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源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3级

2015-05-09徐源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肖邦贝多芬钢琴

徐源

摘  要:从古钢琴到现代钢琴。钢琴用了三百多年的时间成为乐器中的“王者”,在这三百多年里产生了无数伟大的音乐家和钢琴家,他们的出现为钢琴赋予了难以抗拒的光环。而经历了三百多年风雨的钢琴,随着那些伟大的钢琴大师音乐家的逝去,在现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钢琴似乎渐渐地从一个有灵魂的乐器慢慢变成了一种演奏的器具。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喜欢钢琴,这是经济发展的进步,也是钢琴迈入新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钢琴;贝多芬;肖邦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2

钢琴从明朝时期随着西方教士传入中国,但是钢琴以一定的规模进入中国却是19世纪中叶。[1]而由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有着自己的偏好和喜爱,听惯了丝竹管弦的耳鼓,初闻钢琴之声,并不适应。而随着清末民初,中国的大门打开,东西方文化产生碰撞和交融,钢琴这个西洋乐器快速地占领了东方市场。在我的小时候,弹钢琴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钢琴本身高昂的价格和学习费用使得许多家庭望而却步。也许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钢琴这个西洋玩意儿以高傲的姿态反客为主在中国乐器界登上了至高地位。

一、钢琴的历史

(一)钢琴的起源

钢琴起源于于欧洲,十八世纪初,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发明的一种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2]

钢琴的发明者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对钢琴这种新兴的乐器十分有兴趣,1709年的时候他以早期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波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可以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且可以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虽然克里斯托福里制作出了第一架钢琴,但在这之后的一百年里,拨弦古钢琴仍为人们所应用,但更多地是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1709年后,克里斯托福里又进一步改革了原来击弦机的结构,他在这部机械中安装了一种与现代击弦机的复震杠杆系统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动杠杆,使击弦速度比原来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连续弹奏;音域也增加为4组;可以说这就是现代钢琴的雏形。[3]他的这一发明为以后的钢琴制作师们打开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

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西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借鉴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4]西尔曼对钢琴改革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钢琴制音器的运用。他利用手动音拴使全部制音器离弦,以使钢琴的音响效果更丰富并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踏板,对于钢琴家在演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难想象两只手弹钢琴还忙不过来还要控制音栓。他还有十二个很有名的弟子,这十二个弟子也是醉心于钢琴的完善和改革,他们分别制造出两种不同风格的钢琴,即“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和“英国式击弦机钢琴”对钢琴的发展和改良有着重要的贡献。

至18世纪中叶,人们对钢琴的制作工艺实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

(二)钢琴的发展

1709年,钢琴首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在当时钢琴是一种既复杂又昂贵的乐器,并不是普通大众能够接触到的。一开始,当时许多有名望有影响力的音乐家对钢琴这种新兴的乐器并不感冒,就像很多自以为有阅历的人总是对新事物充满抗拒一样。但仅仅过了半个世纪,钢琴就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当莫扎特、李斯特、贝多芬、肖邦这些在今天已然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音乐家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投入到钢琴的怀抱之后,热情便瞬时被引爆。在当时,他们就如同今天的巨星一般,他们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为钢琴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皇室和贵族纷纷把钢琴这一乐器纳入他们的乐队中,民众可以围坐在钢琴四周,聆听最新创作的优美旋律。[4]

钢琴虽诞生在意大利,却在德奥和英国得以发展成长。

钢琴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多次改良。虽然开始它被形容为是锅炉工制造出的粗陋机械,少有优雅之色,在表现细腻的情感上逊于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声音尖锐、古板、缺乏生机的拨弦古钢琴被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所替代。到18世纪后期钢琴已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4]

二、钢琴的没落

(一)曾经人才辈出的钢琴世界

钢琴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有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在这个领域诞生。

我们耳熟能详的,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贝多芬,浪漫主义时期的李斯特、肖邦。他们一股脑地在16-18世纪涌现,这些音乐家带着对钢琴得偏爱创作了大量的经典钢琴曲目。他们都是著名的钢琴大师,但是他们的作为却不仅仅是在钢琴世界,而是对整个世界音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哪怕是在东方,没有接触过钢琴的人也能够说出他们的故事和代表作品。

贝多芬的《命运》、《夜光》,肖邦的《夜曲》,这些曲目被一代又一代钢琴家演奏,被无数的影视作品使用,被无数的音乐作品致敬。

也许是因为他们太成功,用尽他们一生心血和喜乐的作品已经包含了人生所有的感情,他们的作品到今天越来越受欢迎,不管什么样的情境和场合仍旧能够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到合适的段落。

因为他们的出现,钢琴这个乐器也水涨船高起来,从平民到皇家都对它充满了兴趣和喜爱。他们的成功带动了钢琴的发展,但随着这些大师们的逝去,虽然仍旧有许许多多优秀的钢琴家出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经典曲目,为钢琴注入了活力,但他们更像是钢琴演奏家,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而随着音乐世界的丰富,人们对于纯粹的钢琴音乐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降低,钢琴渐渐沦落为众多伴奏乐器的其中之一。

