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前沿、细致、实用

2015-05-11胡辉莲

辞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词典语言学

胡辉莲

摘要《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究》是学习型词典研究领域近年出版的一部力作,它以全面的视野、前沿的理念、细致的精神、致用的态度呈现了三位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全书围绕词典中的释义展开,考察了学习词典中的例证、搭配、语义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插图、用户视角、语料库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文章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做一简介和评述。

关键词《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究》 评介英语学习型词典

《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究》(以下简称《词典研究》)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所推出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丛书”第一系列四本著作中的一本,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12年10月出版。该书作者徐海、源可乐、何家宁都是词典学界卓有成就的专家,他们长期参加词典编纂工作、从事词典研究,这本篇幅十几万字的专著,便是他们多年研究积淀下来的成果。

一、内容简介

《词典研究》共分九章,作者综合运用词典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词典编纂、词典用户、词典的语言学研究等多个视角出发,通过定性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科学考察了相关因素对英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影响,探讨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型词典模式的构建。全书围绕词典中的释义展开,考察了学习词典中的例证、搭配、语义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插图、用户视角、语料库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各章之间形成呼应、发展的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下分章节进行介绍。

第一章交代了该书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框架。作者开篇称,尽管英语学习型词典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但相关研究却仍然滞后。目前国外英语学习型词典占据我国辞书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其缺乏针对性,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在研究现状的介绍中,作者将学习型词典模式构建分为三大流派:即经验主义派、语言学理论派与词典实用研究派。作者认为,英语学习型词典模式的研究要避免单一角度,而需要多维度的综合研究;要把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还要有的放矢,瞄准不同词典用户的需求。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学习型词典与本族语解码词典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习型词典应兼具解码和编码功能,不只是“解惑”,还要帮助语言学习者生成表达。

第二章聚焦于英语学习型词典的释义,是本书的核心章节。作者指出,“释义是词典编纂的核心内容”(徐海等 2012:7)。而Jackson(2002:86)也说:“词典的质量也取决于释义。”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释义不准确、循环释义等弊病,作者从语义描述的语言学理论机制、释义词汇、整句释义、义项排列与检索、释义原则等五个方面探讨了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模式的构建。就语言学理论的语义描述方面,作者列举了各语言学派的特点,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词义表现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原型理论认为语义描述应揭示词汇的原型特征;框架语义学则侧重于语义描述中框架元素的析取和相关句法表征;认知语言学提出词汇只是激活词义的手段,它只有意义潜势;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主张创立语义基元来分析语义;隐喻理论认为是隐喻机制造就了词汇的多义;而语料库语言学则提倡通过语料检索归纳词义。在分析了语言学的各视角之后,作者指出,在实际的词典编纂中,要根据词典编纂的任务来确定义项划分及其精细程度。在构建学习型词典释义词汇表时,要遵循简易和准确两个基本原则。作者还分析了Cobuild式整句释义的特色与不足,称其特色在于充分反映了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用学、句法学等现代语言学派的观点,不足之处则在于某些整句释义显得冗长啰唆、搭配限制过于具体等。在“义项的排列与检索”一节中,作者建议,适用于中国学习者的学习型词典义项排列不宜采用历史排序,而应主要根据使用频率和逻辑顺序排列。在本章最后,作者提出释义应遵守简单易懂、准确精当、呼应用户需求的原则,并指出释义方式应该依词类不同而有所变动。

第三章主要涉及英语学习型词典中的例证。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指出,过往的例证研究多从词典编纂者角度出发,而未来的趋势是要转向词典用户,而且要从经验之谈上升到系统探究。作者从解码和编码的角度分析了例证的功能,称学习型词典中的例证应兼具解码和编码功能,并以词条monopoly中的例证为个案探讨了例证解码与编码功能应如何加以区分。基于个案研究,作者指出,例证选取应明确编纂意图,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例证功能,根据需求的不同提供解码或编码型例证。作者还创造性地提出,例证还可以有传递动词句式转换信息的功能,并主张以例证模块方法来实现这个功能。接着作者提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例证”这样一个颇有国别化特征的问题,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尝试回答。问卷涉及学习者使用何种词典、例证查阅频次、查阅动机、对例证功能的看法、例证改进意见等问题。调查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查阅例证的动机在于解决词汇的搭配、用法、使用语境等问题,他们普遍认同例证的作用,偏好句子例证等。本章最后作者总结道,英语学习型词典的典型例证“应当满足意图性、信息性、衔接性和可接受性”等要求。

