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汁原味的千户苗寨

2015-05-14罗晓庆设计赵清

中国西部 2015年7期
关键词:氏族苗寨西江

文/罗晓庆 设计/赵清

真正的传承不是字里行间和场面上的肯定,而是取决于这片土地上的人和物千百年来对传统不能阻断的血脉里的情感。这种传承又是基于原生态的,没有添加任何其他“色彩”“调料”原汁原味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原味”正是千户苗寨的最大特色。

2015年1月3日,享有“苗都”之称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举行了首届芦笙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65支苗族芦笙表演代表队都聚集在雷山,一场场形式各异、古朴高昂的芦笙舞曲聚焦了全国各地同胞的目光,也让世界感受到了来自东方雷山县最淳正苗家人的文化魅力。

雷山——“中国最美的小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因苗岭主峰雷公山在境内而得名。

据说,每年数百万人宁愿忍耐乘坐千里的火车,也要来到这里。雷山或许没有邻省“彩云之南”的名气,也少见壮阔河水、高峰峻岭的气势,但因大山的长期“封存”,其原生态的“美”却是世间罕见,独一无二;其风其俗,都承袭着远古的清醇与芬芳。若踏上此地,即刻就能让你抛却精神的桎梏,开始一段纯粹的心灵之旅。

千百年来,“苗家大本营”在此驻扎;在这片多元文化的腹地,吞吐着苗族文化与众不同的气息。

如今,该县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苗族人口占84.2%,是苗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被誉为“苗疆圣地”。

即使在面对“汉化”严重的旅游文化,这里也依然未变,人来人往,不曾沾染一点来自浮世的尘埃。县城内青瓦翘角的房屋,别具一格的吊脚楼,歌声悠扬的铜鼓广场,响铃叮当的银饰街,沿河看柳的芦笙街,牛角挂铜鼓的铜鼓街,用鹅卵石铺设苗龙抢宝的人行道,无不散发着纯粹、原生的苗家味道。

就像一片被先祖保护的遗世净土,时光的钟摆似乎在吊脚楼间似有似无苗家人佩戴的银饰叮当声中停摆。

散落在层峦叠翠中的小城、小寨,闲适乐居的苗家人,就在雾笼和熹微的晨光中,细品人间的炊烟袅袅。它就在那里,不曾变改,上演着“悠然上南山”的心灵故事。

一个具有浓郁苗族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文化旅游县城就这样入画来。

古村落大多各有特色,见过较多古村落的人往往都会将视线聚焦于当地人对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的承袭。而从远古走来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否得到承袭,即使是顶着“历史文化名镇”的头衔,抑或是具备“非遗”的光环,都无法令人信服。

真正的传承不是字面和场面上的肯定,而是取决于这片土地上的人和物,千百年来对传统不能阻断的血脉里的情感。这种传承是基于原生的,没有添加任何其他“色彩”“调料”的基础之上的。

“原味”,正是千户苗寨的最大特色。这里的田园、流水、风雨桥、人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如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

历史学家曾这样评价千户苗寨:从原汁原味的风俗文化到苗家人几千年来的生活习俗,都可算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也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聚居群落。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距离贵州省会贵阳约180公里。它的建寨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素有“苗都”之称,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

沿着梯田,远远可见被水流怀抱的自然村寨,包括东引、羊排、南贵、也东、水寨、平寨、也蒿、欧嘎八个村寨,依山而建不足为奇,但其罕见的相连成片,气势磅礴。

西江千户苗寨居住人口有6000余人,1300多座苗家特有的木质吊脚楼集聚在一起,层层叠叠,错落有序,宁静古朴,就像一幅天然水墨画。画里带着最深远的古意,展现在你面前,恍惚间,让你有一种回到古远的穿越感。

西江苗寨歌舞表演 摄影/李雪

讨来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土生土长的苗民的生活习俗,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像是一幅意蕴绵长的画,一本读不完的书,通过时空的酿造,愈加回味绵长。