(二)钢琴成为演奏的器具

钢琴是音乐的载体,音乐家用钢琴演绎人生,在那个伟大的音乐家辈出的时代,钢琴是孤傲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丰富,钢琴的产生以及应运而生的钢琴家们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

而现在由于娱乐生活的多彩多姿,虽然钢琴进入了千家万户,但是却并没有像18世纪以前那样造就大批伟大的钢琴家。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浮躁的社会,审美的偏颇,曲高和寡的寂寞。已经越来越少能有人静下心来听一首钢琴曲了。

成功的音乐作品是作曲家最初的思想动机推动灵感创作,使其作品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想象力、表现力。通过演奏家十分娴熟的演奏技巧将好的音乐作品传达给观众,其中音乐表现应当由情感来支配,应当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一味地炫耀技巧是没有灵魂的音乐,因此两者有机地相容相依才能得到理想的音响效果。

而现在的钢琴学习比的是会弹多少首曲子,按难易程度划分等级,反而忽视了钢琴真正的灵魂,只把它当做一种演奏的器具,一种优越感的代表。

三、钢琴的新生

(一)钢琴的销量成为乐器家族的“王者”

在今天,钢琴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乐器中的王者,它优雅高贵的特质使得人们趋之若鹜。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都能够负担得起钢琴的费用,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拥有一架钢琴。而由于日益增长的需求,钢琴的教学系统也开始变得火爆。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多才多艺,最好能够学习弹奏钢琴。其中,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琴生产国和消费国。

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作为重要的文化娱乐消费品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今世界钢琴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欧洲地区为全球高端钢琴生产地,而中国钢琴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但超过九成是中低端钢琴2010年世界钢琴总产量约为45万架,其中亚洲钢琴总产量约42.7万架,占世界产量的94.89%,中国钢琴产量约占世界钢琴产量的73.33%。

(二)属于世界的艺术

钢琴这项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属于少数人的玩意儿,因为它庞大的体积复杂的结构和昂贵的价格,许多家庭和孩子都没有能力学习接触钢琴。

我们总说音乐是属于世界的,是因为语言有国界,文化有国界,但音乐的旋律和情感却没有国界,那它也就达成了它最初的期望,我相信钢琴也是如此。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学习钢琴,他们可能成不了贝多芬肖邦,也可能弹一辈子钢琴仍旧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但这也为那些怀揣着梦想的人打开了一扇窗户。也许我作不出来伟大的曲子,也弹不了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肖邦,但我对于钢琴的喜爱并不会因此减少,我可以在午后弹一首《童年的回忆》,也可以在某次聚会上弹几首简单的流行音乐,赢得别人或羡慕或赞许的眼神,或者在以后有了孩子之后,教她弹一首《献给爱丽丝》。这时候,钢琴带给我们的快乐并不仅仅是音乐的感动。我们中国人常说,物质的丰富才能带来精神的丰富,贝多芬虽然成为了伟大的音乐家,但他的生活却充满了坎坷,被父亲当成摇钱树,终日为了生计奔波演奏,中年失聪让他的心灵在挫折与绝望中愈加坚强从而创造出了动人的音乐。但如果他可以选择,我相信他更愿意生活在一个快乐美满的世界,而不是成为一名伟大的钢琴音乐家。

现在的钢琴成为了一种全民化的乐器,我们喜欢钢琴,喜欢它的优雅高贵,喜欢它带来的动人旋律,它更多地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享受。这就为钢琴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体验。

当钢琴也成为了流行,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并不见得就失掉了品格,不被现代的社会所淘汰,与其它的乐器交融,共同演绎一首首美妙的歌曲,可以说是钢琴在现阶段最适合的角色,亦或者也是一种新生。

结论

我学习钢琴和电子琴已经有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中,我从它的黑白琴键发出的声音所欣喜,再到了解它的历史而惊叹。我知道钢琴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纯粹古典的形象。在流动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好莱坞导演将钢琴作为浪漫的道具。在大量的现代电影中,钢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浪漫爱情场面中导演都安置了钢琴作为必要的道具。钢琴也曾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正如中国的丝绸、日本的茶道。无论哪一时期,那种风格的钢琴音乐,都让人们享受了钢琴文化的内涵,且与其所在的时代紧密相连,具有一定民族色彩和时代精神。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也可看作是一个世界时代的变迁过程。爱因斯坦曾说;“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想象力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钢琴音乐可以创造千百种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1]叶婷.“乐器之王”钢琴的历史.职教论坛,2005(17)

[2]李鑫.钢琴的演变艺术与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活力,2009(05)

[3]宋洋.复调音乐的发展与钢琴教学中复调性思维培养研究.教育与职业,2006(30)

[4]潘瑾.简述钢琴的发展史[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

猜你喜欢

肖邦贝多芬钢琴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肖邦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