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全国美展

2015-05-26王菁菁

中国收藏 2015年3期
关键词:艺术家美术

王菁菁

尽管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已经落幕,各大奖项也纷纷“花落其主”,但业内外的舆论之声却并未停歇,体制内外人士的观点也有诸多不一。事实上,不管是追捧、淡然,还是异议,甚至不屑,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实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展览本身的重要性。

一边是设立初衷上全国美展地位的“不可取代”;而另一边,它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却又引发了众多不容回避的“情绪”。这也使得很多关注于此的人不禁要问,理想中的全国美展应该什么样?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艺术家陈履生与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一起来做个“寄望”,期待第十三届美展能有让人更加耳目一新的表现。

要有民族气质

回顾起来,从援引民国旧制、诞生于新中国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至时针在分秒的流逝中步入2014年,全国美展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十二届。

陈履生:全国美展这一与新中国同步前行的大型全国性的美术展示活动,经历了新中国的风云变幻,呈现了丰富的社会性内涵——既反映了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历史,又表现了新中国的社会变化,而由此积淀的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名作则成为这项展示活动的成就基础。

从展览本身的定位来看,无论是行内人也好,是“门外汉”也罢,相信不少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共识——既然它是五年一度的全国综合性美术盛宴,那么“民族特色”,无疑应当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亮点。否则,当观众面对满墙的作品,却分不清楚它们究竟来自哪个“星球”,亦不知出于何门何派,即便觉得好,也不知该功归何处,试问,展览在认识的落差之中被郑重冠以“全国”的名头,又有什么意义?

而如何来体现“民族特色”?这几个字既不能泛泛而谈,也不能狭隘定义。创作什么样的内容、选择采用何种形式、技法是传统还是西洋……诸此等等固然是具象的表现;但更多的恐怕还是一种思维和理念上的有待改变。

许钦松:全国美展代表着中国最高层面、规格的展览。作为政府主办的展览,它不似平日那些专业的学术型展览,会更注重展览策划主题,而是强调主体、主流的价值观。因为全国美展五年一度,又是美术创作的顶级盛事,所以按照党的文艺方针指向来主办,注重主题性、关注能够发挥社会正能量的东西,这是它的特性和责任所在。

由此可见,理论上分析,全国美展整体释放出的,当是一种气魄;观者通过大大小小的作品所能感受到的,当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说得更通俗一些,这种展现其实仍离不开社会与文化这两个词:即面对世界,全国美展能否让大家看到中国的社会进程什么样,通过笔、墨、彩等诸多元素所展示的中华文化精髓在何处;而面对国人,全国美展又能否提供一种重新的认识与领悟,比如我们的传统,我们的继承与发扬……

因此,站在这样的角度寄望将来的美展,不管是主题、选拔,还是展览的策划、布局上,主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创作者们是否可以事先再深思熟虑一把——中国人的美展,核心应当是什么?正能量的传播,最先该打动谁的心?

陈履生:当下的中国油画并不在峰巅之上。一个连整体上全有“基础的小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得上什么“整体水平很高”?全国美展中的有些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延续和发展,成为今天的约定俗成,是缺少研究的后果,是不重视业界舆论的结局。比如中国画,网上的许多评论基本上是老调重弹,比如缺少中国画的特点,缺少写意的特征,成为工笔画写真的竞技,如此等等,这不能怪重弹老调的热心人,而要怪推出老调的策划者。主导者罔顾业界舆情、忽视业内看法和呼声,阻碍了全国美展引导业界发展的正能量的发挥。

许钦松:之前我曾多次提过,全国美展应该给予大写意足够的重视。这不是要“评劳模”,倘若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在全国美展这样的盛事中都缺乏,光靠比谁画得认真细致,意义何在?还有就是当代艺术,我认为这一块还有很多工作值得业界去下工夫做。例如如何创作中国式的当代艺术,走出自我,体现中国文化价值的观念。其实,对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明的东西,中国的艺术家要借助当代艺术的形式来进行转换创作,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如果能够做通了,中国的文化将在世界文化格局里再添分量。

要有时代特征

作为艺术创作,书画同样离不开时代特征。因此,寄望全国美展的另一大内容,便是要紧跟时代的脚步。

许钦松:应该承认,在去年的第十二届美展中,其实有个亮点就是年轻艺术家的突出。可以说,这一届的美展很像大型青年艺术展的性质,是年轻人竞争比拼的平台。在选拔的时候,很多有成就的老艺术家基本都没有参加。

