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检验在新生儿溶血病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2015-05-08潘庆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循证凝胶红细胞

潘庆珍

循证检验在新生儿溶血病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潘庆珍

目的 探讨应用循证检验在新生儿溶血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可疑或已证实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血液进行循证检验, 即使用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法进行直抗(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抗体释放试验)试验, 并对原阴性结果进行复检, 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直抗试验复检阳性率提高26.00%、游离试验复检阳性率提高11.00%、放散试验复检阳性率提高8.00%。结论 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循证检验能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验证试验阴性的原因。

循证检验;新生儿溶血病;微柱凝胶免疫;三项试验;应用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溶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夫妻血型不合, 致使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红细胞lgG血型抗体相结合的免疫抗体, 所引起的被动免疫性疾病[1]。若得不到及时治疗, 可使患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进而造成患儿黄疸、贫血、智力缺陷等, 甚至死亡, 因此, 尽早确诊是关键。这就涉及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液检验问题,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实际的检验结果往往与理论存在较大差异, 从而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发现循证检验是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检验的准确率的有效办法, 本研究即为探讨循证检验在新生儿溶血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可疑或已证实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2~6 d, 平均年龄(3.57±0.82)d;女64例、男36例。根据溶血三项检验结果, 确诊75例, 可疑25例。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选择 血清学检测机选择TD-3A型离心机、婴儿HDN不完全抗体体检测卡、RHD和ABO血型检测卡、FYQ型免疫微柱孵育机、选择长春博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放散试剂盒。

1.2.2 三项检验方法 取3~5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静脉血液送检, 包括监测婴儿的RHD、ABO血型, 并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法进行三项检验, 即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具体的检验操作步骤和方法参照第3版操作规程)。但检测前应使用离心机进行约3 min的检测卡离心, 防止检测卡存在气泡和干胶。另外, 检验前还应注意离心静脉血标本, 2~3 min, 3000 r/min, 以尽快沉淀纤维蛋白, 防止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检测标本宜在20~25℃的室内进行, 防止出现冷凝集而影响检测结果。结果需在加入试剂和标本的检测卡进行1次离心后再判读。

1.2.3 复检方法 对三项检验方法中原阴性结果进行复检。其中, 直抗阴性复检时采用原试验红细胞2倍浓度进行试验。游离阴性复检则采用2倍原游离试验血浆试验, 若新生溶血病为母婴RH血型不合引起, 则使用O型红细胞和母体血清行游离试验。若为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 则应检测母体血液中相应的lgG抗体效价, 同时用2-巯基乙醇(2-Me)灭活lgM抗体, 以代替患儿的血清。放散阴性复检则需要增加一定的红细胞比例, 用经过酶处理后的红细胞替代原有的红细胞。

1.3 阴阳性判断标准[2]阳性:红细胞凝集块附于凝胶中或表面, 这提示血清中的血细胞被致敏或存在相关抗体;阴性:红细胞出现沉降并达到凝胶底部形成红细胞扣, 这提示血清中的血细胞未被致敏或不存在相关的抗体。

2 结果

经过循证检验后, 三项复检试验的阳性率均有所提高。其中, 支抗试验中阴性有54例, 对原阴性结果进行复检, 新增26例阳性, 阳性率提高26.00%;游离试验中阴性有30例,对原阴性结果复检后新增11例阳性, 阳性率提高11.00%;放散试验中阴性有16例, 对原阴性结果复检后新增8例阳性,阳性率提高8.00%。见表1。

表1 100例新生儿溶血病循证检测结果(n, %)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由于母婴血型不合(主要是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不合)而导致母体血型抗体进入胎儿血液, 从而对新生儿的红细胞造成破坏的一种免疫性疾病。根据相关研究, 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约有85%为ABO血型不合引起[3]。患有新生儿溶血病, 轻则出现水肿、贫血、肝脾重大等, 重则会造成患儿智力障碍、运动受限、核黄疸,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给患儿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 尽早确诊和治疗是关键。目前, 临床诊断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进行血液实验室检验, 其中, 直抗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抗体释放试验)三项试验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从理论上, 对新生儿溶血病的三项试验检验结果均应呈阳性。但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 受抗体、体内抗原、方法学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的检验结果往往与理论存在很大差别, 这也是导致误诊和漏诊的重要原因[4]。因此, 提高实验室的检验准确率成为实验室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实验室试验检验中, 常用微柱凝胶免疫法进行三项检验。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判断准备率较高等优势, 因而成为实验室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常规检测方法。微柱凝胶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都大力推广的一种有效检测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混有葡聚糖凝胶的小试管中孵育血清和红细胞, 在经过离心后红细胞发生沉淀, 则提示抗原抗体存在不相适应情况, 也就是阴性反应, 可判定为阴性;但若抗体吸附于凝胶中或其表面, 致使红细胞难以下沉, 则提示抗原抗体相适应, 即为阳性反应, 可判定为阳性[5]。这种检测方法与传统的试管检测法相比, 操作不仅更为简单, 耗时更短, 且检验阳性率更高。但用微柱凝胶免疫法进行三项检验时, 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的抗原位点较少、ABO抗原发育不完全, 因而抗原性较弱, 难以与IgG抗体结合, 因而进行直抗试验时易呈若阳性或阴性。根据相关研究, 认为胎儿体内的IgG抗体会与体液细胞上的一些抗原发生中和, 进而导致部分抗体被处理失效, 造成游离试验阴性。而放散试验中, 则主要是由于采血时间较晚, 使很多致敏红细胞遭到破坏而呈阴性。这些因素的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准确性。

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本研究中采用循证检验的办法, 大大提高了三项检验的阳性率(支抗试验阳性率提高26.00%、游离试验阳性率提高11.00%、放散试验阳性率提高8.00%), 很好地验证了与理论不相符的原因, 不为是临床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准确率的有效方法, 值得推广。

[1] 林建锋.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应用.中外健康文摘, 2013(4):97-98.

[2] 杨丽.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4):53-54.

[3] 刘明芳.浅析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 14(3):93, 98.

[4] 邱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6):84-85.

[5] 蒋峻峰.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17):2362-236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085

2015-01-21]

510375 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循证凝胶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冻结的烟”——气凝胶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