第四章介绍英语学习型词典中的搭配与语义韵信息。作者首先强调词汇搭配的重要性,称其“在学习型词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徐海等 2012:89),然后介绍了搭配的各种分类及词汇函数理论。作者在分析了五种词典中的搭配呈现方式后,总结出三种主要模式:通过释义显示;通过例句显示;通过搭配专栏显示。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在提供搭配信息时要注意选材和方式两个问题。选材要基于大型语料库,要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主要筛选出限制性搭配;搭配设置模式应灵活多样,根据用户需求做出调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提供“错误警示”,充分发挥编码功能。学习者的编码需求还要求英语学习型词典提供语义韵信息,“了解语义韵,有助于学习者产出地道、自然的英语” (徐海等 2012:110)。作者分析了市面常见的几类学习型词典,发现语义韵信息可通过释义、释文括注、例证、搭配专栏等方式揭示。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词典编纂者要结合编纂体例、用户需求等因素,灵活呈现词项的语义韵信息。

第五章围绕英语学习型词典中的语法信息展开。从用户视角出发,作者认为英汉词典中语法信息的质量和提供方式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应当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对语法信息做出有效标示。作者引陈国华(2010)的话说:“英语学习词典提供的语法信息主要包括词的句法构造信息和形位信息。”这一观点与曹京华(2001)的意见基本一致。而章宜华、雍和明(2007:121—124)则认为,语法信息还应包括语法标注和搭配信息等内容。就语法信息的呈现方式,作者认为,可以通过释义、标注、例证、参见等方式,在词典的宏观、中观、微观等结构中联合呈现,编织一个语法信息网络。之后,作者集中探讨了动词句型在英语学习型词典中的呈现,梳理了号码表示法、字母与数字结合表示法、纯字母表示法、语法缩略语表示法、句型与搭配相结合表示法等五种方法。基于此,总结出句型标注的原则是简洁、清楚、易懂、针对性强。章节最后作者再次强调了语法信息对学习者语言产出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着重考察英语学习型词典中的语用信息。作者认为,语用信息可以帮助提高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减少语用失误,因此在学习型词典中提供相关信息殊有必要。但作者指出,词典意义不同于语用意义,前者趋于静态的系统意义,而后者关乎语境中的动态意义。作者发现,英语学习型词典中的语用信息可通过六种方式呈现:语用学介绍专栏;语用标签;用法说明;释义;例证;括注。作者结合学习型词典中的实例,详细介绍了每种方式的具体实现模式。最后,作者引杨文秀等人(2005:21)的观点总结此章,称一部词典多大意义上包含语用意义,最终取决于编纂目的、使用对象等因素。

第七章研究英汉学习型词典插图的配置。词典插图古已有之,而现代辞书则越来越重视插图的作用。关于插图的作用,作者归纳为六点:补充释义;帮助辨识;传递文化信息;扩大词汇量;帮助表达;辅助记忆。接下来作者讨论了插图种类的表现方式,并分析了多种学习型词典插图。作者总结说,各类词汇都可以配图,但应该以名词、文字不易描述的词汇、文化特色词为主,并且应该在方式类型、版式设计、检索参见等方面加以规范。此外,插图的功能不限于直观的解释,还可以用来辨析词义、同类对照,发挥辅助记忆和编码的功能。

