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虫子过冬有绝招

2015-05-22骆昌芹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变冷鸟兽黏液

骆昌芹

冬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鸟兽都换上了厚厚的羽毛或皮毛。有的鸟飞到南方去了,有的兽类,像松鼠和狗熊,还钻进了洞里。它们都做好了过冬的充足准备。

那么,那些地上爬和空中飞的害虫,又躲到哪里去了呢?

寒冬将至虫先觉

我国有句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说的是温暖的春天来临了,在水里游的鸭子最先知道。我们不妨也说“寒冬将至虫先觉”,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前,害虫就能预先感觉到。

害虫对于寒冬为什么这样敏感呢?原来害虫是变温动物(也叫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降而升降。天气变冷,它们的体温变低,生长发育减慢。冷到一定的程度时,它们的生命活动就会降低到最低限度,不吃不动,蛰伏过冬。

天气变冷,光照时间缩短,许多植物渐渐衰老,可吃的东西越来越少,所有这些,都是提醒害虫准备过冬的信号。

吃饱肚子脱尽水

鸟兽在过冬之前都吃得肥肥胖胖的,还准备了厚厚的“毛衣”。那么害虫为了过冬,又做了些什么准备呢?

首先,它们尽量吃,在身体里贮存起大量的脂肪和别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排泄和其他方法,把身体里容易结冰的水分尽量排泄出去。

害虫身体里贮藏的脂肪和营养物质,足够供它们一个冬天的消耗;尽量脱去水分,即使外界温度降到冰点以下好几摄氏度,它们身体里的液体也不至于结冰。

千方百计求温度

天气渐渐变冷的时候,害虫就向比较暖和的地方迁移。

苍蝇、蚊子以成虫度过冬天。它们往往飞到比较暖和一点的房子、地窖、石洞里躲避寒冷。蝼蛄有一对能掘土的大前足,它们就钻到冻土层下面,给自己挖一个“安乐窝”。

粘虫、棉铃虫还在幼虫期,就急急忙忙钻到地底下,利用身体挤压的力量,做成一个四壁坚固的土房子,再吐出一些黏液来,给房子的里层刷上一层“胶”。“安乐窝”造好了,它们脱掉幼虫时期的“秋衣”,换上一身颜色深、质地厚的“冬衣”,变成一个“蛹”,舒舒服服睡大觉。

蝗虫以卵过冬,它把卵产在地下,并装在一个防潮保暖的“胶囊”里。

为什么昆虫大多喜欢在地底下过冬呢?因为在冬天,地下的温度比地面的温度要高。10厘米深的地底下,温度比地面高好几摄氏度;到了60~90厘米深的地底下,昼夜的温度就没有什么变化了;若深度达到12米,甚至一年四季的温度都没有变化。

玉米螟幼虫藏在庄稼秆里过冬,天牛幼虫藏在树干里过冬,也是因为这些地方比较暖和——只要钻进树干2厘米深处,温度要比外面高出5~6摄氏度。

有些小甲虫就用它们坚硬的翅壳做屏障,钻到枯枝落叶底下度过冬天。

刺蛾的幼虫长着一身毒毛,要是你碰它一下,就会使你的皮肤痛痒好几天。它准备过冬的时候,会先把肚子吃饱,再爬到树梢上,找一个有枝杈的地方,用吐出来的丝和黏液,加上身上的毛,做成一个鸟蛋形的硬茧,外面还有不同颜色的花斑。

而那些危害梨树的星毛虫,危害杨树、柳树的杨白毒蛾等幼虫,则是钻到靠近地面向阳的树皮缝里,吐出丝来,缠绕着自己结成一个小茧,躲在里面过冬。

花样在多难侥幸

尽管害虫过冬的花样不少,但是冬天总归是它们一生中最难度过的季节,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来消灭害虫。

冬耕土地,可以把躲藏在地下过冬的害虫翻上来,让它冻死、干死,或者被鸟兽吃掉。

将作物的根茬、残枝落叶烧掉,或者沤成肥料,也可以把躲在里面过冬的害虫灭掉。

(编辑 QQ糖)

猜你喜欢

变冷鸟兽黏液
雷的尸体
留住你的真情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孔子的进退之道与其对隐士群体之态度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捂石头
宣城地区人物堆塑罐初探
管窥中国历法中常用的物象
“变冷”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