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说“秋高”

2015-05-11马固钢

辞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书证大词典时节

马固钢

“秋高”,《汉语大词典》释为“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我们认为释义似以“秋深”更为到位、确切。试详说于下。

“高”,犹“深”也。古汉语中“高”与“深”,析言有别,统言则同也。《文选·西京赋》:“隅目高匡,威慑兕虎,莫之敢伉。”薛综注:“高匡,深瞳子也。”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谓战乱之时,城已春天,而草木徒有其高也。今湘语“高”“深”犹常相通,如“秧苗三寸深”,谓秧苗三寸高也。在现代数学中,“高”既指由所在垂直向上,亦指由所在垂直往下也。

“秋高”,《汉语大词典》凡三书证。书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若释为“八月秋日天空澄澈、高爽,而狂风怒号”,似有背气候常情;而谓“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则诗意和谐,怡然理顺也。另外两书证亦为唐诗:“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秋高岩溜白,日上海波红”。其中“秋高”释为“秋深(深秋)”,似亦较原释和谐,可分别释为:晚望深秋之夜,秋深岩溜(岩间水流)白也。

以下语料,尤为发人深思。徐士鸾《宋艳》卷一“德义”引《昨非录》:“张忽潸然曰:‘妾本修职郎郭守义妻也。部使者挟私劾以败官。今秋高岁晚,实恐举家饿死京师,愿身从人,活守义儿女耳。”文中“岁晚”,以补“秋高”义之不足也。谓今秋已深,时令岁晚渐寒,真担心全家饿死于京师也。文中“秋高”者,无可置疑犹“秋深”也。

“秋高”,亦犹“高秋”也。清邵璨《香囊记·闻讣》:“荒凉凉高秋时序,冷萧萧清霜天气。”“高秋时序”者,谓深秋时节,亦犹秋深时节也。

又,由“秋高”构成的词语有“秋高马肥”“秋高气和”“秋高气爽”“秋高气肃”(以上四条《汉语大词典》皆收录)、“秋高气清”等。其中“秋高马肥”,谓秋深万物成熟,而马正肥壮也。至若其余四语之“秋高”,似亦皆以“秋深”义为和谐。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秋深”与“秋日天空澄澈,高爽”又是多有联系的,比如深秋时节,常常“天空澄澈,高爽”。而“天空澄澈,高爽”,又常常是在深秋时节。“秋高”固已明矣,兹换以“天高”为例,简以说之。《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泬寥兮,天高而气清。”王逸注:“秋天高朗,体清明也。”何类“秋天”,乃“高朗”也?从上下文意来看,深秋之空,乃“高朗”也。又毛泽东《清平乐》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天高”,亦处于秋深之时也。

基于以上,就“秋高”的词义来说,唯有“秋深”,才是直接的、到位的、确切的。这也就是它在杜诗“八月秋高风怒号”、《昨非录》“秋高岁晚”这样的“他卷”中能够和谐通畅的原因。以上区区,试以求教于方家。

(湘潭大学湖南411105)

(责任编辑郎晶晶)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证大词典时节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清明时节雨纷纷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及其影响——以《围城》书证为例
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成语大词典》
我国民事诉讼书证内涵的再探析
好雨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