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

2015-05-18

月读 2015年5期
关键词:苏东坡规律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法:效法、遵循。

人类遵循大地的规律,大地万物遵循上天的规律,上天遵循道的规律,道遵循其自身法则。

老子认为,“道”虽促成万物生长,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因此,不受压抑与限制的自然状态,就是“道”本身最大的规律。无论人类还是天地,在“道”的指引之下,最好的状态也正是自由发展。

每一件事物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一过程,就必然要在尊重本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保持人自由的本性,扬长避短,而非以外力强行压抑干涉,用更贴切地话来表述,就是“以人为本”。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其中就包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圆满而自如的

境界。

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学而》

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法则。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儒家虽然强调对人进行道德教化与品行塑造,但并不代表舍弃自由。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和思想的成熟,对于事物、人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与感悟,最终臻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即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违反外在训诫律令和内心道德法则。

这样的境界无疑正是人格的高度自由,因为一旦达到心我合一、思想与言行合一的化境,也意味着再没有什么可以对自由构成束缚了。而这六个阶段的认识与实践历程也告诉我们,要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必须经过长期的人格情操与道德修养的艰辛磨练。这句话常用来说明人身心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劝:勉励。 辩:通“辨”,分辨。

全世界都夸赞他(指宋荣子,战国时期宋国人),他也不为此受到激励,全世界都非议他,他也不为此感到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

逍遥,是庄子哲学中对自由状态的文学化描述,既可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缚,又可指心灵的自由放逸。庄子在《逍遥游》中以大鹏为喻,阐述了追求精神世界绝对自由的道理。在庄子看来,现实中的事物都相互联系,有所依凭,因此就不能得到绝对自由,唯有超脱现实之外,不受外物影响,才能得到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因此,可以不必在意外部世界对自己的评价。

在当今时代,庄子对自由的认识需要辩证地对待。人作为社会的动物,不能完全脱离现实而生活,因此并不能全然对外界的评价不管不顾,然而,保持自我独立的精神自由,不过分受外部观念影响,也是必要的。无论面对外界的称赞还是责难,都需要建立在清醒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否则,只会随波逐流,迷失自我。毕竟社会主义公民需要独立完整的人格,而非没有自我意识的应声虫。这句话常用来形容精神自由不受外物干扰的状态。

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以贪天下也。

——汉·蔡邕《琴操》

上山砍柴,喝黄河水,是用来修养性情,而不是用来求取俸禄爵位;披散头发在天地间自在悠游,内心安定就无所惧怕,不想贪图帝王之位。

此句来自许由的《箕山操》,后被蔡邕收进《琴操》中。相传上古时代尧帝想要把天下禅让给许由,他推辞不就,逃到河南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再也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往,并作《箕山操》表明自己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人生追求。他重义轻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被认为是追求自由的隐士鼻祖。

人类自古以来就将自由作为价值追求。它表明了对人权和个性价值选择的尊重。在我们的社会,对自由的尊重,就是对人、对社会建设、对历史发展的尊重。和谐社会的价值观,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尊重差异性。中国梦的真意,是在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让每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才是真正的和谐。这句话体现了古人的一种自

由观。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唐·王勃《滕王阁序》

道德高尚的君子甘于贫穷,乐观豁达的人顺从天命。

孔子曾言:“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斯滥矣。”此即“安贫”的源头。《周易·系辞上》有“乐天知命,故不忧”一语,此即“知命”的出处。理智而乐观的人能够正确对待人生,无论贫穷富贵,逆境顺境,都抱以一种平静从容的态度,实则就获得了精神的解放,达到了心灵自由的高度。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是难得的大智慧。过多的欲望和追求,往往会扭曲本性,也会因之让自己的精神背上沉重的包袱,反而不能得到解脱。顺应规律,并非屈服命运,而是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看待万事万物,因此不会受到外物的拖累,也才离自由的本质愈近。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不断地在寒冷的枝桠间逡巡,却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宁愿在寂寞清冷的沙洲上独自受风。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围绕苏东坡的故事传奇、情怀人格,仿佛单单“苏东坡”这三个字就能说明一切,就能引起人们会心的微笑。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东坡,尽管积极投入现实政治,但在仕途受挫、遇谗遭贬的时候,性格中远离尘俗、追求自由的另一面便强烈地浮现上来,他宁肯“拣尽寒枝不肯栖”,宁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不肯低头,不肯改变自己的理想。

人生之路总会遭遇坎坷,苏东坡的经历告诉我们,纵使前方“穿林打叶声”,只要不汲汲于富贵名利,始终坚守精神的自由天空,就能够坦然无畏,笑看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话常用来表现自由的一种意境。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

——明·洪应明《菜根谭》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人的内心假如不被物欲蒙蔽,他的情绪就会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静的大海那样开朗自由。

晚明学者洪应明,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参禅修道。他糅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结合自己丰富的社会体验,完成了一部反映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菜根谭》。书中以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教予世人出世入世之法及为人处世之道,内容发人深思。这句话意在说明过清心寡欲的简朴生活,才能使自己更接近生活的本质,能呈现出身心的自由。

物欲是影响人们身心自由的重要因素。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很快又生出另外一个,而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心生烦恼,满怀沮丧。其实,这完全是“庸人自扰”,只要我们以一颗不屈从于诱惑的自由之心来面对一切,用丰富精神生活来代替贪恋物质的欲望,就可以实现人生的快乐。这句话常用来说明合理地控制欲望是通向身心自由的重要途径。

人得自由,而以他人之自由为界。

—— 清·严复《群己权界论》

一个人追求自由,应当以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为界限。

严复是近代第一位将现代“自由”概念引入中国的学者。传统文化中,自由一般指自然而然的哲学状态;但现代文明中的“自由”概念,多为政治学的专用名词,指人所享有的权利。严复认为自由是“生人所不可不由之公理”,即“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但同时也强调个人自由的实现要以不侵犯其他个人与群体的自由为前提。

对自由最大的误解,往往在于以为自我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严复阐释的这一定义,正是对现实中自由权利最准确的界定。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就指出:“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有自我约束、自我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行动,由此获得的自由才是完整的,否则,以他人的不自由来作为换取自我自由的代价,也就彻底背离了自由的含义。这句话常用来指社会学意义中自由的相对性。

(选自《生生不息——从传统经典名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书局)

猜你喜欢

苏东坡规律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拿出精神
千年英雄苏东坡
找规律
苏东坡学无止境
巧解规律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