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2015-05-15群,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血瘀西药

魏 群,魏 明

(1.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魏 群1,魏 明2

(1.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丹蒌片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血瘀痰凝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丹蒌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西药组(30例),西药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蒌片。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西药组76.67%,治疗组9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143,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血脂、sCD40L、HCY、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电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安全指标检查均正常,符合安全性I级标准。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缓解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及sCD40L、HCY、IL-6等炎性因子含量。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痰凝型;丹蒌片;中西医结合疗法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严重危害了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在欧美国家死亡率较高,约占总死亡数的33.3%左右。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有600多万人,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的有60万人[2-3],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痛”范畴,目前认为痰、瘀是其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丹蒌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血瘀痰凝型心绞痛,并探讨血脂、C-反应蛋白及sCD40L、HCY、IL-6等炎性因子等对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心病科血瘀痰凝型心绞痛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4∶3)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7±9.67)岁,病程(4.38±3.25)岁;高血压22例,糖尿病4例,高血脂17例,脑梗塞2例;吸烟史14例,饮酒史19例;中医证候积分(9.59±1.29)分,体质量指数(27.35±3.67)kg/cm2。西药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1.82±8.86)岁,病程(4.46±3.43)岁;高血压17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13例,脑梗塞2例;吸烟史10例,饮酒史13例;中医证候积分(9.46±1.32)分,体质量指数(26.84± 4.02)kg/cm2。2组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等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4]及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颁布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5]制定。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及《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7]制定:主症:胸痛(绞痛或刺痛)、胸闷夜间加重;次症:心悸;气短;汗出。舌脉:舌质暗有瘀点;苔腻;脉滑。

1.4 纳入标准

符合心绞痛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标准;近期未服用对试验有影响的药物;年龄35~70岁;病程3个月以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伴有脑出血的患者;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伴有精神及神经异常的患者;心功能III、IV级的患者;重度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颤、重度传导阻滞的患者;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病情危重且难以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合并有其他系统如肾、肺、肝、造血等系统的严重疾患者;研究中认为有其他不适宜入选的情况。

1.6 退出病例标准

患者试验过程中出现过敏或不配合治疗或主治医生认为不适宜继续观察者。

1.7 治疗方法

1.7.1 一般治疗 避风寒,畅情志;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忌辛辣、烟酒及动物内脏;适当运动。

1.7.2 西药组 给予氯吡格雷/波立维 75mg/次,每日1次睡前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每日100 mg/次,每日1次,睡前服;辛伐他汀20 mg/次,每日1次,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次,每日2次,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 mg,每天3次口服。

1.7.3 治疗组 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丹蒌片(吉林康乃尔药业,批号20140108,0.3 g/片),每次5片,每天2次口服。

1.7.4 疗程 28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治疗效果。

1.8 疗效评定标准

1.8.1 疗效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指标:①中医证候评分[8]参照《中医量化诊断》;②心绞痛症状积分法[9](见表1);③sCD40L(可溶性CD40配体)、HCY(同型半胱氨酸)、IL-6(白介素-6),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20 mL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测定,试剂盒由普康达医学生物有限公司提供;④心电图;⑤血脂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⑥C-反应蛋白。

表1 血瘀痰凝型心绞痛症状评分表

2)安全性评价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心电图、血压等。

1.8.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心绞痛评定标准。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要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以上;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30%~70%;无效或加重:未达到有效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表2)

表2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表3)

2.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表4)

2.4 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表5)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s,mmol/l)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s,mmol/l)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例数 TC TG LDL-C HDL-C C 反应蛋白治疗组 治疗前 40 5.56±1.47 2.37±1.05 3.19±1.01 0.91±0.18 22.14±4.45治疗后 3.07±1.62*※ 1.15±0.77*※ 1.93±0.76*※ 1.29±0.20*※ 7.51±2.35*※西药组 治疗前 30 5.61±1.25 2.32±1.07 3.21±1.05 0.90±0.24 21.86±4.50治疗后 3.86±1.71* 1.59±1.28* 2.39±0.72* 1.15±0.26* 9.84±4.79*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例数 总分 胸闷 胸痛 心悸治疗组 治疗前40 9.59±1.29 3.62±1.21 3.24±1.05 2.04±0.84治疗后 5.08±1.54*※ 2.01±0.85*※ 1.96±0.89*※ 0.92±0.80*※西药组 治疗前 30 9.46±1.35 3.58±1.13 3.31±1.12 1.98±0.82治疗后 6.78±1.72* 2.65±1.10* 2.54±1.04* 1.35±0.51*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例数 发作次数 疼痛时间 疼痛程度 硝酸甘油用量治疗组 治疗前40 3.54±1.48 3.26±1.24 3.28±1.41 3.19±1.26治疗后 1.56±1.02*※ 1.46±0.95*※ 1.61±1.17*※ 1.55±1.06*※西药组 治疗前 30 3.42±1.27 3.31±1.30 3.32±1.57 3.22±1.23治疗后 2.48±1.18* 2.38±1.18* 2.21±1.07* 2.27±1.13*

