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结构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2015-05-16李倩栾文楼马云超周沁沁刘颖超王贝王诜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铅锌矿储量青海省

李倩/栾文楼/马云超/周沁沁/刘颖超/王贝/王诜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7)

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结构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李倩/栾文楼/马云超/周沁沁/刘颖超/王贝/王诜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7)

通过对比青海省已利用和未利用铅锌矿的资源数量、矿床类型、质量、规模、分布等结构特征,发现未利用铅锌矿的资源量较大,未利用铅锌矿区基本达到了开发利用的勘探程度,矿床类型与已利用的铅锌矿相类似,未利用铅锌矿石质量以贫矿多,富矿少为特征,未利用铅锌矿主要分布于海西州。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开发利用建议:(1)利用国家“一带一路”的大好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提高对未利用铅锌矿勘查程度;(3)结合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逐步提高青海省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4)严格准入条件,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发展绿色矿业。

未利用铅锌矿;结构特征;开发利用潜力;青海

青海省是矿业大省,矿产资源产业在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青海省矿业产值和增加值占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都在70%以上,其中以铅锌矿业为主的有色金属矿业总产值占整个矿业总产值的1/3,铅锌矿对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未来对铅锌矿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经综合预测分析,到2020年青海省铅锌需求量分别达到16.48万吨和17.32万吨,预计产能仅10.6万吨和11.70万吨,分别仅能满足需求量的64%和67.55%[2]。由此可见增加铅锌矿的后备资源储量和产能才能保证青海省铅锌矿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分析未利用铅锌资源的结构特征和可利用性对青海省铅锌矿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青海省已探明铅锌矿的基本特征

截止2012年底,青海省已查明铅矿矿区44处,保有资源储量2271063.04吨,约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3.68%,全国排名第11位。已查明锌矿矿区44处,保有资源储量4003057.35吨,约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3.24%,全国排名第10位。其中铅矿大型1处,中型5处,小型24处,矿点14处;锌矿大型1处,中型10处,小型17处,矿点16处。

青海省已查明铅、锌矿矿区的勘查程度较高。已查明的44处铅矿矿区中,处于详查阶段的铅矿矿区有15处,占铅矿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35.81%;达到勘探阶段的铅矿矿区有7处,占铅矿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46.56%。已查明的44处锌矿矿区中,处于详查阶段的锌矿矿区有19处,占锌矿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41.81%;达到勘探阶段的锌矿矿区有7处,占有锌矿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45.19%。

青海省铅矿和锌矿具有相似的矿床类型,不论从矿区数量上来看,还是从不同类型矿床保有资源储量来看,铅锌矿都是以海相火山岩型矿床为主。已查明的44处铅矿矿区中,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有25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为1463053.9吨,占铅矿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64.42%。已查明的44处锌矿中,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有23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为2289007.51吨,占锌矿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57.18%。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柴北缘、北祁连、东昆仑、鄂拉山、青海南山等地。其中海西州累计查明和保有铅资源储量最多,分别占全省上表累计查明和保有铅资源储量的83.94%和77.23%。其次为海南州,查明和保有铅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省上表累计查明和保有资源储量的4.97%和7.15%。同时,海西州累计查明和保有锌资源储量也最多,查明和保有锌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省上表累计查明和保有锌资源储量的83.78%和81.06%。其次为海南州,查明和保有锌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省上表累计查明和保有锌资源储量的9.40%和12.09%。

青海省铅资源储量中富矿少,贫矿多,保有铅资源储量品位主要分布于1%~<2%之间,锌资源储量中富矿较多,保有锌资源储量品位主要分布于5%~<7%之间。铅、锌矿吨位—品位见图1、图2。Pb的品位区间在0.52%~31.41%之间,已查明的44处铅矿矿区中,硫化铅锌矿石矿区有15处,硫化铅矿石矿区有28处,氧化铅矿石矿区有3处,混合铅矿石矿区2处。2009年年底的数据显示,硫化铅锌矿石矿区10处,硫化铅矿石矿区26处,氧化铅矿石矿区5处,混合铅矿石矿区1处。2012年与2009年数据相比,发现硫化铅锌矿石矿区增加5处,硫化铅矿石矿区增加2处,氧化铅矿石矿区减少了2处,混合铅矿石矿区增加了1处。Zn的品位在0.61%~7.23%之间,已查明的44处锌矿矿区中,硫化锌矿石矿区有29处,硫化铅锌矿石矿区有13处,氧化锌矿石矿区6处,其它矿石类型矿区1处。

