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战以来“芬兰化”现象的形成历程、特点和影响

2015-05-19李心童

关键词:芬兰苏联战争

李心童

摘要:

芬兰作为北欧四国之一,拥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芬兰就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自从独立以来特别是二战时期和二战后,芬兰的命运却不同于大多数波罗的海国家,是仅有的三个卷入了战争但没有被外国强权占领的国家之一。弱小的芬兰是如何造就奇迹的呢?二战后,芬兰通过分析两次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开创了一条独特的中立之路,不仅保持了民族独立还取得了经济的巨大发展,与北欧各国和西欧也开展了合作。芬兰向世人展现了积极的形象和高超的外交艺术,而“芬兰化”则成为那段历史的关键词。

关键词:芬兰;外交政策;中立;苏芬关系;芬兰化

中图分类号: D871.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3007706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芬兰独立。次年芬兰爆发国内战争,最终以代表资产阶级的护国军的胜利结束。1919年6月成立的芬兰共和国,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存在意识形态的对立。“因此,在新共和国存在的最初几年,与她更强的邻居之间,她不处于一个很好的条件和环境中。这是自然的,俄罗斯帝国雕刻出所有位于波罗的海的边境国家之间的确定的纽带。”[1]20世纪20年代,芬兰也没有参加波兰与波罗的海国家缔结的反苏联的同盟,恪守着不结盟原则。1932年,芬兰与俄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在1935年后,芬兰的中立化意味着避免与苏联的冲突,虽然并没有采取类似60年代到70年代间吉科宁外交政策中积极‘搭设桥梁的方法。”[2]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联的无能,芬兰于1936年签署了由北欧五国发表的《共同中立宣言》。

一、“芬兰化”现象的形成历程

“芬兰化”一词最先由德国人理查德·洛温塔尔在1966年提出,表示一种苏联强加于芬兰的操控模式。位于苏联旁的芬兰,因忌惮苏联的威胁,在外交与内政政策上有所调整配合,另一方面这个现象又带有一定积极性。“芬兰化”这一现象的形成在二战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一)1939年冬季战争为 “芬兰化”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939年10月,苏联要求芬兰租借汉科半岛的海军基地并放弃芬兰湾群岛和卡累利阿地峡等地,作为补偿,苏联以两倍不毛之地做交换。芬兰拒绝了。本来,芬兰还顽固地寄希望于瑞典的援助。但是在10月中旬,芬兰在一次北欧国家元首与外长会议上得到了“瑞典无法在具体情况下帮助芬兰”[3]的回复。11月13日,苏芬谈判彻底破裂,一场战争不可避免。《莫洛托夫—李宾特洛普条约》保证德国的不介入,这使得斯大林得以方便地对芬兰采取行动。11月26日,苏联刻意制造了一起边界事件,将芬兰描绘成挑衅者,单方面废除1932年的条约。11月30日,苏联红军发动海、陆、空军全面进攻芬兰,冬季战争爆发。鉴于双方兵力差距悬殊,经过105天的殊死搏斗,芬兰战败。虽然,正如丘吉尔所说,“芬兰展示了一个独立国家的力量”,在作战中芬兰部队也显示出极高的领导力和指挥力,但毕竟战争的结果是失败。

1940年3月12日,芬兰代表团在战争继续的背景下与苏联签订《莫斯科合约》。合约对芬兰来说是雪上加霜,芬兰被迫割让了占芬兰领土12%的土地,还要将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为期30年。此外芬兰还要安顿40多万失去家园的流民。可以说,1939年这场战争直接影响了1941年苏芬续战的发生。

(二)1941年苏芬续战决定了“芬兰化”的产生

1940年的合约使芬兰处于一个极其不利的地位,芬兰被迫交出的海军基地使得苏联很容易再次入侵芬兰,芬兰时刻受到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1940年春夏两季,苏联又占领了波罗的海国家,使其成为苏维埃加盟共和国,芬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除加紧军事准备之外,芬兰还力图依靠冬季战争期间获得的国际同情,改善自己的国际环境。尽管建立北欧诸国防御同盟的计划无果而终,但德国因素的加入,使芬兰破环苏联条约系统的努力最终成功。”[4]1940年7月,德国开始筹划进攻苏联。希特勒需要芬兰实现自己的入侵计划,而芬兰“在那个时候,大多数的芬兰军事政治领导人认为德国是芬兰反对俄国唯一依靠”[5]。所以芬兰就很自然地成为了德国的并肩作战者。

德国希望芬兰参与巴巴罗萨计划。“芬兰的角色是要‘制压苏军的汉科基地,并在北方集团军向列宁格勒进军的过程中与其紧密合作,从拉多加湖的两侧同时进攻。”[6]但德军并没有告知芬兰真正的计划,直到1940年5月底的一次访问中,芬兰终于搞清楚德国很可能不久后进攻苏联。“因此芬兰,作为在战争中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之一,想要从德国和同盟国的战争中撇清自己。”[7] 1940年11月,苏德就芬兰问题进行了多回合的谈判,双方都不肯让步。“芬兰甚至比巴尔干更能刺痛它敏感的神经,因为芬兰将是未来对苏战争的重要侧翼,对德国来说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8]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虽然芬兰加入了对苏联的战争,但芬兰人在这场战争中尽力保持了中立。“一旦苏联进攻芬兰,赫尔辛基政府把冲突区分为冬战的续战,不与德国结成任何联盟。”[9]芬兰的目的就是收复失地,然后转攻为守。但是一旦卷入战争,夹在两个强大国家之间,弱小的芬兰就身不由己了。直到1944年斯大林发动全线反攻,一举突破了芬军战线,迫使芬兰退出战争,芬兰才真正置身事外。同年9月,芬兰与苏联签订了苏芬停战协定。

(三)二战后“芬兰化”现象正式出现

战后的芬兰损失惨重,但政府积极进行战后重建,这其中也包括调整对邻国苏联的政策。1944年11月,巴锡基维政府上台,这位新总理努力使苏联消除疑虑。芬兰严格履行了1946年《巴黎和约》的规定,并且实施了一系列亲苏政策。在芬兰战后向和平时期转变的阶段中,由于芬兰的“努力”,芬兰与苏联终于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友好。1948年是转折的年份,捷克布拉格事件使得紧张气氛达到高潮,共产党夺权迫使资产阶级退出政府。几乎是同一天,斯大林向巴锡基维发了一个照会,想要和芬兰进行友好互助条约的谈判。1948年的苏芬友好互助条约意义重大,它是战后苏芬关系的基础。“芬兰化”现象基本产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芬兰苏联战争
武装保护苏联
象牙战争
芬兰将迎独立100周年 邻国挪威考虑“割让”山峰作贺礼
芬兰纸与纸板五年连减
战争催生的武器
战争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
雾在做迷藏
更正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