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年说羊

2015-05-15石柱国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玉帝主治胫骨

石柱国

羊的传说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羊是一位同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伟大的人物,普罗米修斯因盗天火给人间而被送上断头台,而羊则因盗天上五谷种子给人间而舍身取义。

在盘古时代,人间是没有五谷的,人类靠蔬菜、树叶和野草为生,饿得皮包骨头。有一年秋天,一只神羊从天宫来到人间,发现人类面黄肌瘦、神情萎靡,问明原因,善心大发,当即许诺,下次一定给人们带些粮种来。当时只有天宫御田里才有营养丰富的粮食,可是吝啬的玉帝不愿意把粮食的美味给人类分享。神羊回到天宫后,趁半夜守护御田的天神熟睡之时,悄悄地溜进御田里,摘下五谷,含在嘴里,趁天未亮,来到人间。神羊便把种子交给人类,并交待了种植五谷的方法,又悄悄地回到天宫去了。

不料此事惊动了玉帝,命太白金星查明此事,得知后玉帝大怒,责令天官将羊神宰杀,并令人间食用其肉。

说来也怪,在宰杀神羊的地方,先是长出许多青草,又很快生出了许多羊崽,羊从此在人间传宗接代,以吃草为生,把自己的肉、奶献给人类,人类则出于对羊舍身送种的感激之情,每年都举行腊祭,以示纪念。

当人类听说玉帝要挑十二种动物为人类属相时,便一致推举羊为属相之一,尽管玉帝对羊盗谷种一事耿耿于怀,但难拗人间的推崇和众仪,只好让四大天王把羊的名字排在生肖里的第八位。从此,人类不忘羊的恩德,又把生肖中的“马羊虎犬”并列为“忠孝节义”的代表。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有不少关于羊的传说,最为有趣的是“羊域”五羊的故事。据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五中记载:“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卹妳,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即现今闻名中外的广州五羊石,并建有五仙观,供游人瞻仰,故广州有“羊城”和“五羊城”之称,市徽图案也镶有五只羊。

羊肉的营养价值

民间谚语说,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中国人补身食品分为滋阴和温阳两大类,而羊肉则属于温阳类。元代“四大医家”之一的李东垣曾说过:“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有形之物也,能补有形肌肉之气。”冬季时节主气是“寒”,人们自然想到具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作用的羊肉,俗语说:“冬天一碗羊肉汤,胜过棉衣把风挡。”羊肉就是驱寒温阳的食物,冬天食用羊肉不失为最佳的保健方式之一。

羊肉除脂肪含量比猪肉略低之外,其他营养成分都比猪肉含量高。据分析,每百克羊肉中含蛋白质11.2克,脂肪26.8克,碳水化合物0.8克,尼克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无机盐等,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羊肉味美可口,食用方法很多,红烧、生炒、清炖,随心所欲,还可制成许多风味独特的佳肴。如涮羊肉、羊肉汤、羊肉面、羊羹、红烧羊肉、羊肉粥、红烧羊排、白切羊肉、酱羊肉、羊肉串等都是鲜美可口的席上珍品。

羊肉的药用功能

羊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战国时期的医籍《素问·藏气法时论》中云:“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说明古人很早就对羊肉的药用价值有了认识。《名医别录》中说:羊肉“主缓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医宗说约》也有“冬羊伏狗”之说,其意是指冬季进食羊肉最补。

羊肉:性温味甘,能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主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畏寒怕冷、产后体虚、腹痛寒疝、中虚反胃、尿频阳萎等症。可用羊肉250克,切丁,与大米180克同煮成粥,酌加盐,花椒调味,分3次服用。

羊肝:性凉味甘,微苦,能益血、补肝、明目,主治血虚萎黄、肝虚目暗、白内障、角膜炎、夜盲症、视力减退等症,熟食或蘸醋食之均可。可取羊肝150克,苍术、菊花各15克,煮熟后去药食肝喝汤。

羊心:性温味甘,能补心,舒郁,主治劳心膈痛、惊悸等症。可用羊心1个,玉竹15克,加水共炖,吃心喝汤,治忧郁不乐、心情烦闷等症。

羊肾:性温味甘,能补肾虚、益精髓,主治肾虚劳损、腰背酸痛、耳聋、阳萎、尿频等症。可取羊肾一个,加入枸杞子、党参、肉苁蓉各15克同煎,姜、盐调味,去渣吃肾喝汤。

羊肚:性温味甘,能补虚健胃,主治虚亏劳损、食欲不振、手足烦热、尿频盗汗等症。可用生姜50克切片放入羊肚中,文火炖之,吃肚喝汤,连服2~3次。

羊胫骨:性温味甘,能补肝肾,强筋骨,健脑补血。取羊胫骨1斤,砸碎,煮1个小时,加入大枣2两,煮至烂熟,分2~3次服用,可治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凡筋骨酸痛,腰背疼痛者,可取羊胫骨砸碎后炒黄研末,黄酒冲服有效;凡误食异物(铁屑等)用羊胫骨灰8克,米汤冲服,能使之从大便中排出。

羊血:性平味咸,能行血、止血、解毒、去瘀,主治产后瘀血、血闭、胎衣不下、误食野菌中毒等症状,凡大小便出血者,可将羊血煮熟,趁热以醋拌食,疗效极佳。

羊睾丸(俗称羊卵子):性温味甘、咸,能补肾、壮阳、益精。清代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羊卵丸治遗精、阳萎、淋症、房劳阴寒,宜煨烂食或煮粥食之,亦可与补骨脂、小茴香等研末作丸服用。”

羊角:性寒味咸,能镇惊、安心、明目、平肝、益气。主治头晕目眩、乙型脑炎引起的高热抽风等,可用羊角30克削片研末,煎水服用。

羊奶:性微温味甘,能润五脏、益精气、滋养补虚,主治胃阴不足、虚劳消瘦、呃逆反胃、肠燥便秘等症,对肾炎也有很好疗效。

羊油:性温味甘,如手足被鱼刺或木屑刺入,可用羊油滴入患口,就能挑出异物;其他如五金类或玻璃刺入的小伤口,也可用羊油涂擦伤口,对止痛消炎很有疗效。 【编辑:木子】

猜你喜欢

玉帝主治胫骨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没有人不怕我
开心一刻
玉帝真的很民主?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73例临床观察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