2.5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结果及sCD40L、HCY、IL-6比较(表6)

2.6 2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

用药前后2组70例患者血、尿、粪常规化验、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压、血脂等检查均正常。符合安全性I级标准即安全。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机体脂质代谢异常,在冠状动脉内膜上堆积形成白色斑块,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一类疾病[10]。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粥样化斑块不稳定性增加,动脉狭窄、心肌缺血,长时间缺血和狭窄会引起感染和炎性反应,导致冠状动脉内皮损害、斑块破裂、血栓形成[11]。斑块因子、内皮因子、血清炎症因子、血栓因子等细胞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TC、TG、LDL-C、HDL-C等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及sCD40L、HCY、IL-6等炎性因子升高是粥样斑块不稳定的表现。经药物治疗,其血中浓度降低,因此上述血清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脉病变程度[12-13]。冠心病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药物等,但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且部分患者副作用较大,服药时间较长。中医药具有多靶点作用、综合治疗优势,近年来在治疗血瘀痰凝型心绞痛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表6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结果及sCD40L、HCY、IL-6比较(±s)

表6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结果及sCD40L、HCY、IL-6比较(±s)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例数 ST段下移导联数(个) T波低平导联数(个) T波倒置导联数(个) IL-6 (pg/ml) HCY (pg/ml) sCD40L (pg/ml)治疗组 治疗前 40 4.60±1.12 2.36±1.05 2.40±1.11 14.59±3.6235.65±13.47 210.24±21.80治疗后 2.58±0.55*※ 1.88±0.52*※ 1.91±0.62*※ 7.88±2.50*※ 25.07±10.56*※ 158.36±17.90*※西药组 治疗前 30 4.58±1.02 2.37±1.17 2.32±1.15 14.27±3.39 34.58±12.96 208.85±22.21治疗后 3.22±0.69* 2.11±0.81* 2.09±0.78* 11.75±2.48* 30.24±11.12* 195.26±21.47*

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心痛”等范畴。“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而《金匮要略》提出“胸痹”的病名。中医认为,心绞痛的发生多因寒邪侵袭、热邪内侵、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情志失节、年迈体虚等因素。心绞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实后虚,也可相兼为病,如气滞血瘀、痰瘀交阻、气虚血瘀。但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型为血瘀痰凝,故在治则中提出以“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治疗原则。研究表明,气滞相当于冠状动脉痉挛,血虚相当于血液动力学异常,痰瘀相当于冠状动脉管壁斑块。丹蒌片具有宽胸通阳、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血瘀痰凝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憋气、舌质紫暗、苔腻者[14]。方中栝楼皮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宽胸行气化痰之功效[15];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散结之功效,两者共为君药。川芎、赤芍通络活血化瘀;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祛瘀不伤正;薤白、郁金理气宽胸;葛根升阳,引药上行共为臣药;骨碎补补肾活血,泽泻化湿降浊,皆为佐药,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痰祛则诸证可愈,为治心绞痛之良方。

本研究运用丹蒌片联合西药治疗血瘀痰凝型心绞痛,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丹蒌片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明显缓解血瘀痰凝型心绞痛患者的胸痛、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降低血瘀痰凝型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结果且疗效较好、安全性高,能降低患者的TC、TG、LDL-C、HDL-C等血脂水平和C-反应蛋白及sCD40L、HCY、IL-6等炎性因子含量,抑制其炎性反应,提示丹蒌片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血瘀痰凝型心绞痛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其上述炎性因子有关。

[1]刘婷,张士荣,李培培.调脂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5 (2):183-185.

[2]王吉耀.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3-299.

[3]田松,祁若可,武小雪,等.基于比较流行病学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体质类型和危险因素特点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7):916-918.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纹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0.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7]朱文锋,何清湖.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6.

[8]徐迪华,徐剑秋.中医量化诊断[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63-438.

[9]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10]申保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9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1):1359.

[11]鄢盛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6):384-386.

[12]张永春,黄陆力,娄婷叶,等.冠状动脉斑块形态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和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6,15(3):183-185.

[13]李莉.冠心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0):1149-1151.

[14]王师菡,王阶,李霁,等.丹蒌片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8):1051-1053.

[15]李刚,董大华,刘云芹,等.益气化痰祛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6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3):224-226.

R541.4

:B

:1006-3250(2015)12-1530-03

2015-04-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949)-丹蒌片促进兔髂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后再内皮化的调控机制研究;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12300410156)-基于ERS/NF-κB信号通路的丹蒌片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魏 群(1962-),女,河南郑州人,编审,从事中医药期刊编辑研究。

△通讯作者:魏 明(1957-),女,河南郑州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Tel:13837182198,E-mail:wmm1383718 @126.com。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血瘀西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话说血瘀证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