图1 青海省铅矿保有资源储量累计吨位

图2 青海省锌矿保有资源储量累计吨位

2 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资源的结构特征

2.1 未利用铅锌矿资源数量、规模

无论从资源量还是从产地数及规模看,青海省铅锌矿资源仍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截止2012年底,已查明44处铅矿矿区中,未被利用的有22处,其中完全未利用的有17处,部分未被利用的有5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1017138.91吨,占铅矿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44.79%。已查明的44处锌矿矿区中,未被利用的有22处,其中,完全未被利用的有15处,部分未被利用的有7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1940542.83吨,占锌矿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48.48%。

不管是从矿区的数量还是占有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来看,铅矿和锌矿都以中型矿区为主,大型矿各有一处。未利用的中型铅矿(10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654755.24吨,占铅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64.37%,大型铅矿(1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151273.00吨,占铅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14.87%。未利用的中型锌矿(9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1182309.00吨,占锌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60.93%,大型锌矿(1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587606吨,占锌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32.28%。

2.2 未利用铅锌矿资源的勘查程度

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矿区的勘查程度相对较低,但基本达到了可开发利用的勘查程度。未利用的22处铅矿矿区中,处于普查阶段的铅矿矿区有9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178339.67吨,占铅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17.53%;处于详查阶段的铅矿有10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638668.24吨,占铅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62.79%;达到勘探阶段的铅矿矿区有3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200131吨,占铅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19.68%。未利用的22处锌矿矿区中,处于普查阶段的锌矿矿区有7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260504.77吨,占锌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13.42%;处于详查阶段的锌矿矿区有12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1056025.06吨,占锌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54.42%;达到勘探阶段的锌矿矿区有3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624013吨,占锌矿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的32.16%。

2.3 未利用铅锌矿资源的矿床类型、质量

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资源的矿床类型与已利用资源的矿床类型相同,矿石类型一致、矿石质量相近,有利于开发利用。青海省未利用的铅锌矿中,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热液铅锌矿床居多。22处未利用铅矿中,热液矿床有9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为245672吨;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有9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为450330.89吨;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床有4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为40242吨。22处未利用锌矿中,热液矿床有6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为315731吨;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有12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为927153.83吨;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床有4处,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为697658吨。

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以贫矿居多,富矿少,Pb的品味在1.08%~11.89%之间,Zn的品味在0.36%~5.61%之间。而我国铅锌矿保有资源储量1亿多吨,铅平均品位仅为1.40%,锌平均品位2.69%,铅矿石品位主要集中在1.0%~5.0%,锌矿石品位主要集中在1.0%~8.0%[3]。可见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与国内整体特征类似,贫矿多,富矿少。未利用铅矿矿区中,硫化铅矿石矿区有12处,硫化铅锌矿石矿区有10处,氧化铅矿石矿区有3处,混合铅锌矿石矿区有1处。未利用锌矿矿区中,硫化锌矿石矿区有11处,硫化铅锌矿石矿区有9处,氧化锌矿石矿区有3处,混合锌矿石矿区有1处。

青海省未利用的铅锌矿均与铜、钴、锡等有色金属矿产及镓镉锗硒等稀有矿产共伴生,有的矿床(点)还共伴生金、银等矿产。矿床的共伴生组份成份复杂,众多的共伴生组份提高了矿床的潜在价值。对于共伴生的矿产,许多企业的综合利用意识淡薄,许多矿山企业知道有稀有元素共伴生,但没有回收或者没有充分回收的工艺。目前能得到回收利用的只有金、银和硫三种。

2.4 未利用铅锌矿资源的分布

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开发利用基础条件较好的海西州:铅矿区14处,锌矿区13处,未利用资源储量分别为803644.89吨,1740139.8吨。其次是海南州:铅矿区4处,锌矿区4处,未利用资源储量分别为60741吨,112449吨。玉树州:铅矿区2处,锌矿区2处,未利用资源储量分别为67509吨,34454吨。海北州:铅矿区1处,锌矿区1处,未利用资源储量分别为872吨,918吨。黄南州:铅矿区1处,锌矿区2处,未利用资源储量分别为3609吨,52582吨。

