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庭需求的护理干预对重症病人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2015-05-10杨勇昆梁陶媛

护理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病房家属

张 敏,杨勇昆,梁陶媛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及其家庭成员都面临着巨大压力[1],如不能合理应对,家庭成员间和医患间的和谐关系会被破坏,甚至发生矛盾和冲突,影响治疗效果[2]。病人和家属的压力有多种来源,如对死亡的恐惧、经济负担、环境陌生,而满意度水平也与病人家庭的压力相关。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多将精力集中于病人和疾病,而忽略其亲属和家庭,而家庭因素在病人的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满意度是病人管理的重要环节[3]。能否针对病人家庭的需求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满意度,是神经外科重症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基于家庭需求的干预措施提高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家庭的满意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家庭成员入组条件:18岁以上,病人的直系亲属(夫妻、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无身体或精神疾病,不需要同时照顾其他病人,是照顾该病人的第一负责人,并愿意参与本研究。自2013年1月—12月入住我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家庭中共有202例符合上述条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两组病人家属年龄(P=0.76)、性别(P=0.91)、婚姻状况(P=0.33)、教育程度(P=0.57)、与病人的关系(P=0.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住监护病房病人均为重症病人,主要为重型颅脑损伤,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等,两组病情严重程度相似。

1.2 方法

1.2.1 家庭需求调查 在两组病人入住重症病房第1天和出院当天,由选定的家庭成员填写人群特征,采用重症监护学会家庭需求评估问卷(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 Family Needs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SCCMFNA)[4]调查满意度。该问卷是 Multer问卷的修改版,应用广泛并有大量研究证实其有效性[5,6]。问卷包含14个项目,每项分为4个维度:几乎总是(3分),经常(2分),偶尔(1分),从不(0分)。问卷评分为14个项目得分总和,总分最高分为42分,满意度为实际得分占总分的百分比。干预前共发放问卷202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问卷内容见表1。

表1 家庭需求评估问卷

1.2.2 干预措施 研究组病人入住重症病房的第2天实施干预措施,责任护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代和解释病情,耐心倾听家属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允许他们表达真实感受,诚恳地回答关于病人和疾病的问题,并确保病人会得到最好的照顾;然后责任护士把家庭成员带入病房,让他们充分了解病房的内部环境及各种医疗设备,了解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对病人的护理流程,在监护室内停留5min~10min,同时向家属说明监护病房的特殊性,要求家属理解病房的管理规范。如果病人病情有新变化,随时与病人家属沟通,让他们充分理解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变化,家属可以与主管医生面对面沟通。告知家属病房的联系电话,便于随时沟通和了解病人情况。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条件下,每天午饭和晚饭时间,允许家属给病人喂食,并参与清理病人个人卫生,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30 min,如果该时间段内病人有特殊治疗或病情不允许,会向家属说明不能进入病房探视,夜间不允许家属陪住。在护士换班后,接班护士向病人家属自我介绍,简要交代病情,用时约5min。将两组病人安排到不同的病房,尽量减少两组病人及其家属的接触机会,在对照组病人入住当天,向其家属常规交代监护病房须知并签字,只进行常规护理工作。病人出院当天由第1天填写问卷的家庭成员再次填写满意度问卷。

1.2.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应用χ2检验、Man-Whitney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住院时间分别为10.5d±3.2d和10.8d±4.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干预前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研究组干预后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0),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9)。干预后研究组满意度提高值得分(19.9±8.6)%,对照组为(-0.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0,P=0.000)。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满意度得分比较 %

3 讨论

3.1 家庭需求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 家庭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石,也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精神家园,当今医疗模式已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三维模式,家庭与其中两维密切相关。家庭成员的生病住院必然影响整个家庭的正常秩序,特别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病人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时,病人家属会被恐惧和焦虑困扰,因此,应当加强对家庭需求的关注,重视满意度在病人康复中的作用[7]。病人的家庭需要主要包括5个方面:信任、支持、信息、接近和便利。然而,在许多情况下,病人家属的需求和期望无法实现,可能引起不满甚至医患纠纷[8]。如何让家庭合理应对心理压力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家庭的需要可以提高家属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应激状态和矛盾的发生。护士通常会集中精力关注病人的病情,而忽略家属的感受和人性化的需求[9]。因此,需要护士与病人的家庭充分接触和沟通,认真评估他们的需求,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满足这些需求[10]。

