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来捍卫儿童的权利

2015-05-05刘涛

杂文选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成人化车模比基尼

刘涛

日前,在杭州某车展上,一名半身赤裸的男童与身穿比基尼的车模同台“演出”,这一幕引来无数人的目光。其后,“演出”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引发各方争议。

这幅极不“协调”的视觉图景,展示的是对儿童赤裸裸的“成人化消费”。跟那些比基尼女郎一样,儿童也被强行拉入了一个极为诡异的欲望结构。当孩子扭动着赤裸的身体出现在公众的目光中,最终成为成人消费的欲望符号,辱没的恰恰是成人世界的“消费伦理”。

类似的事情并非第一次发生:某电视台的少儿选秀节目上,一名五岁的小女孩身着“性感露背装”如痴如醉地学扭臀;2012年11月16日,几名身着比基尼的女童出现在武汉“楚天汽车文化节”的现场……我们的时代正在炮制出各种指向儿童的精神伤害,是时候保护孩子的“精神健康”了。

这种“视觉暴力”将儿童视为一种猎奇性的消费元素,激活了成人的色情联想与欲望,使儿童被他人的目光肆意侵犯,结果将儿童抛入了一个不设防的消费世界。

心理学和教育学早早就发现了“儿童成人化”带来的诸多危害。孩子的成长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属于每个阶段的文化和快乐。如果孩子过早地成熟,过早地进入成人化的消费景观,将会导致儿童是非观的混乱,尤其会在无意识中强化孩子的虚荣心和物质欲。

许多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在不断“探索”可能威胁未成年人权益的模糊地带。美国最高法院早在1974年就将儿童的“成人化消费”直接定性为“淫秽”。美国乔治亚州通过了《儿童虐待示范立法协议》,其中将“儿童有不合适的着装”、“不顾场合的黄色幽默和表演”直接视为对儿童的虐待行为。

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就通过了《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其中将“使用、招收或提供儿童卖淫、生产色情制品或进行色情表演”视为“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一国际公约。按照法律规定,杭州某广场安排男童与身穿比基尼的车模同台“演出”已经涉嫌违法,可主办方为什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一味地批评毫无底线的商业行为,敢问又有多少人听说过这条法规?显然,在普法道路上,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一些盛大的仪式上,我们也经常看到儿童作为快乐、健康与纯真的“符号身影”。球童跟随球星一起踏入绿茵场,花童陪伴新人一起踏入婚姻殿堂,他们诠释了文化深层的祝福。然而,当孩子“乱入”豪车和比基尼的世界,就谈不上什么文化寓意了,只不过是一场被“成人化消费”的视觉暴力。如何从源头上回应儿童的“被遗忘权”困扰,还孩子们一个没有暴力伤害的童话世界,这不单单是成人需要时刻反思的消费伦理问题,更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需要迫切跟进的公共治理问题。

【原载2015年3月26日《中国教育报·评论》】

猜你喜欢

成人化车模比基尼
泳装进化论
车展,没有车模看什么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2013女丝新标准
汽车模型成收藏新宠
海滨仲夏夜比基尼的终极诱惑
车模大世界·一汽经典车模
用比基尼穿出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