第八章探讨英语学习型词典的用户研究。作者指出,词典作为文化产品,检验它的重要标准在于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词典用户研究涉及词典使用者的态度、需求、偏好及词典在言语活动中的作用等多个方面,其中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侧重用户的消费心理,而心理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关注词典使用的目的、习惯、技能、策略、效果等。其中,作者详细考察了词典使用与阅读、写作、翻译、词汇记忆之间的关系,发现并非只要使用词典就能提高使用者的英语读写水平,而要恰当使用合适的词典,才会有助于学习。作者循此总结出基于用户视角研究的十条英语学习型词典编纂原则,例如瞄准用户需求、体现词典作为产品的特点、词典前页设计应简单明了等。

第九章阐述语料库技术与英语学习型词典的编纂,显示了作者对语料库技术的熟练掌握以及对词典发展的前瞻视野。首先介绍了“内省法”与“基于语料库”两种不同的词典编纂方法,并指出前者依赖本族语者的直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判断不可靠等缺陷。而后者则代表了词典学发展的趋势。作者认为,计算机语料库全面优于传统的卡片资料库,二者在规模、覆盖面、典型性、平衡性上不可同日而语。语料库用于词典编纂有五大功能:自动生成词表;控制释义元语言的用词并确立和区分义项;选取典型的例证;显示搭配、语义韵等信息;揭示语法、语用等信息。作者论证说,语料库技术经过人工采集,到KWlC检索,再到Word Sketch Engine检索,继而到FrameNet检索阶段,显示了此项技术的不断成熟,同时也将词典编纂由手工操作逐步提升到半自动化程度。接着作者概述了学习者语料库及平行语料库在学习型词典编纂中的作用。在本章也是该书结尾处,作者指出,“基于语料库进行词典编纂是大势所趋”(徐海等 2012:178),同时也希望依靠词典编纂者与语料库技术专家的通力合作,以更大规模的语料库与更先进的检索工具,共同推进词典编纂事业。

二、简要评述

《词典研究》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全面、前沿、细致、实用。以下分别讨论。

(一)全面:集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全面性是该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无论是研究的角度、研究的材料、研究的方法都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视野。首先,该书的研究角度是全方位的,作者在全面回顾国内外各大学习词典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例证、搭配与语义韵信息、语法信息、语用信息、插图设置等多个方面,而且在触及多个方面的同时,每个方面的探讨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每一章都有理论的铺陈、详尽的分析和具体的例证。其次,研究的材料是全面的。作者在书末列出参考词典77部之多。其中既有国内外常见的剑桥、牛津、柯林斯、朗文、韦氏各版本的学习词典,也有国内的《新英汉词典》、《英汉大词典》、《建宏多功能英汉词典》,甚至还包括了日本出版的多部“英和”词典和国外出版的经典学习型词典。从词典的数量、来源与种类来说,该书研究所依据的材料是全面丰富的,有效避免了主观臆测。最后,该书的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词典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决定了单一的研究方法收效往往不佳。作者有意避免了方法的单一化,既有理论层面的总结和演绎,又不乏实证数据的支撑和验证,而对多种词典的个案分析更是该书的精彩之处。概言之,该书的第一特点就是研究视角、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的全面性。

(二)前沿:与国际接轨,引领潮流

前沿性是该书的另一重要特点。从理念到方法,从文献到材料,都表现出很强的前沿性。从理念来说,三位作者充分肯定了英语学习型词典的重要作用,认为“英语学习型词典编纂和研究的势头已超过了普通英语词典,而且影响着普通英语词典的编纂” (徐海等 2012:1)。在此基础上又充分认识到外国人编纂的词典“缺乏针对性,不可能完全解决中国人学习英语遇到的困难”(徐海等 2012)。由此可见,该书的撰写理念就在于通过研究现有的英语学习型词典,结合中国人学习英语中遇到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型词典编纂提供指导和参照。这种以他山之石攻本国之玉的研究理念,不只体现了一种学术独立和学术自觉,更体现了一种前瞻性和指导性。该书的担纲人徐海教授,也曾有相关论文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上,他的学术理念,在国际词典学界都可以说是前沿的。从方法上来说,该书不仅采用了传统的问卷调查、理论分析等方法,还吸纳了实证研究、用户视角研究、语料库研究等多种前沿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的运用不只是追赶潮流,而是切实结合词典研究和词典编纂中的具体问题,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从文献材料来看,上文提及的77部参考词典中,2000年后出版的有 27部。除参考词典外,作者还列出了达21页之多的参考文献,其中包括词典学、语言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三)细致:小处见功夫,不惧琐屑