3 青海省未利用铅锌矿开发利用建议

从青海省未利用的铅锌资源的数量、规模上不难发现,青海省铅、锌矿资源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50%以上未利用铅锌矿达到勘探或详查阶段,具备了开发利用的勘探程度;矿床类型和矿石质量与青海省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地相近,不属于难选难利用的矿石。未利用铅锌矿主要分布在矿业经济较发达的海西州,有利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这些未利用的铅锌资源对青海省铅锌矿业乃至整个矿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保障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开发利用建议:

(1)利用“一带一路”的大好机遇,加大辐射青海省主要矿集区和未利用铅锌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落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青海省带来了绝好的机遇,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时,充分考虑未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和成矿潜力大的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2)提高对未利用铅锌矿的勘查程度。在未利用的铅锌矿资源中有近一半属于普查阶段,不利于这些矿区的开发利用,一些矿区提交报告的时间较早,由于对成矿地质作用和规律的认识较浅,对成矿潜力的认识不足,未能进行详查或勘探[4]。随着近年来青海省地质工作程度的提高和找矿工作的一系列突破,应该对这些勘查程度低的矿区的成矿条件和潜力再研究以提高勘查程度,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3)结合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逐步提高青海省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推动青海省矿业经济的发展。青海省是典型依赖于矿业经济发展的省份,铅锌等有色金属是我国的短缺资源,市场需求旺盛,适量加大青海省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力度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中,规划修编应坚持继承和发展原则[5],在充分考虑总量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环境等条件的基础上,适量逐步将未开发利用的矿区设置采矿权,提高开发利用程度。

(4)严格准入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发展绿色矿业。针对青海省目前铅锌矿开发利用技术水平较低和利用效率不高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条件,要注重源头把控,加强过程监督[6]。要从开发企业的经济实力、采选技术水平条件、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严格准入条件,严格管理,使资源利用率有明显提高,同时达到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绿色矿业。

[1]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青海省主要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及战略研究(总报告)[R],西宁: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2013.

[2]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青海省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R].西宁: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2014.

[3]张长青,芮宗瑶,陈毓川,等.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J].中国地质,2013(1):248-272.

[4]李熙鑫,栾文楼,陈安国,等.青海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选区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5]曹清华.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若干认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8):34-37,49.

[6]刘杰.浅议尾矿的综合利用与绿色矿山建设[C]//第六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与尾矿综合利用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2014.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Exploration Recommendation of un-utilized lead zinc ore in Qinghai Province

LI Qian, LUAN Wenlou, MA Wenchao, ZHOU Qinqin, LIU Yingchao, WANG Bei, WANG Shen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7, China)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between utilized and un-utilized lead zinc ore in Qinghai Province, such as resource quantity, deposit type, quality, scale, distribution and etc., we find that the resource amount of un-utilized lead zinc ore is larger and is almost on the verge of utilization for exploration, and its deposit type is similar to the utilized, while the quality is low as there’re more low grade and less high grade core, and its distribution is mainly in Haixi Prefectur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offer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un-utilized lead zinc ore exploration. These recommendations lay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grasping the great opportunity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and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the prospecting of un-utilized lead zinc ore; 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ird-round mining resource planning to increase the utilized level of lead zinc ore in Qinghai Provinc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entrance threshold, thereb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level and efficiency, and developing the green mine.

un-utilized lead zinc or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potential; Qinghai Province.

F407.1;F062.1

C

1672-6995(2015)06-0049-04

青海省矿产资源概况

(摘编自百度百科)

2015-04-28;

2015-04-30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重要矿山‘三率’综合调查评价”(资〔2012〕02-060-007;资〔2012〕01-037-003)

李倩(1990-),女,江西省乐平市人,石家庄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矿产资源评价。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面积72万平方公里。青海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其矿产资源的特点为地域分布不均衡;部分重要矿产严重短缺,贫矿较多;共生伴生矿产多;多数矿床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目前青海省已发现的矿产地超过1500处,共有矿种125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8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0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有潜在价值的62种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约17.3万亿元,占全国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的19.2%。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1种的73.1%;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0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153种的68.6%。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按矿产类型分:燃料矿产有4种,金属矿产有42种,非金属矿产有56种,水气矿产有3种。

猜你喜欢

铅锌矿储量青海省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人物志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全球十大铅锌矿
2008~2017年我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征分析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