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

2015-05-07谢海嵘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2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阶段评分

谢海嵘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卫生执法监督所,河北秦皇岛 066100

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可能导致社会公共健康受损的重大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疾病疫情、职业中毒和群体不明病原疾病等。该事件如果未得到及时处理以及有效的控制管理,很容易引起各种社会问题,使社会正常秩序受影响,不便于社会经济可持续且有序的发展[1-2]。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速度也随之加快,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且不断恶化,在这种形势下,导致危害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也相应增加,各种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几率也随之提高。为探讨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少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减轻其影响,该研究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作为对照阶段;将2013年8月—2015年2月作为观察阶段。收集整理两阶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方面的资料。

1.2 方法

分析对照组阶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所存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并予以落实。对两阶段管理情况实施评价,包含有管理操作规范评分、管理质量评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掌握评分。

1.3 统计方法

利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实施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 t进行组间差异比较。

2 结果

经研究分析,对照阶段所存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信息良性互动机制、事件模拟演练不足、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假饱和等。通过问题的分析和相关策略的实施,2013年8月—2015年2月(观察阶段)各项评分均高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照阶段),二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对照阶段和观察阶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各评分对比[分,±s)]

表1 对照阶段和观察阶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各评分对比[分,±s)]

组别 管理操作规范评分 知识掌握评分 管理质量评分对照阶段观察阶段71.12±3.25 81.23±2.39 70.36±4.12 83.26±2.64 70.38±4..6 86.14±3.04

3 讨论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所存问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危害均比较大,有关公共卫生的概念可从两个角度理解,第一个为疾病预防,为预防传染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培养社会大众文明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同时对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公共卫生环境进行改善;第二个为控制疾病,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公共卫生技术人才,检测以及研究疾病,同时组织医护工作者为疾病早期诊断以及预防性治疗提供相应的服务,以确保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一般可将其分为4种,即传染病事件、职业中毒事件、食物中毒事件以及环境中毒事件。公共卫生领域事件发生以后,判断以及界定的该事件是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先应综合考虑其对于社会大众健康产生的危害及程度、影响范围大小,接着基于不同区域的疾病特点、卫生发生情况、社会反应情况以及预警能力、处置能力等明确。可按照以下情况对事件进行综合判断其是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①突发事件的性质以及类别;②突发事件发展趋势;③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以及严重程度;④已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和效果;⑤是否需启动应急处理机制予以控制。最后根据事件发展情况、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快速检验检测情况,基于本地历史资料,对该事件予以合理的判断。

从目前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情况来看,尽管已有很多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成功处置,但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如下:①缺乏信息良性互动机制:和社会大众之间缺乏相应的信息良性互动机制,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屏蔽信息,使得相关部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不可有机结合而使事件扩大化,产生不良影响[3-4]。②事件模拟演练不足: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多采取被动防御,对于模拟演重要性的认识存在严重的不足;从目前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情况来看,大部分均为小规模演练,演练近期效果较好,但是远期效果却不是很理想[5-6]。③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假饱和:从目前公共卫生部门人才管理情况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假饱和现象,即尽管人员数量较多,但是真正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人却非常少,在农村基层该现象特别突出[7-8]。

3.2 分级原则和应对策略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以及报告,明确事件管理主体,体现出责任明确、分级管理以及分工负责的管理,首先需对事件实施分级。在分级时需坚持几个原则:①危害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产生的危害大小,通常是以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众生命健康的影响大小当做依据,同时也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小进行划分的一个重要标准;②属性兼顾:除了要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客观属性以外(损伤后果、病原体以及致病性等),还需综合考虑管理主观属性,比如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相关机构应对能力或者政府应对能力等;③动静结合:不仅要充分利用历史经验、专家打分以及文献资料等静态性评价标准与级别确定;同时还应综合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变化和管理期间根据发展变化所实施的动态性原则,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分级和处理紧急程度等有效地联系在一起;④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同样也是分级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事件发生在不同空间以及地点,其对于载体所产生的影响也相应的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了4个等级(国家、省、地、县),除按照事件严重程度以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国内目前现行的相关行政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原则的分析,提出以下应对策略:①改变思想,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重要性的宣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②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被动变为主动,构建合理且科学的预警方案,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在事件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的时候快速做出反应,以此把事件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加强事前预警,收集预警信息,监督预警信息发布。同时在事件发生控制过程中,对已采取或者准备采取的各项措施实施监督,包含人、时间、财物等。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事件刚发生时,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情况施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有步骤且有计划地针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以及个性特征等实施目标性干预。明确脆弱人群与高危人群,加大和传媒之间的交流力度,准确且及时地发布事件最新动态,借助于不同途径向社会大众提供能消除或者减少危害的方法,指导其采取可行性强且简单的防护措施。④事件结束后应及时总结本次处理情况,且上报相关部门,以便后期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加强事后恢复监督,着重就物资恢复工作与心理恢复工作实施情况及结果予以监督。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及相关人员的培养,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突发事件预控、防治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原因、特点等,将科学管理作为依据,对相关机制进行完善,优化管理控制流程,加强突发事件的预防,加大相关知识的宣教力度,对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预防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1]孟玲,吕勇,曹洋,等.中国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监测信息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6):607-611.

[2]梁晓燕,李娟,陆皓,等.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内救护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4):326-327.

[3]徐王权,秦侠,江启成,等.基于互联网议题管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框架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8):1415-1417.

[4]覃健敏,张静,蒋作祎,等.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4):2497-2499.

[5]梁晓燕,李娟,陆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批伤员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2):4-6.

[6]姜凡晓,职心乐,侯心玥,等.医学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课程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4):270-273.

[7]石丽军,周龙甫,张超群,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耗材保障实践与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3):127-128.

[8]金贺,宋娟.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4):160-161.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阶段评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