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合作:混合型是否已成趋势
——基于一体化组织形态的模型验证与逻辑分析

2015-05-04金泽虎

关键词:成员国要素资本

金泽虎,张 红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区域经济合作:混合型是否已成趋势
——基于一体化组织形态的模型验证与逻辑分析

金泽虎,张 红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无到有,日益壮大,对区域内各成员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单一型以及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演变脉络的研究发现,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现有合作组织中逐步形成主导优势,这种现象也在麦克杜尔-肯普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得到验证,逻辑规范分析的结果如出一辙,即混合型经济合作将会成为未来区域经济组织形态的主流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单一型;混合型;麦克杜尔-肯普模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典型组织,是一些国家为了保障他们共同的经济政治利益,通过强化合作与经济联系的契约和协定,在内部逐步削减直到彻底铲除成员间的投资与交易障碍,并且形成协调彼此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横跨国界的商品与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的经济组织。[1]根据经济发展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大致分为单一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和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各种形态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层出不穷,并呈现出碎片化趋势[2],我们开始感到困惑:未来究竟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更有生命力并占居经济合作的主导地位呢?我们首先不妨对现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状况作个基本梳理。

一、混合型与单一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典型组织的演变脉络

所谓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指由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建而成的各种不同类型、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又称南北型组织。比较典型的有:从最初的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以及如今的TTP等区域经济组织。而单一型区域经济组织是指仅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北北型(欧共体和美加自由贸易区)和南南型(安第斯集团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组织)。

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虽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根据其目前发展趋势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

(1)某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用不大甚至名存实亡,如LAIA、AMU、ASEAN和GCC等组织。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已经建立了100多个区域性经济集团,虽然这些发展中国家最初组建这些区域性经济集团时也都制定了相当多的一体化目标,企图通过发展区域内经济和贸易合作来实现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但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其实都是不成功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都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现状与目标差距较大,致使其成效甚微,甚至有的合作组织其实已经名存实亡。[3]

(2)某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比较有特色,且影响巨大,如: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成员最多的南北经济官方机构合作,APEC经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增长和发展,不仅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贡献,也见证了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显赫的战略地位。由此可以看出APEC在推动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建立合作机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逐渐成为目前影响最深远、声势浩大的混合型区域经济组织范例。另外,至2014年,东盟共同体的三大支柱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实施率已达到约88%,因此东盟从最初的“10+1”合作机制发展到如今的“10+8”合作机制,东盟发展前景有着普遍乐观预期。

(3)第三大类是前途尚且未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在美国主导下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TPP虽然也越来越受到亚太各国的关注。但由于TPP的全面高标准让亚太地区绝大多数国家望而生畏,使现阶段的谈判面临诸多实际障碍,因此,TPP的进程并不可能一帆风顺,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4]除此之外,虽然亚太自贸区是为解决由TPP引发的地区自贸安排碎片化问题,但是,由于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威胁以及各成员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障碍等不利因素,因此,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其路途将任重而道远。因而,某些组织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同时,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并非恒定静态,而是处于不断调整与变革状态。如东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第一,其成员国数量在不断增加(从5个成员国到如今10个成员国);第二,它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东盟国家不再满足于“内向型”经济合作,而决定开展“外向型”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谈判也已经启动。[5]

某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分也处在不断变化中,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前身为美加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随着墨西哥的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它的诞生开创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处同一经济集团的先例。除此之外,2004年5月1日,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也由北北型经济合作组织蜕变为事实上的南北混合型。

