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廉”字走天下

2015-05-14高斌

前线 2015年5期
关键词:于成龙重灾区日食

高斌

前不久,央视9套播出了8集廉政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通过“清慎勤”这条主线,全面梳理了中国五千年廉政文化的精华,包括孙叔敖、苏轼、包拯、岳飞、于成龙等在内的诸多清官廉吏的故事,既有文化品位,又有警示教育作用,吸引不少官员、百姓像追《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持续关注该片。其中,用近半集的时间、浓墨重彩介绍的“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引起笔者极大兴趣。

其实,早在2014年5月,刚刚开通一年的中纪委网站,就在其视频栏目隆重推出了十九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旨在借助于成龙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政绩卓越的艺术形象,带给广大党员干部思考和启迪,这里面大肆渲染的,正是于成龙的“廉”。

据史料记载,于成龙乃明末清初一普通官员,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44岁方才出仕,从一个小知县,一直做到知州、道员、布政使,乃至升任总督、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要职,最后康熙都誉其为“天下廉吏第一”。这人何德何能,竟能如此一路升迁?如此受皇帝器重?

研究于成龙的生平发现,其之所以能够得到清廷重用,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一个“廉”字上。他凭清操苦节享誉一时,也因此三次被举“卓异”,官阶越升越高,但生活却越来越苦,此可谓为官的最高境界。

为官之初,于成龙就抱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作为主政一方的官员,他更是怜贫苦、敢担当、抑豪强、治盗贼、赈灾荒、清杂派、平冤狱、肃吏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罗城任知县,于成龙与百姓同甘共苦,将日食两餐减成一餐,百姓可怜其清苦,凑集少许银钱,为其购买盐米。于成龙说:“我一人在此,何须如许物,可持归奉汝父母,一如我受。”离开罗城时,他穷得连赴任的路费都没有,罗城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

更令人感慨的是,于成龙宦海20余年,一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为遏制官员奢侈腐化,他以身践行“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他“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百姓因而称他作“于青菜”。针对各属贿赂公行,请客送礼之风,于成龙在中秋节拿向他行贿的官员开刀,惩一儆百。他出任两江总督,南京布价骤然上涨,只因以前穿惯绫罗绸缎的官员达贵,纷纷效仿他改穿粗布衣裳。他还铁面无私,善于从一些常人忽视的细节上发现问题症结,排解过许多重大疑案、悬案、错案,百姓呼其为“于青天”,民间还流传其“鬼有冤枉也来伸”的歌谣。他去世后,居室中只看到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

于成龙老家山西永宁州,今属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众所周知,吕梁是此次山西官场腐败重灾区,其中聂春玉、杜善学两位因贪腐落马的副省级高官,都是从吕梁市委书记位子上走出来的。作为一个靠“廉”字走天下的吕梁人,于成龙知其老家如今不幸沦为贪腐重灾区,不知该当何想?好在听说其老家如今已开始恢复、修缮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及其故居、墓地,开始重视于成龙这一正能量的影响力,这多少也算是对其在天之灵的些许告慰吧。

猜你喜欢

于成龙重灾区日食
火星日食
美国 西雅图自己坐公交的狗
电视剧《于成龙》中央8套收官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清官于成龙的人情往来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经济日食
日食在电影中总是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