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切联系群众 改进党群关系

2015-05-29陈三川

企业导报 2015年8期

陈三川

摘 要:本文就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党群关系,以平煤股份十三矿推行的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五六七八”工作法为例,阐述通过充分认识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目的意义,制定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采取有力的措施大力实施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法,改进了党群关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法;改进党群关系

一、要充分认识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目的意义

要更好的做到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加强和改进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调动职工参与矿井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矿井安全、稳定、科学发展。全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平煤股份十三矿党委积极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方法,通过上党课、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等形式认真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充分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意义。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感情上更深地融入职工群众,在生活中更多地贴近职工群众,在工作中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不断增强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改进党群关系。

二、要建立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

要更好的改进党群关系,进而克服党员干部作风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必须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平煤股份十三矿党委为进一步改进党群关系,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五六七八”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工作法,明确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及内容。一是普通党员要做到“五及时”。即:及时向职工群众传达党组织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对身边出现思想波动的职工进行谈心;及时将职工的困难向组织反映;及时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组织;及时制止身边的违章行为,做到党员身边无“三违”。二是副科级以上中层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开展“六必访、七必谈”工作(“六必访”:婚丧嫁娶必访,家庭发生矛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有困难必访,缺勤旷工必访,本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七必谈”:职工思想波动必谈,受到批评处分必谈,人际关系紧张必谈,工作变动必谈,新职工入队必谈,完不成工作任务必谈,发生“三违”必谈)。三是副总师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八个一”。即: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所包单位班前会或班后会;每月至少深入一次所包单位的工作现场;每月至少与职工谈一次心;每月帮助职工群众解决一件实际问题;每季度结合自身岗位为所包单位职工上一堂形势任务教育课;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矿组织的义务劳动;每季度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并至少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每半年至少走访一次结对帮扶对象。

三、要建立推行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法的措施

密切联系群众是否能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推行,必须有强力的措施支撑。平煤股份十三矿党委为大力推行“五六七八”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工作督促机制。一是由矿组织干部科负责,在普通党员中推行“五及时”,日常指导各基层党支部督促本单位党员按照“五及时”内容认真开展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员(安全)责任区”活动考核范畴,健全党员“五及时”工作台账。同时,建立考核制度,将此项工作纳入月度考核,每月对未认真落实“五及时”的单位进行处罚;二是由组织干部科、宣传科负责对副科级以上中层党员干部开展的“六必访、七必谈”工作进行月度考核。对未认真落实“六必访、七必谈”工作的单位进行处罚。三是由组织干部科牵头,纪委、办公室参对副总师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的“八个一”工作进行考核,对未完成“八个一”工作的党员干部,每缺一项罚款500元。

四、要严格落实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法

密切联系群众的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工作落实上。平煤股份十三矿各级党员干部为进一步改进党群关系,自建立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工作法至今,按照“五六七八”工作法要求,认真开展“五及时”和“六必访、七必谈”及“八个一”等工作。基层党支部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建立普通党员的“五及时”工作台账和副科级以上中层党员干部的“六必访、七必谈”工作台账,并制定相关促进工作机制;矿副总师级以上党员干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对象,每年至少两次对其进行帮助,初步形成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密切联系职工长效制度。

一年来,平煤股份十三矿党委在全矿党员干部中推行“五六七八”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工作法,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提高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与职工群众同甘共苦的自觉性增强了、感情更深了。同时职工群众也普遍感觉到,接地气、办实事的党员越来越多了,能掏心窝子说话的党员越来越多了,形成了党员干部作风扎实、矿井安全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总之,只要持有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坚定信心,通过充分认识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目的意义,制定有效工作方式、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实施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工作方法,找准职工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切从职工群众利益问题出发,一切为职工着想,解疑释惑、化解矛盾,提高职工信任度。就能增强党员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以及群众工作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改进党群关系。同时,还能够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激发广大职工为企业发展、矿井安全生产献计献策,促进矿井安全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