另外,一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色比较突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虽然均是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由于欧盟的成员国早期几乎均为西欧发达国家,即使后来有东欧十国的加入,人们先入为主的感觉还认为欧盟就是北北型经济一体化组织,但事实并非如此;而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只有三个: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是典型的发达国家,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均毫无争议。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典型的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处同一经济集团的案例。[6]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以及对这些资料的梳理认知后,我们发现,大凡单一性组织,要么被边缘化(如南南型COMESA、SADC和AMU等组织),要么谋求自身蜕变(如NAFTA、EU等)。而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成员间普遍显示出外部经济效应。以NAFTA为例,其成员间内部贸易2004年占其贸易总额的55.8%,比其成立之初的45.8%整整增加了10个百分点。NAFTA成立二十年来,不仅促进了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发展,而且墨西哥的收益也较为明显。东欧10国加入欧盟后,贸易和经济也普遍获得了较快发展。同时东盟最开始虽然是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它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通过“10+3”、“10+6”以及“10+8”等合作机制逐步转为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谋求更大发展,他们的努力也在不断接近目标;除此之外,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以及亚投行正在筹建,其成员间差异巨大,明显归类于混合型经济一体化组织。由此推论混合型组织是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不仅能以上述事实为依据形成初步判断,我们还能够在经济模型的推论中找寻到其存在的理论依据。

二、形成混合型组织的优势互补模型分析

(一)要素互补模型分析:麦克杜尔-肯普模型

将古典理论中的国际资本流动应用于区域间资本流动,可得知:利率差是导致区域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资本总是从收益率低的国家输出到收益率高的国家,这一流动将使边际资本生产力在区域内均等化,进而提高区域内资源利用率,增加各成员国的福利以及区域内的生产。[7]如图1所示。

假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组织内由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甲国(即发达国家)和乙国(即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组成,甲国资本丰裕,乙国资本短缺;区域内总资本为OO′,其中甲国为OG,乙国为O′G;甲、乙两国在不同投资水平上的资本边际产值分别为AA′和BB′。在这里,资本的边际产值呈现出递减状态。在资本不流动的情况下,甲国将国内资本全部用于本国国内投资。这时,OC为资本边际产出,OADG为总产量,其中CAD这部分则是其他生产要素投资的收入,OCDG为资本要素的收入。同理,O′G为乙国资本投入,O′K为资本边际产出,O′BJG为总产量,其中O′KJG为资本要素的收入,KBJ为其他生产要素投资的收入。

现在,由于甲、乙两国之间的资本丰裕程度不同,假设资本在区域间发生流动。资本将会从甲国输出到乙国,流量为HG,由于资本只有流动到两国的资本边际生产率相等,即均为E点时才会停止。那么,资本流动将会导致两国的资本边际生产发生变化,从而对两国的经济和区域内经济产生影响。

先看甲国,这时,OAEH为甲国的总产量,其中OFEH为资本要素收入。再看乙国,这时,O′BEH为乙国的总产量,即总产量比原来增加了GJEH。其中,GIEH作为外国投资的报酬用于支付给外国投资者,而IJE则是乙国吸引外资而获得的对外投资报酬。而甲国得到了GJEH的对外投资报酬后,扣去因用于国内投资的资本而减少所损失的GDEH,剩余部分DIE则为对外投资净收益。因而,从区域内来看,由于资本的流动,总产量从OADG+O′BJG增加为OAEH+O′BEH,而增加的产量为两块三角形所组成的部分,即DIE+IJE。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资本从丰裕国流向短缺国可以提高区域内的总产量,其原因在于资本可以更为有效地配置和资本收益的平均化。也就是说,通过组建混合型组织,成员国由于各自之间的资本丰裕程度不同,导致资本要素在区域内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自由流动,即发达国家把多余部分资本输出到收益率较高即资本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国家,从而得到更高的收益,而发展中国家通过利用外资,使本国内的土地、劳动等其他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进而也会增加本国的净收益,其结果就是区域内资本流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有利。但是,如果区域内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即建立单一型组织,那么,他们也就无法实现资本要素的优势互补。也就是说,相对于单一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而言,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组织对成员国之间的发展更为有利。

通过借用麦克杜尔-肯普模型,将其中的资本要素转换为劳动要素,可以得出与资本要素相类似的结论: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促使劳动要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即发展中国家把剩余部分劳动投资于劳动工资较高的国家,即可获得较高的收益,而发达国家由于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使其国内其他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因此也能使本国的净收益增加,其结果是区域内劳动流动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有利,从而实现劳动力资源在成员国间的优势互补。[8]