西江千户苗寨的形成要回溯至5000多年前,那时,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集团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了剧烈的武力冲突。长时间的征战以后,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集团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苗民的先祖蚩尤被黄帝擒杀。

先祖蚩尤被杀导致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放弃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始了第一次大迁徙,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

建立“三苗国”后,苗族重现生机,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即位后,“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国”进一步攻掠。面对外敌的杀戮,苗族先民不得不再次大迁徙。由此开始,苗族先民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散落,部分与其他民族融合,部分另成多个不同支系。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从而成为西羌的先民。

还有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

到战国时期,秦灭楚以后,部分苗族支系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到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了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公元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再次离乡背井,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则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

在数次大迁徙中,苗族分化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但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多个分支几乎是同时集聚到贵州。

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稍晚,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600多年以前。

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

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

“蚩尤的直系后裔”

西江千户苗寨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西江鼓藏节、苗年,闻名四海。他们的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都堪称苗族典型。这里就像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按照西江苗族老人世代传称西江苗民祖辈都是蚩尤的后代子孙:蚩尤六十九代孙引虎、黄虎、条虎三兄弟于西汉初年迁至西江,他们的世系谱中子连父名世系一直沿袭到今天

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的确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就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间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语。

自然领袖管理地方事务

从秦汉到清初,雷公山大山区朝廷的设置虽有涉及,但郡县制、羁縻州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极弱,甚至没有直接治理,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蛮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在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与汉族地区有显著差别,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不同性质的自然领袖其职责也不同,相互之间具有分工协作的性质,共同维护苗寨的安全与利益。

“方老”是苗寨地方的最高领袖,每个自然地方下辖若干相互有密切联系的村寨;“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族老”则是某一家族的领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众、学识丰富的人担任,主要负责民间纠纷的调解、裁断;“榔头”主要负责刑罚,维持地方治安;“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

其中,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而其他自然领袖一般是群众选举出来的。“议榔”是苗族社会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由“方老”“寨老”“榔头”等组织的群众议事会,以对内部的各种重要纠纷和外敌入侵进行商议、决断。

议榔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如果社会安定,无争无议,也可两、三年举行一次,遇外敌来犯时则临时召开。西江的议榔一般是分头在各寨子的风景林中举行。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了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目前,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就是由此而来的。

清政府在苗疆实施“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藏头与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置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丹江卫设置了分土司,包括黄茅岭司、鸡讲司、乌叠司,鸡讲司就位于现西江西南附近的营上村,从此西江才被列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

1914年,丹江改厅称县,西江属其辖内。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1944年,置雷山设置局,西江复归雷山管辖,改为西江镇。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区。

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

农耕文化延续至今

西江千户苗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寨,虽然近年来,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或就地从事旅游接待,但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养活了生活在这里的数千人口。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许跟苗寨所在地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有关。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造就了一个和谐安宁的苗寨。层层梯田连接云天,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呈S型穿寨而过,把苗寨一分为二。清澈诱人的白水河、茂盛的植被覆盖、成片的梯田景观,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苗岭山水田园风光画,极具旅游美学价值和开发价值。

苗寨东南侧,是白水河长期侧向侵蚀塑造成的一个山间盆地,盆地虽然不大,却是西江苗族同胞世代耕作、赖以为生的地方。盆地底部是成片的水田,北面山地已被开垦为梯田和旱地。西江千户苗寨四周的山地上,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尤其是苗寨西南部的山坡上,尚保留着大片的乔木林。

谷地两侧山地并不对称,相对高度达数百米。西南侧山高坡陡,宛若一道高大的屏风,护卫着千户苗寨千百年来宁静的田园生活;东北侧的山地则舒缓得多,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顺着地势的起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

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的生活来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以及辣椒等。这里的苗族居民还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就是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猜你喜欢

氏族苗寨西江
密闭取心技术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
西江千户苗寨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西江华彩路
西江苗寨
苗寨小记
浅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启示
浅谈图腾崇拜
贵州彝文文献《土鲁窦吉》中“哎哺”浅析
双城同唱西江魅
——粤桂手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