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在践行文化爱国主义时应把握的几个基本问题

2015-05-09杨颖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基本问题大学生

杨颖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一个民族的魂。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提出要增强文化的软实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践行文化爱国主义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第三,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第四,提升个人文化品位。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爱国主义;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2

文化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传承也是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今天90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不知道京剧,不知道昆曲,在他们看来,传统文化是苍白的,缺乏质感的。如何在全球文化交织、激荡的今天,守住传统文化的阵地是大学生践行文化爱国主义的重要任务。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探讨当代大学生在践行文化爱国主义时应把握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早在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探讨21世纪科学的发展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时,得出了16个结论,其中之一就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从中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历尽劫难,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于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代大学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是大事,它贯穿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一生,践行文化爱国主义也并非难事,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大学生在践行文化爱国主义的时候,不一定要目光高远,一定要去实现一番宏伟大业,只有将小事做好,在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底蕴后才能有更好的去实现更加宏大的理想和愿景。说一说家乡的历史,看一看百年旧亭,走一走历史古宅,读一读古诗,写一写国学经典,练一练中华武术和书法,都是文化爱国主义的表现;第二,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2005年,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需要说明的是,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有本质不同: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唯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究其胜出的原因就在于江陵端午祭期间,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假面舞蹈等祭祀活动,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庆典活动如:如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等,整个庆典活动持续二十天时间,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重大活动。可见,韩国的端午祭蕴含了“不变”和“变”两个因素:“不变”是它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仍然保持不变;“变”在于韩国人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的认同。这也提醒了我们,在经济转型时期,必须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之根、文化之魂将会丧失,而要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吸引力,让广大的青少年所熟知,我们还应该借鉴韩国人的做法,传统文化也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为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的血液,使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

二、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这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思想底蕴。况且,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而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信息时代。在当今世界,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话语权。截止到改革开放使我们融入世界经济文化的大潮,它让我们打开国门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机会。2013年,中国已经在世界4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也成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目前,很多大学为国内外青年学子的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中国的学生也经常有访问国外大学的机会,作为大学生来说,应该抓住机遇,和国外的学生加强交流,将更多体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精品介绍给世界,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做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使者。

三、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当下以至将来的世界,必将是各国之间求同存异、相互融合的世界,每一个人都要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和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外来文化,学习、涉猎并广泛地了解外来文化,善于借鉴参照,为我所用。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我国原有的传统文化受到削弱,而且外来文化的精华会促进自身文化健康快速地发展,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这也是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当今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西方国家也在不断进行着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学会分析,善于扬弃。特别是国内外网站中诋毁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的言论,作为大学生来说,更应该认清其本质,传播正能量,不受谣言的蛊惑。

四、提升个人文化品味

乔羽老先生写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牡丹之歌》至今让我们耳熟能详,乔老先生的歌曲能够广为流传、成为经典的关键原因在于:第一,他的歌词意境美妙、韵味隽永,让人们享受到悠悠不尽的美的情思,让人回味无穷;第二,他的歌词汇聚着正能量,给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让人们深受启迪。而乔老先生的歌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热门网站推出的歌曲,有些内容空洞、矫情做作;还有的语无伦次,废话连篇,这些歌词普遍存在文学品味不足的缺点。文学作品应该源于生活,同时又要高于生活,作为歌词来说,又不能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一个民族如果淡忘了悲壮的情感,一个时代的音乐艺术如果淡忘了崇高,如果这种淡忘成为了一种时髦,那音乐艺术恐怕就没有多少分量可言。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在文化产品的选择上,我们应该选择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三俗”文化。

参考文献:

[1]陶东风.什么是文化强国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解读六中全会决议.当代文坛.2012.1

[2]展赫男 史业程.文化强国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理论观察.2013.07

猜你喜欢

基本问题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基本问题探讨
浅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学习的完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项目引领教学中基本问题的确定
有关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论述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