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市回望:股灾

2015-05-08徐榕梓

中国对外贸易 2015年1期
关键词:股票价格股灾泰铢

徐榕梓

“涨了,涨了!”2014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大涨2.18%,K线图上,月线八连阳,年线大阳。“熊”了4年的A股在这一年里,真正地“雄起”了。4年来一直被套的小文看着自己的金融股不禁连连惊叫。

当此股市大火、股民拍手称快之际,笔者却想到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黑色星期二”和东南亚股灾。

黑色星期二:股指一泻千里

1929年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爆发了抛售股票的黑洞,股指从之前的363最高点骤然下跌了平均40%。这一天开启了全球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由于时值周二,故被称作“黑色星期二”。

危机悄然来临的时候,人们还都沉浸在股市暴涨的兴奋中。虽然早在3年前,也就是1926年秋,20年代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被首先刺破。华尔街的疯狂并未因此得到多少扼制。

1928年,股市最后开始飞速上涨进入死亡之前的狂欢。与此同时,美国许多产业并没有从一战的萧条中恢复,股市的过热实际上已经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完全脱节。

1929年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忧虑,宣布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但美国国民商业银行的总裁查尔斯·米切尔向股市加大资金投入用以避免下跌,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耶鲁大学的大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不仅自己融入到该行列中,还在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

1929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溃已近在眼前。9月3日,华尔街统计学家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融餐会上说:“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表。股市急转直下。随后,美国总统胡佛发布讲话称:“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

1929年10月19日,纽交所出现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下跌。10月 24日,举国上下谣言四起,大幅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11位金融家同天自杀。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美国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10月28日星期一,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

10月29日星期二,纽交所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席卷而来,所有股票都成了烫手山芋。道琼斯,股指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这是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11月,股市跌势不止,滑至198点,跌幅高达48%。翌年,股市凭借残存牛气,1-3月大幅反弹,4月重新登上297点。此后又急转直下,从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连续出现6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

股市危机、银行危机,以及随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最终引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产量和物价大幅度下降,生产停滞、百业凋零;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1931年-1940年10年间,失业率均高居18.8%;1929年-1933年,股市暴跌85%,上千亿美元付诸东流。

以1929年大股灾为契机,一个科学有效监管的金融体系在美国诞生。纽约股市崩溃发生后,美国参议院对股市进行调查,发现有严重的操纵、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1932年银行倒闭风潮,又暴露出金融界的诸多问题。

从1933年开始,罗斯福政府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罗斯福新政从整顿金融入手,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称为“百日新政”,制订了15项重要立法,有关金融的法律占1/3。舆论评价为“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为世界上许多国家仿效。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对于上述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经济学界认为,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经济繁荣,主要归因于自然资源充裕,工农业生产增长,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消费扩大和对外贸易兴旺。然而,上世纪二十年代已经存在着被人忽视或漠视的若干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趋向:农业一直没有从战后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工业部门工资水平较高不少是假象。许多美国人的贫困处境和国民经济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导致了大萧条的爆发。

东南亚股灾:多米诺骨牌倒了

1997年前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2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经济快速增长蒙蔽了人们的双眼。这时期出现银行放贷过于宽松,不良资产日益膨胀、外债加重、金融过分自由化等问题。

1997年2月,由于泰国房地产市场萧条,泰国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现金周转问题,泰铢汇率发生波动。5月,泰国投资者纷纷抛售泰铢买进美元。虽然泰国央行为稳定汇率抛出40亿美元买进泰铢,但无济于事。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当天泰铢汇率下跌20%。

随着泰铢的贬值达50%以上,印尼盾贬值70%以上,韩元、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贬值30%-40%,日元较1997年初贬值17%。到1997年12月31日止,几乎所有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都遭受了这次金融危机的重创,跌幅在20%-60%。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全球其他股市大幅下挫。

11月,日本三洋证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公司等纷纷倒闭。1998年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指数跌102.88点,台湾加权指数跌362点,日经指数跌330.66点。直到1月底,东南亚金融危机和股灾恶化的势头才得以初步止住。

猜你喜欢

股票价格股灾泰铢
城商行龙头北京银行的股票价格预测研究
股灾一周年重要数据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员工持股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股价创股灾以来新低的股票
股灾爆发近一周年 人均亏损46.65万元
专机上的贵客
股灾带给我们的六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