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肺健脾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2015-05-15欧江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激动剂亚群健脾

欧江琴

(贵州省中医院,贵阳 550001)

补肺健脾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欧江琴

(贵州省中医院,贵阳 550001)

目的:探讨补肺健脾汤对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免疫球蛋白(IgE)、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将80例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补肺健脾汤,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3修鞋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gE增高,CD4+增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增高,治疗后治疗组CD4+水平下降CD8+水平增加,CD4+/CD8+比值降至正常,IgE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运用补肺健脾汤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补肺健脾汤;哮喘;肺脾气虚证;临床研究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近30年来呈上升趋势。哮喘缓解期虽然没有急性发作表现,但有不同程度和频度的咳嗽、胸闷、喘息,有时需要使用β2激动剂等药物,如控制不好、频繁发作,可导致肺功能不断下降,气道慢性炎症反复发作,气道重塑,形成肺气肿,使哮喘从可逆性疾病发展至不可逆阶段。因此,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治疗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更重要的是通过控制气道慢性炎症来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降低其发作的频度和程度。缓解期治疗的主要措施以吸入 β2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为主,β2受体激动剂能快速减敏但存在心律失常、反应性痉挛等副作用;糖皮质激素虽能有效改善炎症,但停药后易复发、继发性耐药及长期使用存在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等,因此探求高效安全、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的防治方药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1]。

运用补肺健脾汤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贵州省中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门诊或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缓解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治疗组男19例,女21例,2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指南》(2007年修订版))诊断标准[2]病情分期属缓解期患者。根据《中医内科学》哮证中医辨证属于肺脾气虚证[3]:发作性喘息、咳嗽、气短、痰多清稀、胸憋、自汗怕风、倦怠乏力、脘腹胀满、面色痿黄、食少便溏、舌质淡、舌苔薄腻或白滑、脉濡弱。

1.3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物过敏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病情严重度分极为重度的患者或合并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根据《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间歇发作及轻度者按需间歇使用吸入或口服短效β2激动剂,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可考虑每日定量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200 μg/d)。中度发作者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效果不佳时可改口服β2激动剂控释片,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每日定量吸入糖皮质激素(200~600 μg /d),夜间哮喘可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加用抗胆碱能药物。

1.4.2 治疗组 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肺健脾汤:黄芪30 g,党参15 g,茯苓15 g,炒白术15 g,山药15 g,丹参15 g,川芎10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防风15 g,甘草3 g(中药饮片由贵阳中医一附院药剂科提供)。水煎服300~500 ml温服,分3次服,每日1剂。

1.4.3 疗程 4周为1个疗程。第2疗程结束后改隔日服1个疗程停药;2组均于第12周疗程结束后再次抽取血清送检相关免疫指标,临床随访3个月。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症状及体征(表1)

表1 哮病症状分级量化

1.5.2 肺功能检测 德国耶格肺功能仪(型号JAEGERMS-PET),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

1.5.3 指标检测 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 CD4+/CD8+)及血清(IgE)的变化。具体操作全部按照说明书进行,由我院检验科完成。

1.5.4 安全性观察 常规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储存、整理、分析,各项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

1.7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4]。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其治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2 2组证候积分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功能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 CD4+、CD8+、CD4+/CD8+含量,IgE的含量及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表3显示,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CD4较对照组下降,CD8+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IgE水平下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FEV1/FVC,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肺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IgE及肺功能变化(±s)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IgE及肺功能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ΔΔ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 别 时间 CD4+ CD8+ CD4+/CD8+ IgE(ku/l)FEV1% FEV1%/FVC治疗组 前 41.60±6.50 26.68±4.37 1.50±0.15 700.23±198.0 49.76±3.86 51.68±2.34后 33.66±5.60ΔΔ** 39.68±6.62ΔΔ** 0.88±0.18ΔΔ** 566.23±137.21ΔΔ**54.19±4.10ΔΔ** 56.17±2.46ΔΔ**对照组 前 41.50±6.40 26.58±4.32 1.53±0.25 690.23±189.30 49.55±5.24 51.36±2.42后 40.60±6.39** 30.23±2.32** 1.30±0.23** 648.05±146.42** 49.63±4.87** 51.91±2.82**

3 讨论

哮喘属于中医“哮病、喘证”范畴,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临床错杂并见,表现为肺脾气虚、肺肾气虚或肺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3]。

肺主气司呼吸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受其气,其他脏腑以此为滋。痰为哮喘发作的病机关键所在,痰的产生与肺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脾之运化水液有赖肺气宣降的协同,而肺气宣降亦赖脾之运化以资助。脾气健运、肺气宣降则津液四布,以濡养全身;若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水液不布则聚湿生痰为饮,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痰阻血瘀、痰瘀互阻是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基础,故哮病缓解期的治疗重在补肺健脾、化痰逐瘀。

补肺健脾汤以黄芪为君药,补益肺脾、益气固表;白术、防风益气固表;党参、茯苓、山药健脾益气;陈皮、法半夏理气、燥湿化痰共为臣药;丹参、川芎活血而不散血、化瘀而不留滞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补肺健脾、化痰逐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免疫功能低下不仅有增强作用,还有双向调节作用[6]。白术能使辅助性T细胞明显增加,提高TH/TS(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值,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可使低下的IL-2(白介素-2)水平显著提高,并能增加T淋巴细胞表面 IL-2R(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7]。防风多糖XC-2(均一多糖)具有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8]。丹参可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变血液流变状况、抗凝、抗炎、耐缺氧、提高免疫功能等[9]。

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在此基础上伴随气道高反应(AHR)和气道的重塑,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证明,中药对于哮喘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其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从而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

此项课题研究表明,补肺健脾汤能改善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弥补单纯激素吸入治疗的不足,达到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同时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IgE的变化,证明补肺健脾中药可增强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调节T细胞亚群,提高并巩固疗效。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中药免疫增强与调节剂的疗效判断指标,为临床中药控制哮喘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1]邓伟吾.实用临床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344-409.

[2]万欢英.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72.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0.

[5]宋淑珍,田亚平,汪德清,等.黄芪多糖对健康体检者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J].中医康复研究,2010,9(11):130-132

[6]关晓辉,曲娴,杨志萍,等.白术挥发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2):122-123.

[7]王玲.防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技,2011,6(2): 139.

[8]胡霞敏,周密妹,胡先敏.丹参酮ⅡA预防性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6 (4):48-50.

Clinical Research of Bufei Jianpi Decoc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 in Remission Stage of Bronchial Asthma

OU Jiang-qin
(Guizhou Province Hospital,Guiyang 55000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lungs and spleen Qi recipe on asthma remission Lung Qi Deficiency Syndrom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lung function,immunoglobulin(IgE),T lymphocyte subsets(CD4+,CD8+)in.Methods:80 cases of asthma in remission stage lung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Bufei Jianpi Decoction plu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symptoms,lung function,serum immunoglobulins,changes in peripheral T lymphocyte subsets.Results: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th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 significantly,more effective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in lung fun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increased serum IgE,CD4+increased,CD8+decreased,CD4+/CD8+ratio increased treatment group CD4+levels decreased and increased levels of CD8+,CD4+/CD8+ratio to normal,Ig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Conclusion:Treatment of asthma remission lungs and spleen of lung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slow decline in lung function,asthma regulate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Bufei Jianpi decoction;Asthma;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Clinical Research

R562.2+5

:A

:1006-3250(2015)12-1538-02

2015-04-12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1]2307号)

欧江琴(1970-),女(苗族),贵州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激动剂亚群健脾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饲料中β-受体激动剂检测方法前处理方式改进研究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