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5-05-08林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针灸实验组功能

林茹

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林茹

目的 探究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9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以及功能训练,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加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卒中患者功能训练以及针灸治疗, 其疗效确切, 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功能训练;针灸;脑卒中;生存质量

近年来, 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其病死率最高。虽然医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问题又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因此, 脑卒中这一疾病应该获得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寻求有效的方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现将2013年~2014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以此探究功能训练以及针灸治疗在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上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2014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9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3例, 女26例;年龄38~77岁, 平均年龄(57.95±7.96)岁;脑梗死患者42例, 脑出血患者有7例;病变部位在左侧的患者30例, 病变部位在右侧的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 女25例;年龄38~78岁, 平均年龄(57.99±7.89)岁;脑梗死患者41例, 脑出血患者8例;病变部位在左侧的患者31例, 病变部位在右侧的患者1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发病14 d以内, 且经过诊断被确认为脑卒中患者;②第1次发病或者有脑卒中发病史但没有后遗症;③神智清醒, 生命体征平稳;④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畸形异常引起, 接受过开颅手术;②脑外伤、脑肿瘤、代谢障碍、冠心病、脑寄生虫病以及其他的心脏合并房颤引发的脑梗死;③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④合并有肾、肝、内分泌系统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 精神病[2]。

1.4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基础的治疗, 给予患者调压、抗感染、脱水降颅压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功能训练。在进行功能训练之前, 轻柔的进行按摩, 定时为患者变换体位, 帮助患者活动关节等。患者的体位为仰卧位,拿揉法按摩四肢, 对于肌肉丰厚的部位, 给予滚法进行按摩,按摩时间为20 min/次, 1次/d。对于不同的关节, 按照关节的运动方式, 从上到下进行屈伸、外展等被动关节的运动, 20 min/次, 1次/d。两掌掌心相对, 用侧键上肢帮助患侧上肢进行上举的运动, 使其肘关节、肩关节得到充分的运动。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双下肢屈膝屈髓, 双足撑于床面, 进行抬臀的训练。功能训练1疗程的时间为10 d, 1个疗程后休息1 d, 共3个疗程。在此基础上, 再给予实验组患者针灸治疗。针灸取穴应用辩证施针、辨证论治的原则, 半身不遂患者取足三里、肩龋、昆仑曲池、太冲、环跳、肾俞、十二井穴、三阴交、手三里、合谷、委中、外关、阳陵泉等穴位, 口角歪斜患者则取地仑、人中、合谷、太冲、风池、颊车。对针以及穴位进行常规消毒, 将1.5寸的针穿进穴位1寸。提插捻转得气之后, 保留针30 min, 针灸1次/d, 1疗程的时间为10 d, 1个疗程后休息1 d, 共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1.5 生存质量评定标准 应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以及治疗3个月进行评分。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反之则生活质量越差。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与治疗前比,b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实验组4956.35±9.69 85.46±10.65ab93.57±9.04ab对照组4956.41±9.5872.68±9.37b79.53±8.47b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以及治疗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治疗前高, 且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以及治疗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医学水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3]。但是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使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又是一大难题。为此, 本文给予脑卒中患者功能训练以及针灸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 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4]。

本文中, 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以及治疗3个月的生活质量交治疗前得到明显的改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以及治疗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伟敦, 丁自勤, 陈慧珍, 等.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 27(2): 147-149.

[2] 唐家发.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 23(2):929.

[3] 刘萌, 杨燕妮.针灸早期介入功能训练对141例急抽期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 2012, 3(11): 2-4.

[4] 彭海燕.观察早期介入针灸配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医学信息, 2014, 28(15):537-53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99

2015-03-30]

136200 辽源市龙山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针灸实验组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