词典编纂不仅要有全面的视野和前瞻的理念,同时也要有不惧琐屑的细节功夫。《词典研究》在这方面堪称表率,其细微之处的良苦用心随处可见。在文献梳理方面,作者们不惧繁琐,用最精练的语言几乎对学习型词典编纂的每个角度、各个层面的研究都做了详尽的介绍,而且为方便读者,在理论介绍的同时还辅以例证佐释。例如在介绍框架语义学时就举出“商业交易框架”的例子,来解释buy,sell,pay,spend,cost,charge一组词汇的意义;在介绍隐喻理论时结合《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开先河设置的“隐喻栏”。此种理论与实践结合、宏观与微观交叉的视野,使该书非但无冗长沉闷之弊,反而让读者兴致盎然。该书细微之处的功夫还见于对个案的翔实考察和透彻分析。例如,书中以词条 monopoly中的例证为个案,研究英语学习型词典例证的解码与编码功能。作者先是以语料库数据论证为何选取monopoly为个案,继之在monopoly典型搭配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8版、《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5版等六种词典中monopoly的例证。最后证明,“编纂意图决定例证的选取和呈现方式”(徐海等 2012:66)。诸如此类精彩的细节性分析在全书俯拾皆是。对于词典编纂这门实践的艺术,对细节的关注正是科学性的体现。“细微之处见功夫”,细致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四)实用:适用人群广,随读随用

研究之目的在于应用,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实用性强且适用面广。首先,它可以指导学习型词典的编纂。该书的研究并不只是对现有词典的探讨,而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提出了富有指导性的建议。例如在第四章对搭配呈现的研究中,在分析现有几种词典的基础上,在搭配选取、搭配设置模式、错误警示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第五章在介绍国外词典的动词句型及表示法的基础上,总结出简洁、清楚、易懂、针对性强的动词句型标准的原则。第八章更是提出了基于用户视角研究的英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十条原则,为未来英语学习型词典的编纂指明了道路。其次,它是英语教学及学习者选用学习型词典的指导书。广大英语教师和学习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学习型词典,往往有无所适从之感,而该书对国内外常见的各类学习型词典都有详尽分析。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可根据自身的需求,结合该书的介绍,来选取合适的学习型词典,并更加有效地利用。再次,该书对词典学、语言学研究者有良好的参考作用。它全面梳理了学习型词典的相关知识,同时对语言学的主要理论都有精练的介绍,对于词典学和语言学研究者来说,都是可贵的材料。最后,该书为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基础。正如作者所言:“词汇习得研究已成为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因此有必要研究词典对外语学习(尤其是词汇习得)的作用,探讨如何改进词典,以便使它成为词汇教学的得力工具。”而该书恰恰体现了这一理念,其中对词汇语用信息、句法、搭配、语义韵的介绍为词汇教学的深入提供了理论参照,而针对中国学习者的实证调查又为词汇教学提供了实际切入点。

总之,该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阐发与实证互为补充,体现了作者全面的视野、前沿的理念、细致的精神、致用的态度。我们不妨以黄建华教授在序言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衷心祝愿三人的著作能成为登高的界标,引领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他们的理论成果也能从众人(包括他们自己)的实践中吸取养分,获得进一步的充实。”

参考文献

1.曹京华.改进英汉词典中的语法信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陈国华.英语学习词典中谓词的语法搭配信息.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

3.徐海,源可乐,何家宁.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杨文秀.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Jackson H.Lexicography:An Introduction. London & New York: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200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州510420)

(责任编辑李潇潇)

猜你喜欢

学习型词典语言学
米沃什词典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
社会语言学名词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