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15-05-08李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肝硬化住院有效率

李敏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李敏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临床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评定结果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并发症实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借鉴。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类型, 因为肝硬化病变过程中所致的门静脉高压而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在有些因素作用下, 曲张静脉破裂而至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此类出血需要及时有效止血, 否则患者的病死率增加[1-3]。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择本院此类患者, 观察护理干预对上述患者止血等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病例, 上述患者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因素主要是饮食不当、精神受到刺激或劳累过度等所致, 患者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等。上述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本实验,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 女14例;平均年龄(53.6±6.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 女13例;平均年龄(54.7±5.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对患者实施抢救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改变情况、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①基础护理干预。嘱咐患者要充分卧床休息,加强对患者生活护理干预, 对患者的病情改变等情况有严密观察, 注意患者的意识改变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患者性格等改变, 及时上报及时给予临床处理。②呼吸道感染方面护理干预。肝硬化患者可能由于长期的卧床休息, 同时合并有腹内压升高, 可导致此类患者的肺功能减退, 肺活量降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所在病房定时的开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在冬天要对患者进行保暖护理干预,嘱咐患者避免感冒等。患者治疗期间要定时进行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同时协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拍背等, 鼓励患者把气道分泌物通过痰液形式咳出;对患者所在的病房进行定期消毒, 特别是注意合并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不要进入病房探视。③饮食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 根据患者出现的便秘、呕吐等症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 便秘患者要调整饮食, 或给予临床常用的缓泻剂等;如患者有呕吐等,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腹部保护, 避免腹内压骤然升高。④肝硬化高发时段护理。夜间和晚餐前后多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时间, 护理人员在夜间和晚餐前后加强对患者巡视, 及时发现出血及时实施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消化道再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患者用药及护理干预24 h内, 患者的收缩压>90 mm Hg(1 mm Hg =0.133 kPa) , 舒张压>60 mm Hg, 心率<90次/min, 大便由柏油样转变为褐色或黄色大便, 持续治疗48 h后, 患者实施连续3次大便潜血检查结果提示为阴性, 效果评定为显效;用药和护理干预24~48 h内患者的便血及呕血相关临床症状停止, 血压水平和心率恢复到正常的血压和心率范围内, 治疗72 h后, 患者实施连续3次大便潜血实验结果显示为阴性,效果评定为有效;患者治疗48 h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血压和脉搏没有到达显效或有效标准, 效果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必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比较[ x-±s, n (%)]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评定结果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及时有效处理是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在临床止血治疗中, 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抢救成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6]。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实施的针对并发症护理干预是有效的, 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缩短止血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早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者, 通过呼吸道等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此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降低,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说明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症, 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针对并发症实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借鉴。

[1] 吴利芳.纽曼系统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护理杂志, 2011, 2(1):16-19.

[2] 张佳佳, 丁伟伟.5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8):92.

[3] 刘小红.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进展.当代医药论丛, 2014, 8(4):103-104.

[4] 任艳芳, 郑媛媛, 马秋芳.探讨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11(2):275-276.

[5] 黄丽君, 曾秋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1(5):2371-2372.

[6] 卜令梅, 郭秀芳.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13(2):126-12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196

2014-11-20]

725000 安康学院

猜你喜欢

肝硬化住院有效率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