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幼儿教师的成长与管理

2015-05-14宋燕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幼教园长幼儿教师

宋燕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

在学前教育事业中,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保教队伍。她们带着自己的教育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入幼儿教育这块园地。但有些“90后”幼儿教师面对具体而繁琐的保教工作时时常显得无助和无措。有幼儿园园长就忧心忡忡地表示:“‘90后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感觉像大孩子在带小孩子”。事实上,幼儿园各级管理者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90后”幼儿教师是园丁的同时,她们本身也是花朵,需要在职业成长的过程中绚丽地绽放。“90后”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应该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完美的体现。因此“90后”幼儿教师的成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人性化的管理。

“90后”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员群体,来源于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时使用的一个代名词,以此讨论中国199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发展问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90后”在人们眼中总体呈现一种负面的印象。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身上的确体现出一些消极特征,例如心理素质相对较差,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控制能力弱、危机处理能力低;另外就是个人主义较突出,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认识问题容易片面,沟通适应能力弱;还有一点就是社会责任意识低,表现出来就是依赖性比较强、法律意识淡薄且缺乏对基本信仰的认同。但客观地说,“90后”也具备很多积极的特质,比如说信息储备量较大,表现在各种传媒手段为我所用、学东西快、接触新鲜事物快;其次大多数的“90后”拥有发散性思维,体现在他们身上的是中规中矩的东西少、通常不按套路出牌且思维敏捷;最重要的是他们往往具备发展的眼光,敢于突破、批判旧事物,乐于接受新事物。

在文化环境方面,“90后”的社会思潮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理念和思维产生了叛逆思维,传统道德标准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新的道德标准尚未建立,喜欢挑战权威与自我意识的强化,导致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在家庭环境方面,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他们在成长环境中养成了较为自我的个性特征。从这个时间开始,独生子女成为了家中的宝贝,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受到外界过多地呵护和关注,很少经受打击和磨练,这导致他们形成了自我、任性、脆弱等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让他们享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当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中长大的“90后”进入职业生涯时,势必会有一些不适应。

当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幼儿教师进入幼儿园成为生力军,幼儿园的各级管理者就更应该关注她们的成长和发展。“90后”幼儿教师的人格特质共性体现为价值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价值取向多元化,追求前卫,看重当前;注重平等,喜爱友善的人际互动和平等自由的沟通,厌恶传统的说教方式;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价值,习惯被关注,责任感与合作意识较弱;情绪稳定性较差,面对压力和挫折心理承受韧性较弱,自我管理能力欠佳;思想活跃,才思敏捷,给幼教事业带来新的力量。对其鲜明的个性,幼儿园的各级管理者要适应“90后”幼儿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顺应时势变化,重塑管理理念,做好“90后”幼儿教师的管理。

当这批“90后“幼儿教师进入幼儿园工作后,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自我期望高、充分自信,期待被认可,有时为此感到焦虑。在刚接触幼教工作时,他们展现出对工作环境的期望高,但一有挫折就手足无措。有位年轻的“90后”幼儿教师就抱怨:“一大群孩子在面前吵吵嚷嚷,感觉心里烦躁得很。”同时,她们往往缺少人际理解、妥协的特征。有的老教师私下抱怨:“有些‘90后年轻教师太自我,完全没有一点虚心的精神,做什么事情都自以为是。”最让“90后”幼儿教师苦恼的是面对幼儿园的各种规范和规章制度他们往往感到困惑,面对幼儿园老教师或管理者的指导与要求等容易感到压抑。有一位“90后”幼儿教师就讲到:“我带一个小班。我很喜欢孩子,平时上课还不错,和孩子们的沟通也挺顺畅的,但只要有老教师或园长来听课,自己就显得很慌乱,总是出错。”另外一方面,不少幼儿园园长也在抱怨“90后”带来了创新思维、满腔激情的同时,也给幼儿园带来诸多管理的挑战。他们反映大多“90后”的幼儿教师职业定位模糊,敬业度、忠诚度较低,责任心较弱,抗压性较差,缺乏团队精神。有一位幼儿园园长就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幼儿园的一位‘90后幼儿教师,完全批评不得,当受到一点委屈和挫折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多批评她几句,她就嚷着转换岗位,甚至动不动就提出要辞职,真是轻不得也重不得啊。”

因此,在对“90后”幼儿教师进行管理时,幼儿园管理者要注重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对有责任心的,进取心强的年轻幼儿教师主动关怀与爱护,帮助其成长,最终能够培养和锻造出一支有向心力、战斗力和忠诚度高的幼教队伍。幼儿园的各级管理者要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沟通,让“90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发展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逐步产生认同,使她们认清自身个性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领导,让其适应幼儿园工作并扎根于幼教事业。

针对“90后”直接干脆的人格特质,幼儿园的各级管理者在和“90后”幼儿教师的沟通中,要改含蓄的表达方式为直接沟通,有话当面讲清楚,不拐弯抹角,采用开放式沟通和集体讨论式沟通,采用尊重、平等、关爱的方式进行,则很容易赢得“90后”幼儿教师的信任和好感。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他们愿意表达观点的个性,布置任务需要及时给予反馈,通过合适的沟通方式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当理顺了教师的心态,最终受益的还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当教育者将自己的善意、沉着和关怀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吸收并发挥这些伟大的力量,变得强大、有安全感、充满自信。

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90后”幼儿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针对“90后”幼儿教师责任感与合作意识较弱这一人格特质,管理者要帮助她们认识个人和团队的关系,提醒他们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和探讨,学习老教师的奉献精神,并从她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中获得启示。当“90后”幼儿教师融入教师团队以后,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快速增加安全感和归属感。

针对“90后”幼儿教师,幼儿园园长和各级管理者要改变管理方式。根据其工作实际情况采取以结果为导向、以沟通为手段、以教导为基础的开放式管理。幼儿园管理机制要透明化,并按透明的绩效考评方式去执行。工作奖励即时化,适当调整原有的马拉松式激励方式,把即时奖励、即时兑现常态化。日常管理要弹性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采用自由式的管理。幼儿园管理者要有耐心,对“90后”幼儿教师要做好压力管理,关怀、理解、包容她们,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幼儿园文化环境,尊重、体谅、了解她们,加强管理技巧的运用,多采用鼓励性而非谴责式的管理方式。

当理顺了对“90后”幼儿教师的管理后,这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的幼儿教师可以在幼教事业中更舒展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奉献给幼教事业。

本文为“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2010-GJ-051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幼教园长幼儿教师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忍不住想打扰你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