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电视艺术的思维方式

2015-05-15王森

记者摇篮 2015年6期
关键词:舌尖艺术思维

王森

不善于掌握电视思维,就难以拍成好看的电视节目。电视思维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要考虑时空结合的视觉性和听觉性。电视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兼容:电视艺术较之其他艺术门类,对人类以往的时空给予突破性的开拓和变革。这不仅有力地强化了它自身的美学创造机制,而且使它比以前的各种艺术形式具有更大的艺术负载能力以及更大的美学蕴涵和艺术变量。在时间上,创作者要善于运用电视思维,通过蒙太奇结构在时间维度上组合镜头;在空间上,创作者要善于运用电视思维,在空间上对光线、色彩、构图、精神镜头进行合理安排。

二是视听艺术的综合性。电视艺术是诸多艺术元素的兼容。在一部电视艺术作品中,往往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绘画、摄影等艺术美的综合体现。当它们介入电视艺术之后,就失去了它们相对的独立性,而只是作为一种艺术元素,融入电视艺术的整体构思之中,成为各司其职的、体现电视艺术兼容的重要元素。

进入实际的电视创作阶段,电视创作者要灵活运用电视思维,并要善于对其他艺术门类进行借鉴和使用,有条理和规律地对电视节目进行构架,使电视作品更加饱满。本文以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试论述电视艺术的思维方式。

第一是寻找切入点,即角度

角度主要是指创作者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总视点,也就是站在什么位置、选取什么方向去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同一的创作题材,同一的生活形态,可以从不同视点加以观察和表现。但是,选择独特的最佳时点,则可以更艺术地表现社会风貌、时代气息、生活气氛和人物心态。(电视艺术的表现角度:主观视角、客观视角、主客观交叉视角、多角度表现)

与以往单纯介绍各地菜系流派的节目相比,《舌尖上的中国》另辟蹊径,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获得观众对于中华饮食文化的认同。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很多美食节目都是一种“消费”和“享用”的思维模式来制作和编导,以引导食物消费为目标,将中国的美食转化为一种可供使用的消费品,而《舌尖上的中国》则追根溯源,由美食谈到食材,进一步谈到民族饮食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上升到文化层面。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被前所未有受到重视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非常契合当今人们的需求。

第二是结构

电视艺术结构通常是“开放型”的,就其纵向来说就是截取生活长河中的一段,它既无头也无尾,这样,观众可以通过各自的联想和想象,去主动探求生活的来源和去向,从而便于展现电视艺术的历史深度;就其横向来说,即便是这一段生活,也不做按部就班的、滴水不漏的表现,而是只选择几个断续的、不连贯的情节点,这样,观众的思维触角,反而可以伸向四面八方,从而扩大了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

《舌尖上的中国》在叙事空间的结构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以草根家庭为段落基础的微观空间建构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花色多样的食物,无一不出自一个个由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及他们的邻里组成的家庭。这些家庭分散在中国的乡野闾里,山南水北,大多是茅檐低小的一族,大多是在打拼中谋生的一族。从云南香格里拉采拾松茸的单珍卓玛及其父母,到湖北嘉鱼挖藕的圣武、茂荣兄弟;从陕北小城制作、贩卖黄馍馍的老黄夫妻,到宁波和祖母一起做年糕的宁宁,再到黑龙江绥化呼兰河边腌制泡菜的金顺姬母女。在这些家庭中,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但绝非高名大姓,与诸多纪录片中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不同,他们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是草根阶层的主要构成单元。以草根家庭为基础段落的叙事空间建构,使《舌尖上的中国》具有了充实的细节之美。

第三,表现

所谓“表现”,就是调动一切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具体事物,集中表现某种意念、情绪、感情或思想。通过这样表现,揭示生活中最有诗意的、最有内容的深刻思想内涵。“表现”是展示创作者的叙事技巧和电视技巧的运用情况。比如剪辑中的快剪、跳切、升降格镜头的运用,解说词中的贯口、诗词的运用,记者直接介入事件发展等技巧的运用,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尤其体现着创作者的编导功底和电视思维。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人物以及他们与饮食相关的故事都是客观存在的。运用长镜头和跟拍的方式,将人物对生活的解读告诉了观众,展现了民间的饮食文化和生存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贴近生活,选题来自中国人千百年饮食习俗的真实。比如:《转化的灵感》中,拍摄了中国东北地区做酱的过程,从大豆煮熟到捣烂,之后在火炕上将豆泥堆砌成型,最后用透气的黄纸包裹,捆绑成结实的酱坯。长镜头真实地拍摄了酱的做法,从中揭示了人物内心真切的情感,产生了视觉冲击力,并且转化成一种情感,想到自己家乡的食物,怀念家乡的生活。

第四,细节

所谓细节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表现要服从屏幕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意念的表达。

出现在节目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与要介绍的美食紧密相关的,如挖松茸是卓玛和她的藏族同胞每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掘藕的小伙子更是透露他家盖房子的钱以及小孩读书的钱都来源于自己挖藕,广西的靠着自家竹林吃饭的先生更是依靠祖传的秘法做起了酸笋生意。当观众看到属于死物的食材在人类生活的流水线上流转的时候,会忍不住对这些食材产生一种感恩的想法,令这些食物显得更为可爱和拟人化,恰恰紧扣了主题“大自然的馈赠”。

第五,节奏

所谓节奏就是电视艺术作品的编辑手法、画面运动的和谐、内在旋律以及内部组合的艺术规律。它体现为时空处理以及长短、快慢、张弛的有机组合。《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故事朴实而生动,这就离不开片子对节奏感的把握。任何一个故事都不是平铺直叙。以第一集为例,无论是采松茸的卓玛和妈妈,还是挖冬笋的一家,每一个故事都会有小小的波澜,总体而言,前一部分节奏是比较舒缓的,越往后节奏越紧张,到远洋捕捞队林红旗的故事达到了顶峰。从出海多天没有捕到鱼,林船长压力很大,到捕鱼落空,林船长变得更为焦急,再到后面补刀鱼的喜悦,观众也在这富有节奏变化的故事安排中体会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农民、渔民的艰辛。

最后,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一部电视艺术作品给予观众的总体艺术感受。意境是创作者在进行总体艺术构思时,他们描绘的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与他所表现的观念意识、思想情感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纵观整个7集构成的纪录片,其实一大半时间讲的不是美食,甚至不是食物,而是那个地方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这些鲜活的人物让观众乐于将自己代入,并产生共鸣。各种食材和料理方法,都来自于一个有山有水的地域、一个有共同生活习性及风俗的族群,或者一个有情感有经历的个人之手。这是一种立体、全息的呈现,我们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某地会生长某种食材,某个食物为何如此制作,还有为什么当我们吃到某种并不惊艳的口味时,会想起母亲、家和故乡。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美食博客中的那种意境:他带儿子回故乡吃早餐,点汤之后,又去附近端来糖糕、芝麻烧饼和油条,看着吃得满头大汗、心满意足的儿子,有种温暖的成就感,想起20年前父亲带自己来吃,彼时那关切的眼神和微笑,此刻正准确地浮现在他的脸上。陈晓卿说,再高级的厨师也没法还原某个家庭的氛围和拿手菜的味道,那种滋味,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角度、结构、表现、细节、节奏、意境——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视思维。然而,更重要的还是“爱”与“走心”。只有运用电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艺术地表现时代、社会和人生,才能创造出为现代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作品。电视编导要通过拍电视片描写人的心灵,同时,和活在同时代的人共同分享勇气,分享幸福,分享光明,分享和苦难作斗争的力量。

(作者单位:本溪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舌尖艺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