3.2 提高重症病人的家庭满意度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重症病人和家庭直接面临危及生命的疾病、各种复杂的治疗措施,难以理解的医疗技术和眼花缭乱的设备都呈现在他们面前。这些情形可能会导致家庭成员的困惑和不满。神经外科病人的家庭可能比其他病人家庭更脆弱,他们需要更多信息和情感支持[11]。当今医学工作者愈加认识到,病人及其家人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这个整体提供服务,可帮助病人更好更快的恢复[12]。Branco等[5]采用Johnson问卷研究重症病人家属的满意度,发现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护士对病人家庭成员感受的忽视,而家庭满意度与医患沟通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国外文献报道[13-15]提出有效的医患沟通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向家属提供充足的信息和便于理解的解释,可提高家属满意度。Chien等[16]研究发现,通过基于病人家属的需求培训护士,可降低家属焦虑和增加满意度。Rosher等[17]研究提示让家庭参与病人护理会增加他们的满意度。

3.3 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 本研究通过整合上述文献报道的各种干预措施,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制定出适用我科的干预措施:①耐心倾听,让病人家属充分表达想法,甚至包括不理解和不满的情绪;②仔细解释和回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属沟通,尽量消除家属心中的各种疑惑,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感;③换位思考,站在家属的角度想问题,关注他们的需求,在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和护理工作的情况下尽量解决;④消除距离感,让家属了解病房内的环境和设施,在不影响病房卫生和秩序的情况下,让家属参与病人的饮食和卫生护理;⑤持之以恒,将护理干预措施持续进行,无论哪个护士当班,都让病人家属感受到对其重视和关心。通过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文化修养,培养人文关怀意识,取得满意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家庭需要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家属满意度,这些措施也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护士需要耐心了解家属的需求和感受,认识到家属在病人康复和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病人家属满意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应激障碍和改善心理状态,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支持,同时也便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Lee LY,Lau YL.Immediate needs of adult family members of adult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in Hong Kong[J].J Clin Nurs,2003,12(4):490-500.

[2]孙蓉.强化护理对重症患者肺部并发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50-151.

[3]Leon AM,Knapp S.Involving family systems in critical care nursing: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Dimens Crit Care Nurs,2008,27(6):255-262.

[4]Johnson D,Wilson M,Cavanaugh B,etal.Measuring the ability to meet family need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 Care Med,1998,26:266-271.

[5]Branco F,Dantas N,Bitencourt A,etal.Analysis of family satisfa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J].Rev Braster Intensiva,2009,21(1):32-37.

[6]Damghi N,Khoudri I,Oualili L,etal.Measuring the satisfaction of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 families in Morocco:A regression tree analysis[J].Crit Care Med,2008,36(7):2084-2091.

[7]黄妍,罗汉萍.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1C):262-265.

[8]Stricker KH,Niemann S,Bugnon S,etal.Family satisfac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a questionnaire[J].J Crit Care,2007,22(3):204-211.

[9]王璐,尹安春,史铁英.130例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3B):688-690.

[10]Honea NJ,Brintnall R,Given B,etal.Putting evidence into practice:Nursing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family caregiver strain and burden[J].Clin J Oncol Nurs,2008,12(3):507-516.

[11]Verhaeghe S,Defloor T,Van ZF,etal.The needs and experiences of family members of adult patient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Clin Nurs,2005,14(4):501-509.

[12]王晖,黄润州,王攀峰,等.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期间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87-188.

[13]Bailey JJ,Sabbagh M,Loiselle CG,etal.Supporting families in the ICU:A descriptive correlational study of informational support,anxiety,and satisfaction with care[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10,26(2):114-122.

[14]Myhren H,Ekeberg O,Stokland O.Satisfaction with communication in ICU patients and relatives:Comparisons with medical staffs’expect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sychological distress[J].Patient Educ Couns,2011,85(2):237-244.

[15]Fumis RR,Nishimoto IN,Deheinzelin D.Families’interactions with physician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The impact on family’s satisfaction[J].J Crit Care,2008,23(3):281-286.

[16]Chien WT,Chiu YL,Lam LW,etal.Effects of a needs-based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family carers with a relative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J].Int J Nurs Stud,2006,43(1):39-50.

[17]Rosher RB,Robinson S.Impact of the Eden Alternative on family satisfaction[J].J Am Med Dir Assoc,2005,6(3):189-193.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病房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换病房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
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