教学秘书工作有效性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4):183,187.

作者简介:朱艳(1977-),女,浙江杭州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现状分析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