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2015-05-09谢康生苏建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法莫替丁美拉唑非甾体

谢康生 苏建平

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谢康生 苏建平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172例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1周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埃索美拉唑组和法莫替丁组, 各86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选用埃索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结果 埃索美拉唑组患者上腹胀痛、烧心嘈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法莫替丁组(P<0.05), 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可有效促进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 缓解上腹胀痛、反酸嗳气、恶心等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

埃索美拉唑;法莫替丁;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 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但服用NSAIDs后可损伤胃肠黏膜, 表现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形成浅表溃疡[1]。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因此老年患者服用NSAIDs后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物[2]。本文主要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2月因消化道出血来本院求治的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 入选者均有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或布洛芬病史,均有呕血、黑便、腹痛等临床表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组和法莫替丁组, 各86例。埃索美拉唑组:男58例, 女28例;年龄64~78岁, 平均年龄(70.1±6.32)岁。法莫替丁组:男49例, 女37例;年龄65~79岁, 平均年龄(69.3±6.4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院前1周内有服用NSAIDs病史, 有呕血、黑便症状, 经胃镜证实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复合性溃疡[3]。入院后均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排除溃疡穿孔, 胃十二指肠手术史, 幽门梗阻,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所有患者支持。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 包括补液、止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埃索美拉唑组给予0.9% 氯化钠溶.100 ml+埃索美拉唑(AstraZeneca AB生产, 国药准字J20070028)20 mg, 静脉滴注.2次/d, 连续治疗5 d, 出血停止后改为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口服, 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1次/d,整片吞服。法莫替丁组患者先给予0.9% 氯化钠溶.100 ml+法莫替丁[商品名:高舒达, 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1023631]20 mg, 静脉滴注.2次/d, 连用5d, 出血停止后改为法莫替丁片20 mg, 口服.2次/d, 早、晚餐后或睡前服用。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72 h内出血停止, 大便由黑色转为黄色, 大便隐血阴性;有效:治疗72 h后出血停止,胃镜证实溃疡面无新出血征象;无效:治疗72 h后仍有活动性出血。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积分比较 埃索美拉唑组患者上腹胀痛、烧心嘈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法莫替丁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2.2 临床疗效观察 埃索美拉唑组显效69例, 有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77.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积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积分比较±s, 分)

组别例数上腹胀痛烧心漕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埃索美拉唑组860.52±0.270.39±0.330.72±0.320.33±0.17法莫替丁组860.97±0.330.75±0.391.43±0.710.74±0.31 .14.1458.2689.17712.081 P<0.01<0.05<0.05<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

3 讨论

NSAIDs多呈弱酸性, 可自由出入黏膜上皮细胞, 在细胞内离解后形成大量的H+, 干扰细胞代谢, 产生细胞毒作用。NSAIDs在胃内形成大量的H+, 与HCO3-作用产生CO2,不仅破坏胃黏膜屏障保护作用, 产生反酸嗳气等症状, 严重者引起消化道溃疡及出血。质子泵抑制剂(PPI)具有明显抑酸、扩张胃黏膜血管、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保护胃黏膜, 从而有效治疗及改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及消化道临床症状。埃索美拉唑选择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 降低H+-K+-ATP酶活性, 使胃酸分泌受到抑制, 进而提高胃液中pH值, 减少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坏。老年患者多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及多器官功能衰退, 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埃索美拉唑不影响其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副作用, 因而在治疗PU的同时,不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 埃索美拉唑组老年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5%, 上腹胀痛、烧心嘈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证实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人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在临床实践中, 医务工作者应严格掌握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适应证, 同时提供抑酸药, 提高老年患者胃黏膜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耐受性, 预防NSAIDs相关性PU出血。

[1] 黄宣, 吕宾, 孟立娜.呋喃唑酮初治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9):1048-1052.

[2] 焦文兰, 刘建宇.四联疗法治疗克拉霉素耐药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34-3835.

[3] 杨邙.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8):41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113

2014-11-25]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十矿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法莫替丁美拉唑非甾体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分析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法莫替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探讨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