(二)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及其推论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是指一种新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所经历的全部运动过程,即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9]但在技术水平有差异的不同国家,该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和过程是不同步的,它会有一个巨大的周期差,这种巨大的周期差体现在不同国家在技术领域存在的不同层次,这体现为同样商品在不同区域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地位的不同。它将创新国家的产品阶段分为四大生命周期,并藉此建立了一个产品周期四阶段的动态模式。(见图2)

如图2所示,t0-t1:在此阶段,世界上的工业创新国家对技术和产品进行新一轮的设计,并率先推出了新产品。在新产品的推出阶段,生产商需要进一步改进新产品,需要靠近市场,所以此时只在国内市场销售,而不会进行对外贸易;在t1-t3阶段,创新国家开始向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出口相对成熟的新产品,这时,对外贸易才开始进行,创新国家成为新产品的净出口国,而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成为产品的净进口国;在t3-t4阶段,随着新产品的技术日臻完善,创新国家也就失去了技术优势,开始成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且这些发达国家开始成为新产品的净出口国;在t4-t5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同发达国家之间逐渐缩小技术差距,因此,此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口该类产品,并开始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

因而,在当今世界,根据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特别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强,我们可以得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的经济理论。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区域内成员国间的关税贸易壁垒逐步取消,从而使成本比较低的成员国的产品面临更大的内部市场,进而促使规模经济的效应更大,而成本相对高的成员国的产品面临强劲的竞争对手。那么,随之各成员国的投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进而逐步增强其内部专业化生产,因此,此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内部大市场也就是一个可行选择。贸易壁垒为区域集团内部所排除,却仍然保持成员国对外的贸易壁垒,为了绕过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进入集团的内部大市场,在内部大市场中进行技术转移比在国与国间进行起来相对而言也就容易得多,那么,建立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不同的国家视角分析,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该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会从一个国家转向另一个国家,那么,在技术停滞期,发达国家可以选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或直接投资,而发展中国家此时通过南北合作,可以利用其廉价劳动力优势,引进技术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加速技术进步。反过来,如果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没有形成同一经济集团,它们之间要进行技术转移,由于通常存在着诸多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通常会增加彼此间的交易成本;另外,由于各国之间有时还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摩擦,技术要素要想在国家间自由流通就更是难上加难。

三、造就混合型组织主导地位的逻辑分析

第一,WTO多哈回合的遥遥无期。作为全球最大的、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经济组织, WTO固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主导者,不过由于运作程序繁琐,组织结构臃肿而且必须接受“一揽子接受”方式,所以各个成员对于所有议题的谈判只能在一致同意的基础上方可继续,这必然导致短时间内让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化解摩擦遥遥无期。在其不断被边缘化的大背景下,多哈回合谈判从2001年11月谈判开启至今,由于其关乎多国利益,十几年的时光过去,多哈回合谈判效率低下,成果寥寥。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不前引起了各国对WTO存在意义的质疑,各国虽不至于抛弃多边贸易体制,但已产生失望情绪,谈不拢的现实使他们决定“另起炉灶”,因而,大多数国家都想更多地寻求建立双边和地区贸易关系,以便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10],这时候,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诞生也就水到渠成。

第二,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那么无论是单一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还是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均会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但是,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可知: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本国所具备的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同时购进自己比较稀缺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在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由于其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拥有的要素禀赋也不同,即发达国家有丰裕的资本与成熟的技术,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与资源。而通过在关税同盟成员国内部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的基础上,通过“垂直型分工”,即发达国家专门从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专门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那么,发展中国家成员可以大量吸引来自发达国家成员的资本等要素,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获得比在单一型组织中更为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11]

