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年轻干部成长问题初探

2015-05-28杨丽娜

新校园·上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年轻干部基层

摘 要:年轻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后备军”和“蓄水池”,年轻干部的成长问题关乎整个干部队伍的未来,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基层年轻干部的成长,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指向和理论精华渗透到干部工作中,符合党建哲学的理论要求,有利于开创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年轻干部;基层

年轻干部的成长问题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用马克思主義哲学“形而上”的理论分析指导基层年轻干部成长这项“形而下”的工作,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价值所在,也是基层干部工作的实践价值所依。

一、当前基层年轻干部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客观看待当前面临的障碍,我们发现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领域的几种错误倾向。一是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要做到“唯能力不唯资历”去使用干部,需要顶住压力,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尤其要做好年龄大、资历老的同志的思想工作。二是求稳心理,怕担风险。认为年轻干部工作经验不足,在遇到问题时挑不起重担。在使用过程中顾虑重重,宁可求稳。三是为凑比例,突击提拔。有些基层党委,为换届而换届,为凑比例而凑比例,把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看作是阶段性的任务,甚而层层加码比年轻。四是目光短浅,只重眼前。有些年轻干部在现有岗位上表现突出,但是领导从自己工作的角度考虑,不愿意让其变换工作岗位。

2.机制上的几点漏洞。一是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干部培养计划上列着的“一般要有”“要有一批”等,给实际操作预留了很大的弹性空间。二是干部任免和交流机制的不顺畅性。在基层,经常因为领导班子职数已满,优秀年轻干部不能适时进入领导班子,错失成长的良机。三是备用结合机制的不完善性。备用脱节,只后备不培养,只后备不使用。四是问责机制的空白。年轻干部培养在各类考评中都不被列为考核指标,对基层领导不具备任何约束力。

3.年轻干部自身存在的几点问题。年轻干部大都比较果敢、大胆,接受新事物快,但也存在不足。一是政治素养缺乏,党性修养不足。和平年代成长,缺乏乡镇最基层的工作经历,缺乏群众基础。二是吃苦奉献精神不足。这一代年轻干部大多是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相对较多。三是急功近利,缺乏脚踏实地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比较看重显性的东西——有些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做“面子工作”,有些为了职位的升迁撇弃眼前的工作而一味热衷于各类选拔性考试。

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解决好基层年轻干部成长问题

解决好基层年轻干部成长问题,需要我们从历史观角度明确这项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唯物论的角度清醒认识当前存在的若干问题,从认识论角度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注重多渠道进行选调,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矛盾论之一是要求处理问题的全面性。为了不错失人才,从源头上确保年轻干部的素质,需要对年轻干部进行多渠道的选拔,如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任职(即选调生),选拔大学生村官,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全面化、广撒网,做到对年轻干部早发现、早培养。

2.深入基层进行实践,进行多岗位锻炼。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工作最辛苦、工作难度较大、各项矛盾和冲突最为集中的地方,到基层锻炼有利于培养年轻干部处理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同时,要适时对年轻干部进行工作岗位的轮换。单就基层层面来说,就可以让其参与不同岗位的工作,避免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过久。选派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到企业或重点建设项目中挂职或任职,这些方法都为优秀年轻干部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让年轻干部边实践边学习。

3.进行多种方式的理论和知识的培训。“知”和“行”是一体的,“知”需要在“行”中检验,“行”需要靠“知”总结提升。要发挥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新知识、新观念教育培养和武装年轻干部,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同时,加大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沟通交流,组织年轻干部入高校、出国境。

4.利用后备干部制度促进干部成长。干部成长有其特殊的规律性。按照年轻干部自身成长的规律,发展利用好现有的后备干部政策,形成选拔后备干部—培训锻炼—跟踪记录—优胜劣汰—提拔使用的良性循环,真正发挥出后备干部“预备队”和“蓄水池”的作用。

5.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提拔和使用。发现是前提,培养是关键,使用是目的,而每一次使用,又是对干部的一个再培养的过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质变就变得顺理成章。培养的目的在于使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年轻干部的培养时限,当年轻干部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都达到岗位要求时,适时提拔或破格提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有利于改善领导班子及结构,解决干部队伍老龄化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康仁.浅析新时期中青年干部成长规律[J].党政干部文摘,2002(11).

[2]郑中兴.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3]黄涛海.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共产党建设[D].合肥:安徽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杨丽娜(1981— ),女,研究生学历,任职于枣庄市山亭区商务局,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年轻干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