值得一提的是,早些年,全国美展可以说是艺术家想要崭露头角的惟一途径,当年很多艺术前辈们都是通过这个平台进而为大众所知;不过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全国美展不再是“独木桥”,我想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某种程度而言,青年艺术家是当代中国书画创作的中坚力量。而全国美展鼓励新人的涌现,初衷本身值得肯定。然而,在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既不仅仅是靠艺术家的推陈出新就足以,也不能靠创作题材的“应景”就能证明。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全国美展五年一度,规模、参展门类在日益膨胀,但各方面的问题却随之不断增多,在社会的影响力也不如从前。很多人把问题的症结归于体制,指出由于主办方操作这一项目,在流程上已经驾轻就熟,使得全国美展发展到今天,反而呈现出一种按部就班的感觉。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五年一度的“照例行事”,体制内思维的陈旧,是阻挡全国美展应有功能发挥的最大顽疾。

陈履生:全国美展所显现的老态龙钟,需要以极大的勇气来反省制度与方式方法,而不能以驾轻就熟、照方抓药的方式一届又一届往前推展。毫无疑问,存在是必要的,如何存在也是必须反思的。全国美展一直以重视创作、推出作品而表现出它在中国美术发展中的意义,现在基于熟练的手法和程式化的体系,加之手段的现代化,较之以前更加重视作品,重视评选的过程和奖项。

正如陈履生所形容的那样,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全国美展,就如同在观赏一场大戏,先是预热部分在各分区展览中声势浩大地上演,最终的结局被呈现定格在了中国美术馆。但是,无论业内业外,总的感觉、体会与往届有没有大的改变与突破?是否只是“换汤不换药”?随着走进美术馆的观众越来越多,全国美展所应当发挥的功能又是否能真正与之匹配?

许钦松:坦诚地讲,作为这种综合性的大展,而且举行了这么多届,要想让它一时在机制等方面有突破性的改变并不容易。鉴于它的身份与体制,全国美展本身不会去很强调学术主题,这是合乎情理的;同时我个人也认为,期望全国美展能完美地照顾到方方面面,目前来看不大可能,而过于去强调观众的感受其实也是种误区。它的主旨,应当就是回到最直接的艺术主题的表达上。

当然,全国美展发展至今,所体现出的一种“惯性”思维确实值得引起重视。例如以票数多少论英雄,致使一些中庸的作品容易出头等等现象,但要想改进是一大难点。之前曾有人提出过是否可以采用策展人制度,我认为更难体现公平、公正。不过,像举行相应的外围展、平行展等做法,倒是不妨可以考虑,这样除了主题以外,我们还可以关注学术本身、探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现状,这是好事。

“百花”如何“齐放”

实际上,从首届全国美展中,以新年画、剪纸、窗花等门类来表现新中国的特征,到后来漆画等新门类的加入……作为有着无可取代性的全国大展,要做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无可厚非。然而,如何避免将集大成变成“煮杂烩”,让真正的艺术在此绽放,这种平衡是不少人对于美展未来的又一大厚望。

陈履生: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包括新增加的类别,如实验艺术,如何定义它,如何明确它与中国画、油画等传统品类之间的关系,如何用实验性来反映“巡礼”和“献礼”中的成就感,也需要斟酌。如果说第一届全国美展中的新年画、剪纸、窗花这些特殊的品类表现了新中国的特征,那么,此后的及时修正则是让其回归到艺术的本体中来。而实验艺术的加入不仅混乱了全国美展的价值观,而且将全国美展推向了时代发展中的杂乱无章。大而全并不一定合适,规模适度而学理分明才能显示整体节奏的和谐。

许钦松:因为是综合性的大展,全国美展给人的感觉是样样都有,但很难有一种集体性突出的东西。纵观去年的美展,其中的创新都是比较温和的探索,存在一定风格、样式的变化。不过必须看到,全国美展还有着普遍爆发力不高、表现比较平的一面,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参展者并不是将艺术探索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从作品来看他们并未完全放开。

也许,对于全国美展是否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可不可能改,怎么改等等,并非一朝一夕或一己之力的事。作为媒体,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今天在此所关注的内容,五年后能不再成为陈词滥调,最起码相当一部分都已不用“老生常谈”。改变源于细节,动力来自思维,借用一句流行语:倘若将来观众与中国文化的距离只隔着一场全国美展,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美好?

猜你喜欢

艺术家美术
美术篇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封底:国外太空美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