第三,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所带来的效果突出,它具有更强的凝聚力。例如,随着欧盟从单一型转变为南北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也就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如今的27个成员国,不得不承认,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有更强的向心力。[12]而到目前为止,单一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仅数目较少,同时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极为弱小,如安第斯集团、中部非洲国家经济联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知名度很低,影响力微弱。反观,如今APEC所要建立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虽然面临巨大阻力,但同时也说明它在国际合作中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视,因为它可以为成员经济体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并有望成为自贸协定的典范。

第四,从国家非经济利益角度来看,通过建立混合型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各种类型的国家可以联合发挥地缘优势,并从中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从发达国家成员角度来看,加强南北区域合作,在为发展中国家成员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本身的国际地位亦因此提高,并能够更多地掌握在该组织中的话语权,如由美国主导并推行其主张的TPP。而从发展中国家成员角度来看,加入混合型区域经济组织,可以大量引进来自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进而产生“搭便车”效应。另外,由于单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过于落后,建立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因此可以加强他们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谈判能力,并建立起对其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3]

第五,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为建立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提供了直接动力。随着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格局迅速向多极化发展,尽管关税壁垒措施已经日益减少,但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却随着竞争的加剧而陆续出台,也已严重威胁着WTO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原则,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正因为这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迫切寻求在某个区域内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约束各成员国的贸易和投资行为,消除商品、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等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进行自由流动的障碍,实现其“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的原则,进而稳定和保障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使各成员国均能从中获益。[14]此时,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就应运而生。

四、结论

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虽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最终还是转向为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最终无法实践下去,而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居于未来经济合作的主导地位就成为大势所趋。这在优势互补模型分析中得到了充分验证,麦克杜尔-肯普模型分析认为:建立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后,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根据本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来实现区域间的资本、劳动以及科技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彼此间的经济互补关系,进而促进一体化市场内部成员经济发展。从运行态势上看,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效果普遍良好。从长远来看,南北合作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必然会成为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综上所述,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不仅对发展中国有利,而且发达国家也可以从中受益,这是一种多赢模式,因此,顺应潮流,把握混合型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律,积极参与并力争引领这个潮流的发展方向将成为今后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趋势。

[1]贾建华,阚宏.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03.

[2]龚晓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82-183.

[3]宋少华.南北型自由贸易区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4]李克山.论TPP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措施[D].北京:外交学院,2012.

[5]王士录,王国平.从东盟到大东盟——东盟30年发展研究[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272-289.

[6]蒋红.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其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启示[D].武汉:武汉大学,2005.

[7]陈菲琼.国际投资[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83-184.

[8]赵晓坤.基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08.

[9]赵小羽.基于技术扩散型模型的自主汽车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10]张婷玉.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基于政治经济视角[D].沈阳:辽宁大学,2014.

[11]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12]李莉莉.从欧共体到欧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剖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191-192.

[13]张超.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选择——从南南一体化到南北合作趋势[D].厦门:厦门大学,2001.

[14]韦金鸾.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1(6):35-38.

(责任编辑 汪继友)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Hybrid as the Trend Based on the Modular Verification and Logic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ed Organizational Form

JIN Ze-hu, ZHANG 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Anhui, China)

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of 20th century, the integrated regional economy organization grows daily out of nothing that makes immeasurable influence regionally on the economy of each member state as well as on the world economy. It is indicated in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grated regional economy organizations both unitary and hybrid that the hybrid integration gradually takes the lead in the present co-oper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is phenomenon is also verified by Macdoel Kemp Modular and the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and the logic analysis is also the s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hybrid economic cooperation trends to be the mainstream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regional economy organization form.

integrated regional economy organization; unitary; hybrid; Macdoel Kemp Modular;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2015-01-09

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1Z248)

金泽虎(1965-),男,安徽枞阳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 红(1989-),女,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

F114.4

A

1671-9247(2015)02-0003-04

猜你喜欢

成员国要素资本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北约成员国武装部队参与在乌克兰举行的2020年联合军事演习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也谈做人的要素
资本过热烧出伪需求更多O2O项目可能在下半年死掉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五大洲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